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摩洛哥: 一个多彩多姿的国家 (1多彩篇)
userphoto

2022.06.21 浙江

关注
前言
这是篇被搁置的游记。2019年12月23日至2020年1月1日,我们一行4家14人浩浩荡荡地去摩洛哥游玩。这是一次难忘的愉快的旅行。想到接下来将回国与家人一起过春节,就计划着春节期间再写游记。可谁想到到家那天武汉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封城;全中国进入了全面抗疫情阶段。2020年的春节(1月25日)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是一个特殊难忘的春节。为了避免受到病毒传染,没有了家人聚在一起的年夜饭,没有了去餐馆大吃大喝的会餐,没有了传统的拜年和各种庙会等庆祝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尽量足不出户;大街小巷空无一人,人心惶惶地度日子。在宅居的日子里,网络上倒是人声鼎沸,人们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关注各地疫情,获取着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有着充裕的时间,我也没有心情,更不要说不合时宜地能安心坐下来写游记了。此事只好暂且搁置。

这个疫情发展得很快,迅速蔓延到世界许多国家。美国飞往中国的航班也暂停。所有在美国的朋友们都催促我赶快回美,怕一旦错过机会将要在中国滞留数月,只好提前回美。回来后,除了工作,仍然心系国内的疫情,无暇顾及其他。 2月下旬当中国终于控制住疫情,并开始在各地复工时,万万没有想到意大利却在猛烈地爆发疫情,并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和美国。到3月中,美国各州进入紧急状态,中小学停课,上班族被要求在家上班。大学校园关闭,大学生回家上网课。餐馆只能外卖,除食品和日用品店外,其它商店都关门停业。股票市场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跌进熊市。上百万人失业。 这个新冠病毒袭击了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原以为这个疫情会像SARS那样很快结束,更没有想到美国成为世界上遭受这个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尽管现在各州已进入不同阶段的复工,但每天新增加的患者数量还是居高不下。这场疫情把整个世界打懵打乱了,看不到尽头,谁也不知道结局将会是如何。在这样天天负面消息的情况下,尽管我想要完成游记,但我真的没有情绪和心情去写,人处于一种消极怠工状态。

一转眼2020年的上半年将要过去。半年前的愉快旅行的点点滴滴在慢慢地被忘却。一想到写游记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看着照片作回忆用,觉得还是应该在有记忆时,不论长短,认真花些时间记录一下。幸亏同行朋友们已发表了不少照片和短文,对我写这篇游记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游记正篇
2019年夏末在寻找寒假去哪里玩时,我向朋友也是旅游达人红请教。她说她一家将去摩洛哥。真可谓正中下怀。两年前当我们在埃及乘坐大巴行驶在去Aswan水库的路上,导游指着车子的一边说,这就是撒哈拉沙漠。我极目远望,无边无际的沙漠像黄色海洋,波澜起伏,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女儿马上对我说“我要去那里“。没有想到这么快她的愿望就能实现了。最初我们两家打算自驾游。后来接二连三地有朋友加入,最终成为四家十四人的队伍。自驾方案不可行了,大家一致决定找个当地旅游公司,雇一辆带司机的车。朋友欢积极耐心地在网上搜寻,终于让她找到一家价格公道,办事员友好且耐心地按照我们的意见帮我们做出行计划。解决了城际间交通问题等于消除了旅行中的一大困难。旅游达人红更是发挥了她的旅游经验,找到能容纳我们这么多人的大房子着实不容易,她在百忙之中很快地为大家把各地住所订好。剩下的就是寻找在每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了。临出发前一周,四家人碰头,根据在每个地方的停留时间,只用一个晚上就制定出了景点参观计划。相比,自家旅游时,所有旅行事情都要我亲力亲为。感觉跟朋友们一起旅游真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面这张图显示了我们的旅行路线和所到的地方。我们一行乘坐摩洛哥航空公司的红眼航班,于12月23日早上到达卡萨布兰卡。全程飞行7个来小时,飞机上提供了两顿正餐,服务周到满意。接下来转机于中午到达旅游的第一站马拉喀什(Marrakech)。没想到迎接我们的不仅是事先约定好的一辆17座的中巴和司机,竟然还配给我们一位能说英语的导游!导游不仅人长得帅,而且还非常的认真负责,细致入微,为我们的这次愉快的旅游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面这张照片是旅游结束时的集体合影。右前面的小哥是我们的司机默罕默德(Mohammed)。他身后那位帅哥是我们的导游杰克布(Yaakoub)。这是我唯一一张有司机正面的照片,只好提前使用了。照片由团员老谢拍摄。(注:我们四家女主人分别有跟导游合影哟😋)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南部是撒哈拉沙漠。东接阿尔及利亚。享受着地中海式气候,常年草木繁盛,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享有着“北非花园”之称。


