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出著名的德味与日系 | 照片调色宝典17

本次是该系列第17篇文章,只要接触到曲线,都会多些几篇文章,因为这功能里面没有滑块(除了Camera Raw的参数曲线),用法和效果都多。这次我改变思路,把最不能“套路”的曲线总结了万金油用法,不过在掌握套路后,还有更多东西!今天我来介绍两种著名的风格:德味日系


讲解工具:曲线工具

达到目的:通过RGB3条曲线进行主观调色

软件版本:Photoshop CC2019/Camera Raw 11.1

操作难度:5(10为最高)



曲线工具,不是一篇文章能讲完的,你可以先看这三篇文章:


照片调色宝典14:曲线界面和原理介绍


照片调色宝典15:Ps和ACR曲线异同讲解


照片调色宝典16:曲线调色万金油思路




德味真香


这个词汇完全是中国人自创,而且每个人眼里的德味都不一样,轻轻松松可以总结出几十种,比如在德国拍的、徕卡拍的、蔡司拍的、偏蓝的、卧槽这虚化牛X的、卧槽这暗部牛X的……我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吧,这个词已经从模糊的对德国器材的崇拜概念,演变成了一个影调和色彩调整概念,所以明确一下,我下面讲的“德味”不是分析镜头工艺的德味,而是调色中的德味,比较公认的“德味风格”(类比一下,德味本来是京剧,大家按照京歌的标准讨论模仿方法,结果调整出来是花儿乐队,大概如此)是这样的:暗部偏蓝绿,亮部稍偏暖。这么简单么!?是的。



01 红色曲线

用你习惯的Photoshop或者Camera Raw打开照片,我这里用Camera Raw为例,也推荐大家使用。你可以先对照片进行基本影调调整,比如所谓德味照片,曝光都不太明快。进入曲线工具或面板,在通道中选择红色,利用两个调整垫建立一条幅度轻微的S形曲线,让暗部偏青,亮部稍稍偏红。记住!调整幅度一定要小。




02 蓝色曲线

先在通道菜单中选择蓝色,然后建立一条反S形曲线,让它与基准线的交叉点更靠近左侧,左边的区域可以下凹幅度大一些,右侧的上拱区域要比较平缓,就如同我图片所示这样,适用于比较多的照片。这个形态有些复杂,我使用了3个调整点来定义曲线。




03 绿色曲线

之后切换到绿色曲线,这是本例中调整最小的操作,但也是个变量:根据不同照片,稍微上拱让照片整体偏绿,或者是下压让照片整体偏品红,你可以尝试两种方式,然后决定自己喜欢那种。我选择了下压绿色通道曲线。切记,调整幅度要小而又小。大功告成,保存图片。



* 纯属八卦:目前我听到的“德味起源”中,最靠谱的是知乎大V黄一凯告诉我的,说在拍胶片的时候,因为用德国器材的人都比较有钱,所以都拍反转片,所以其实德味除了镜头之外,更偏向反转片的色彩成像,而平民大众都用负片,冲出来就是“普通味道”的照片,看到用德国器材的人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觉得好牛逼。说白了,无论哪个年代,有钱了都好。




日系轻柔


“日系”这个词跟“德味”不一样,它真是根据一些日本摄影师的拍摄风格演变而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都会用,日系照片的特点大多是曝光偏明快、饱和度较低、色调偏蓝色和粉色,传达清新之感。相比于没有准确定义,但是方法比较固定的德味,日系的感觉传达更清晰,但是方法其实更多样。我这里介绍一种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效果:照片偏青色和蓝色,阴影中夹在一点点红色调。我依然只用曲线,但是这次要加上RGB曲线。(日系风格还有一个思路,你把路牌P成日语的,怎么调色都日系,用了都说好。)



01 亮度调整

我依然在Camera Raw中演示,选择合适的照片在软件中打开,进入点曲线面板,先在RGB的情况下将曲线左下方的点提起来,然后通过2-3个调整点,让曲线的其他区域尽量跟基准线重合,也稍稍高出基准线,这样可以制造“曝光飘飘然”的效果。




02 红色曲线

之后我先按照顺序选择红色通道曲线,此时我把红色曲线右上的端点往下拖动,左下的端点往上拖动,这时候依然是一条直线,但是已经达到了亮部偏青色、暗部偏红色的效果,具体偏色程度,就要根据照片而定了,我认为不要太多,我们是调色,不是上色。






03 绿色和蓝色曲线

绿色曲线改动最小,只需要稍微上拱,让画面整体染上淡淡的绿色调即可。切换到蓝色通道曲线,将左上的端点让右侧拖动,制造一条整体高于基准线的直线,这样照片会整体偏蓝,亮部的偏色程度会更大(与基准线距离远)。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程度,然后还可以再降低饱和度,我这里只用曲线,就不涉及那个操作了。完成,保存照片即可。



* 关键技法讲解:这个操作中,我们发现除了之前的建立调整点让曲线弯曲,又多了一个新的操作:拖动端点。这个技法的应用很普遍,如果鼠标不稳可能出现误操作,只需要重来就好,这么做可以根据不同亮度,制造强度变化平缓的偏色效果。




所谓“风格”


其实像日系、德系的风格还有很多,比如之前流行的黑金效果、俄罗斯人像效果等等,其实你都可以根据大量浏览和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然后在前期拍摄(曝光、取景、景深选择等)和后期调整(影调、调色等)中模仿和变换。可以看出,前后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风格需要良好的前期拍摄与后期修图,所谓“靠后期挽救照片”并不是后期的最终目的,而“后期只是拍摄的延续”对于艺术呈现来说,也是个不全面的说法。


所谓风格是一些固定套路,但是有所改变,比如蒂姆伯顿的电影风格、沃卓斯基姐妹的编剧方式,你说他们不是套路,其实可能总结出来,但是是套路就不好看吗?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善于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到极致,并在其中藏着变化,给你一次又一次熟悉又惊喜的享受。如果大家看到一张照片,无论是对于拍摄还是后期,说这是某某人的风格,那他绝对说明是成功了的,成功有用自己的风格。


作为一个搞后期教学的,我自己形成自己照片风格的机会不大,但是也有自己的写作和教学风格,希望这些能给你提供思路,让你顺利起步,在别人的航线上自由飞行后,创造出自己的航线,发现理所应当的新大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R私房调色,通过LR打造小清新私房人像照片
snapseed修图小教程:朦胧风格照片
PS野教程:简单几步教你调出日漫风格的照片
一张片教你儿童日系风格后期 炎炎夏日给宝宝来组清凉的照片吧!
摄影师最常用的8个PS调色工具 你用过几个
教你掌握日系风格摄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