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矿产地质勘查项目研判ABC

项目研判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研判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项目运作与管理经验。
1  获得矿权的3 个重要渠道
取得矿权有3 种途径:空白区块申请矿权、市场拍卖竞标或收购他人的矿权。
收购矿权的途径和对象主要有科研院所、地质队、非地质专业公司或个人。
1)科研院所提供的矿权
优点: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理论研究系统,地质报告中对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因素等研究较系统。缺陷:基础图件较少,基本数据较少,草根项目多,深部工程控制不够。1/ 1万-1/ 2000 比例尺地形测量和实测地质图没有或精度不够。探矿工程一般是少量的探槽和浅井,钻探或坑探很少或无,取样一般以拣块法为主。对策:不同比例尺编图、地质填图、工程编录与系统取样。
2)地质队、勘查院提供的矿权
优点:地质队、勘查院提供的矿权一般有详细的普查报告、不同比例尺图件和分析数据。立项、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各工作阶段都能按国家行业规范操作,有翔实的探矿工程编录、实地记录,分析结果与准确的野外取样点一一对应。缺陷:对矿床成因、成矿模式、主要控矿因素等理论总结和示矿要素综合提取不够。对策:资料系统总结与二次开发、信息综合提取;矿床横向对比,建立矿床模式。
3)非地质专业公司或自然人提供的矿权优点:直接开展重型山地工程揭露,矿体贫富变化、产状等一目了然,比化探、物探、探槽等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深部矿体情况。缺陷:资料不齐全、样品代表性差,储量计算缺乏科学性。直接进入坑探也增大了投资风险。对策:地质调研与系统取样、编图;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物探及地质调研研,少量探槽揭露和少量钻孔验证深部矿化。
2 地勘投资的4种项目类型
根据地质勘查工作程度、投资的风险大小、工作层次、所提交的地质成果,把投资项目分为4 类:
1)、草根项目,风险很大,可能中途夭折。选定靶区刚进入预查阶段,完成了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或1/2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少量探槽或浅井揭露,1/5 万地质简测,路线地质调研,剖面地质测量,大致查明矿化带或矿化集中区的分布范围、矿种,提交有地质化探测量报告,编写矿权登记材料。
2)、躯干项目,前景较大,但风险也较大。预查结束或进入普查阶段。完成了1/ 2 万或1/ 1 万地质地球化学测量, 探槽、浅井揭露, 路线地质调研,剖面地质测量,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少量钻探工程, 一般在3000~5000 m之间。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情况,依据矿种及矿床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的研究主要控矿因素。通过探槽和有限钻探工程大致了解有用矿物成分及品位、矿体厚度、产状等,大致了解矿石结构构造和自然类型。提交有预查地质报告, 概略性研究,对找矿前景作出过评价。
3)、开花项目,风险较小,以花食之,边探边采。普查结束或详查即将结束,钻探、坑探、槽探相结合。基本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情况; 通过取样, 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提交普查地质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对工业利用价值作出评价。
4)、结果项目,以果作食,可以马上进入采矿阶段,短期见效。详查结束或勘探即将结束,钻探、坑探为主; 勘探线线距50~100m,基本查明地层层序及分布、岩浆岩和构造特征、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通过系统取样,基本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及品位变化情况,详查或勘探报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
3、项目研判内容和准则地质勘查项目的研判( due diligence),是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分析、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对矿床的矿化强度和规模的控制及各种示矿要素的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决定该项目是否投资及进一步勘查开发计划。
研判的内容包括: 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矿权设置调查,研究区域矿床分布规律和大地构造环境,矿区构造格局、地层层序及岩性、火山岩岩浆岩分布、岩石化学及演化,岩石变质程度,各种示矿要素提取(包括重砂、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重力、航磁、地面磁法异常和激电异常、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矿点、矿化点、矿化带矿化强度及规模等,矿床类型、矿床规模预测,投入概算及潜在价值估算。
研判的准则有:(1) 投资环境可行原则。主要包括地形地理条件、路、水、电、选冶等基础设施以及与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和村民协作关系等。(2) 矿权唯一原则。必须保证探矿权的唯一性和合法性,矿权没有纠纷。(3) 资料翔实可靠原则。已投入地物化遥工作量,探槽、浅井、竖井、平硐、钻探工程量,各种编录原始资料、图件、报告是否齐全、可靠、具体,工程控制网度、间距情况,取样方法能否满足要求、样品加工及缩分是否合理、没有污染,化验方法及流程、分析的检出限和精确度等,储量计算是否合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问题是:以假乱真、以小充大,以劣充好。表现为投入工作量少,工程控制不够,品位比预想的低,储量无依据或仅凭有限的工程随意推断。 (4) 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有利原则。(5) 示矿要素集中显示,有利信息高度集成。(6) 找矿前景优越,潜在经济价值可观原则。在已发现的矿化地段,经济价值可观,深部及外围未控制区找矿标志明显、示矿要素显示好、有扩大储量的潜力。根据现有的市场金属价格,考虑到探矿、采矿、选矿、运输、劳动力等一系列成本,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短期内能融资或偿还贷款。(7) 价格合理原则。建议根据现有的市场金属价格,考虑到采矿、选矿、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根据潜在价值的1%±作为基础价。价款考虑因素主要涉及: 已投入探矿工作量费用及国家价款,现有工程控制金属储量的经济价值,选矿、采矿设备及基础设施折算价,外围新发现矿点的潜在价值估价。