这篇游记不按常规的以游历的城市做记录,而是按摩洛哥的特色来叙述。


特色一:摩洛哥充满了色彩。而且摩洛哥人喜欢用颜色来代表城市,这是最直观易记的表达方式。正是这些五颜六色组成了绚丽多彩的摩洛哥。

红色之城马拉喀什(Marrakech) 。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红色',其原因是当年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沿着旧城区红色城墙漫步,眼前所出现的景象仿佛让人又回到那遥远的中世纪时代。


除了满眼的红城之外,马拉喀什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著名的杰马·埃勒·夫纳广场(Jemaa el-Fnaa),踏入这个广场仿佛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之中,一切都是如此地生动有活力。在人群围起的一个个圆圈里,有歌舞表演,惊险绝伦的杂耍,扣人心弦的耍蛇和耍猴,凭运气输赢的赌博,各种花式兜售的小商贩,以及流动的游客。人群中不时地有掌声和喝彩声,热闹非凡。广场四周,各种商贩摊铺林立,露天饭铺和小吃店使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烤羊肉,烙面饼的香味。人山人海,熙来攘往,完全是一派中世纪的繁华市面风貌。为了保护这个广场上的传统文化不随着经济发展而被破坏,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基础上,增加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马·埃勒·夫纳广场是第一批19个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


马约尔蓝来自于马约尔花园(Majorelle Garden)。其绚丽的颜色在满目皆赭红的马拉喀什别具一格。 花园的创始者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Jacques Majorelle)。 1917年他到马拉喀什游玩,因喜欢这座城市的生活而在此定居。1923年购买了这片土地。倾尽毕生精力打造了这座举世无双的花园。花园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搜罗了上百余种造型各异的仙人掌。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花园中的马约尔蓝(Majorelle Blue),一种比宝蓝色还要亮丽眩目的蓝色。马约尔从撒哈拉沙漠植物中提炼出这种蓝色,用它粉饰房屋墙壁,并配上耀眼的黄色,使别墅明媚独特。蓝天、艳阳及园中的百花在它衬托下别具魅力,把人带入一个安静且神秘的蓝色世界。马约尔逝世后,花园也随之衰败。直到1980年,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在马拉喀什旅行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座世外花园,从此便醉心于此, 与伴侣皮埃尔·贝尔热竭尽全力地修复花园。圣罗兰称马约尔花园是他“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2008年时尚界的大师辞世并葬于此地。




我很庆幸我们去了马约尔花园,否则就看不到这独一无二的马约尔蓝在茂密的绿色植物和百花簇拥中流光溢彩。我们在马拉喀什的时间不多,这个花园在城外,我们的游览计划没有这个项目。导游说我们想参观的北非最大古兰经学院目前正在整修,以及摩洛哥最古老的巴迪皇宫已变成了断壁残垣,没有什么可看的了。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参观马约尔花园。

绿色的香颂花园(La Jardin Secret)。在马拉喀什我们还参加了几处景点,各有特色,每个景点都彰显传统的摩尔人的建筑艺术风格,即使用马赛克瓷砖及精雕细作的各式各样的拱门和屋顶。其中最令我惊奇并喜欢的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花园,叫La Jardin Secret(香颂秘密花园)。在一望皆红的马拉喀什城里,这座花园完全被绿色包围。它是深藏在老城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和绿洲。始建于四百多年前,19世纪中被重建,一直是摩洛哥和马拉喀什政要人的府邸。这个花园有两大特色。一是它将传统的摩洛哥合围式房屋(riad)放大了数倍,并将中庭变成郁郁葱葱的花园。房顶用的是典型的摩尔人的绿色琉璃瓦。令人惊奇的是铺在地面上的砖头刷上了一层绿色的涂料(tadelakt),使得在这方天地一碧千里。

第二个特点是它的灌溉系统。这里建造了这个城市的第一个Khettara(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方式,把高山上的雪水通过打深浅不等的竖井,再在井底修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花园的主人能拥有这样的供水系统。在当时无疑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黄色之城菲斯(Fez)是因为城里的房子外墙以黄色为主色调. 菲斯在阿拉伯语意思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 因为菲斯河在此分支,该地区适宜农耕, 有大片绿油油的田地。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 蜿蜒曲折的城墙有17公里长且保存基本完好,城内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


俯瞰菲斯,黄色城墙依稀可见环绕着这座城市。

白色之城拉巴特(Rabat) 是因为城市里的房子外墙以白色为主色调。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由老城,新城和萨雷三个区域组成。老城建于为18世纪,新城是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殖民地后兴建的,萨雷区是拉巴特的卫星城,与拉巴特隔着布雷格里格河相望。

我们在拉巴特只有半天时间,选择去了老城的乌达亚城堡,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和哈桑塔。这样一来拉巴特的白城景色没有拍到。只有在乌达亚城堡上拍到的照片中有作为背景的白色房屋。因此从网络上下载一张代表白色的拉巴特老城。该照片显示着除了乌达亚城堡,老城里的房屋以白色为主。

Pline摄影

以上是白色房屋作背景的照片(右上图王欢摄影)

我们在城堡和海堤上看游人们玩耍,游泳和散步,一直等到海边的夕阳落下。然后去一家意大利餐馆庆祝2019年的最后一夜。

(右下图王欢摄影)
蓝色之城舍夫沙万(Chefchaouen)坐落在摩洛哥北部的瑞夫山(Rif Mountain)宽阔的山谷之中,依山而建。安静的小巷,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大多数民宅门窗、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不同深浅层次的蓝色,例如天蓝色,湖蓝色,宝石蓝色,孔雀蓝,藏蓝等等,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中。

这个小城为什么要涂成蓝色有多种说法。一个比较好笑的说法是为了防蚊虫。有实力的解释是这个小城的历史与犹太人有着很大的渊源,15世纪时受到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来到这里避难。有历史记载,舍夫沙万是在1471年被犹太人发现并在此安居。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天空和天堂,寓意蓝色会受到上帝的保佑,因此在宗教信仰的指引下,犹太人把房子漆成蓝色。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的犹太人已外迁,但是这个富有宗教色彩的小城,依然保留着它的那份沁人心脾的蓝色,并成为摩洛哥最受欢迎的旅游地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最美蓝白城之一(另外四个是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度的焦特普尔,突尼斯的西迪布萨义德和西班牙的胡斯卡).

首先上一张网红打卡景点。


各种蓝白相间的房屋和小巷,尤其是用不同的蓝色互相搭配,使色彩更丰富

舍夫沙万除了满眼的蓝色,门窗,台阶,花架都很有艺术性。在蓝色画面上起到画龙点睛之笔,使这个小城富有活力,生命力。

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最初这里是柏柏尔人建立的一个小渔村,叫安发(Anfa)。15世纪葡萄牙人进入发展, 改名为Casa Branca, 葡萄牙语为“白色的房子”。后来葡萄牙王国并入西班牙王国,改成西班牙语拼写 Casablanca. 从此卡萨布兰卡作为这个城市的名字沿用至今。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这个城市更因为荣膺20世纪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同名电影(即北非谍影)也是电影的故事发生地而蜚声世界。