4、研判的工作程序项目研判分为初判、普判、详判3 个环节、6 个阶段:
初判(投资的可能性研究)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找矿前景作初步研判,即项目可能性决策。
1) 资料收集与基本分析: 收集工作区地理、交通、水电、人文环境;区域矿权设置及本矿区矿权设置;矿区地质勘查历史及前人工作程度;1/ 20 万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及矿产图地质图;1/ 5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各种比例尺地质填图等;基本分析区域矿床矿点分布规律,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地层层序、岩性及所反映的成岩环境,岩浆活动、岩浆分异及演化,火山活动,岩石变质程度,热液蚀变,矿化地质特征,可能的矿床类型等。确定项目是否能满足本企业的要求和发展。这个过程需时1~2 周。
2)初次野外地质调研, 路线地质踏查;矿点检查;重点矿化带或蚀变带、铁帽编录和取样,一般是拣块样或刻线法取样;少量岩石地球化学和土壤地球化学剖面(1/ 2000) ;少量探槽或浅井揭露。了解现有工作程度、工程布置情况、核实资料、考察矿化规模和强度,重点地段拣块取样化验,大体了解矿化强度和规模,确定矿床成因类型,确定是否有必要开展普判。这个过程需时约1 周。
普判(投资的充分性、科学性研究) :全面收集资料,根据资料综合和系统取样,对矿区矿化强度和规模做出评价,即为研判提供客观的、真实的、科学的依据。
3)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样品化验分析;1/ 20 万和1/ 5 万地质图、矿产图、各种物探化探异常图数字化;遥感解译;矿床富集规律研究;示矿要素提取;研究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类型,建立矿床模式、分析,找矿前景制定具体详细研判方案和经费预算。这个过程需时约2 周。
4)野外编图与取样:地表矿化露头及深部探矿工程编图和系统取样(坑道、探槽、浅井、钻孔1/ 100 或1/ 200 编录与取样,必要时开展地面磁法或激电测量,刻线法、刻槽法、拣块组合法取样,各种找矿标志的观察记录,圈定矿床范围和规模,为项目详判提供科学依据。这个过程需时1~2 周。
详判(投资的必要性研究) :多元信息综合提取,根据图件数字化处理、数理统计和建模、对矿区潜在价值做出预测。
5)数字化信息提取与综合:图件数字化,数理统计,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提取与成果展示;样品化验分析,大比例尺(1/100-1/ 1000) 图件数字化,数据统计与成图,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有利有害元素研究,矿石选冶性能初步研究,根据已有工程控制计算金属储量,矿区前景储量预测,矿区潜在经济价值估算。
6)编写项目研判报告:董事会决策分析项目汇报,董事会开会讨论,做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投资多少的决定。这个过程需时约2 周。董事会决策分析,需时约1 周。矿产开发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因此在决策前从基层技术人员到高层决策者(董事会) 须层层把关。研判的时间因项目不同、地区不同,一般来说,一个项目的研判需要1-2 个月 。
5  普判阶段的编图和取样方法
普判阶段必须进行详细的野外编图和采样。普判的取样属抽样性质,取样的数量和间距、编图和采样的对象因不同的矿区因地制宜。要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以最少的花费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取有用信息,对矿床前景做出预测。不同类型的矿权,编图和采样的主要对象也不同。一般是指矿山内主要提交储量的矿段重点矿体,矿区内主要矿化带,主要蚀变带,蚀变分带明显的地段,矿化分带明显的地段,不同金属、不同结构、不同构造的矿石同时出现(或突变、渐变) 的地段,重要的含矿地质体(如隐爆角砾岩筒、韧性剪切带) 等。采样的线、点距离视采样对象的重要性、复杂性而定,越重要、越复杂的地质体采样的线距、点距越密;矿化、蚀变、岩性、构造越稳定的地质体采样的线距、点距越稀。取样方法也依采样研判对象的重要性和矿化、蚀变、岩性、构造的稳定程度而定。
重点研判地段:刻线法或刻槽法取样,一般样长1m ,取样穿过矿体;局部变化较大的地段,可在同一位置上下1m 处增加采样点。穿脉连续取样;厚大矿体且矿石稳定可间隔取样;矿体稳定时,勘探线可以隔一采一;沿脉间距10~50 m。矿化强度,品位变化情况, 计算储量;矿石结构构造,矿石选冶性能。
主要矿化带、不同金属不同结构构造的矿石同时出现( 或突变、渐变) 的地段、主要蚀变带、铁帽或氧化带、重要的含矿地质体(如隐爆角砾岩筒等)、重点构造(如韧性剪切带等)、重点围岩或侵入体等观察并取样。
6  详判阶段的几个问题详判是整个研判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决定项目投资的关键。(1) 矿床类型或矿化类型的确定,(2) 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充分必要条件(矿源、多级构造、容矿构造、流体系统、剥蚀深度),(3) 主要的示矿要素的综合提取(异常、蚀变带、特殊的容矿构造、矿化分带、特殊的矿物、指示元素),(4) 资料综合处理,(5) 前景预测。矿体的正确连接与矿体产状的验证,储量估算与前景储量预测,勘探计划的概略设想与工作部署,投资与回报估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质基础知识之八
矿山地质工作
采矿生产技术管理(露天部分)
精通矿产勘查与评价的必备知识点
煤矿地质专业考试题库
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