卡萨布兰卡以白色房子为城市的主色调。我们在卡萨布兰卡只有半天时间,下午四点启程飞回美国。所以只计划参观有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和因北非谍影而出名的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到卡萨布兰卡的那天是2020年1月1日,很多地方因为头天晚上举行迎新年晚会至半夜而在新年这天关门休息,其中包括哈桑二世清真寺和里克咖啡馆。我们只能在建筑外面拍照留念。非常可惜失去机会亲眼看看北非谍影里的一些电影道具,以及不能亲身体验哈桑二世清真寺里面的美轮美奂的场所,富丽堂皇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刻工艺。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吧,她偏偏走进我这间。(北非谍影中的经典台词)

虽然我们只能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外面拍照,但仍然被这座建筑的宏伟壮观所震撼。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在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下建造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1986年7月动工兴建,1998年8月竣工开放。耗资近6亿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积建在海上,这样做是基于哈桑二世对可兰经的解释。他说真主的宝座在水上。他要来这里祈祷的忠诚信徒在坚实的土地上赞美造物主的同时,可以凝视上帝的天空和海洋。宣礼塔高达210米. 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也是摩洛哥唯一一座允许非穆斯林人进入的清真寺。

庄重大气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

这个角度显示哈桑二世清真寺部分建在海上

式样各异的回廊玉柱气宇轩昂
黑色之城梅克内斯(Meknes)。前面介绍的城市都是以城市建筑的主色调命名的。但是梅克内斯的颜色不是因为城市的面貌而命名,而是因为阿拉维王朝的缔造者穆莱·伊斯玛尔(Moulay Ismail)组织了一支几乎全部由黑人奴隶组成的15万人的军队。这支黑人御林军,非常骁勇善战,随他征战四方,所向披靡,在17世纪帮助他建立了阿拉维王朝,并在此建立首都。因此伊斯玛尔用黑色来代表梅克内斯。可惜在梅克内斯所到之处没有看到涂着黑色的建筑,放张市场里的带有黑色的五颜六色的橄榄摊。

红色的阿伊特本哈杜城堡(Ait Ben Haddou)和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前面介绍的各种颜色是摩洛哥城市里的颜色。下面介绍的是摩洛哥村落的颜色。

阿伊特本哈杜城堡 是由摩洛哥原著居民柏柏尔人于11世纪建成的古城村落,用作防御外来侵略。城堡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红色黏土加上麦秸垒起来的。每间房子都是一个小堡垒,彼此之间由狭小巷道贯通,整个村庄结合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大城堡。是摩洛哥最具特色且保存最完整的土堆的城堡。数百年来,一直维持原本面貌。全盛时期,这里住着好几百居民,据说现在只剩下不到十户。由于居民的迁出,城堡破败荒凉了许多。正是这种沧桑感,吸引了众多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和导演来此拍电影。在这座城堡已拍了20多部电影,最近的一部是2014年的电影图特王”King Tut”. 电视剧权利的游戏“Game of Thrones”也有部分场景在此拍摄。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墙上建有角楼,而城墙后面便是层层叠叠,依山而筑的古民居。它们叠加而上,一直到山顶一座四方的碉楼。


在城堡上俯瞰。城堡前面有条河起到护城的作用。

在此地拍摄的部分电影海报

背后的大门是“权利的游戏”的场景。


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离阿伊特本哈杜城堡开车30分钟的距离。也是摩洛哥柏柏尔人的最早家园,因为它地处西撒哈拉沙漠的门户,因此,这里也被人们称作“沙漠之门”。

但是这个城镇更有名的是它已成为国际影视城,被称作“北非好莱坞”。从六十年代初国际电影制片人就到这里拍电影。目前已有100多部电影在此拍摄,如“阿拉伯的劳伦斯”,“情陷撒哈拉”,“角斗士”,“埃及艳后,”亚历山大“,和”波斯王子“等。现在有两个影视城,一处是1983年成立的Atlas Studios,另一处是2004年修建的新影城CLA Studios。

Atlas影视基地及近期要拍摄的影片 。右下图是CLA影城(王欢摄影)
多彩的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为什么说是多彩的撒哈拉,下面的照片给予答案。

撒哈拉沙漠是我去摩洛哥的最主要原因。虽然我去过一些沙漠,如新疆的戈壁滩,包头的响沙湾,埃及的吉萨(Giza)和秘鲁的瓦噶齐纳(Huacachina)。在沙漠里骑过骆驼,玩过滑沙。但都只是白天去玩一下。没有在沙漠里看过日出日落,也没有领略过星空月光下的沙漠。我要亲身体验一下沙漠里的生活,尽管只有一天一夜。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三毛在撒哈拉生活了六年。她那句名言“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让很多读者对撒哈拉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为906平方公里,有10个国家与之接壤。它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占据了世界沙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摩洛哥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北部. 我们去的是撒哈拉沙漠边缘梅尔祖卡(Merzouga)地区的Erg Chebbi沙漠。从马拉喀什到Egi Chebbi直线距离约550公里。去沙漠的旅行不管是从马拉喀什还是菲斯出发至少要三天两夜, 因为汽车要沿着盘山路翻越阿特雷斯山脉( Atlas Mountains),也是因为途中有不少有特色的村庄和景点可停留参观。待我们到达Erg Chebbi沙漠的营地时已是第二天下午5点。为了赶上看日落,我们一行被分成三组,骑上早已等候我们的骆驼,在营地向导的带领下进军沙漠。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走了30-40分钟达到一片沙丘高地。我再一次地被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沙丘震撼到。沙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渺小,同时广袤无垠的沙漠给人宁静祥和,一颗浮动烦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我们在沙丘上做着各种摆拍,等待日落。渐渐地落日的余晖给沙漠涂上了一层红色。我终于亲身体验了大漠落日圆!

我们的浩浩荡荡的骆驼队, 缺了领头人Mr.G, 因为他是摄影者.

潇洒豪放的Mohammed (男士)和 Fatima(女士)

“走在那茫茫的沙漠 风里雨里高昂着它的头“ 选自歌曲“天边的骆驼”作者朱思思。

风留给沙丘的印记是一波波纹理,像上帝的笔墨酣畅淋漓的描绘着。非常喜欢最上面那张,我起名为“静思者“。

沙丘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各种美丽的色泽,甚是迷人。

摩洛哥所属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部分是黑色沙漠。走前没有做好功课。看到黑色沙漠不以为是。更没有特意去拍照。在去菲斯的路上跟导游交谈,才知道黑色也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上面这张稍微呈现出黑色沙漠。

我们的营地Tassili Luxury Desert Camp。帐篷里的布置和各项设备相当的奢华。每个帐篷里有厕所,洗漱室和热水澡。唯一没有的是取暖设备。但是那厚厚的棉被外加毛毡帐篷足以御寒。在这个营地里的吃住比酒店还要称心如意。

好客的主人用摩洛哥的传统待客方式,薄荷茶和甜点,迎接我们的到来,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Mr. G摄影)


晚饭后主人给我们准备了篝火晚会。表演柏柏尔人的民族乐器和歌曲。(王欢摄影)
(王欢录像)

因为是新月,那晚看不见月亮,本以为要有遗憾,没想到满天的繁星照亮了漆黑的夜。而且手机居然比专业相机拍得还清晰。体验了在广袤的沙漠之上仰望浩瀚的星空!

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因为多云遮住了太阳,只看到太阳光芒从云层里散发出来。把云朵染成淡黄淡粉,在蓝天辉映下炫目多彩。因为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沙漠的颜色显得统一了起来。

在撒哈拉沙漠,骑骆驼,漫步,感受三毛的流浪情怀。欣赏沙漠中的日出,日落,星空……所有这些我将终生难忘。再见了撒哈拉,希望有机会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欧北非随记 四:摩洛哥篇 (1)
南欧“两牙” + 北非摩洛哥 自由行游记(七)
北非花园
风情摩洛哥二~马拉喀什
摩洛哥秋冬行程招募ing网红不打折!
【29800元】10月26日摩洛哥、突尼斯情迷北非撒哈拉深度20日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