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散之书画欣赏

林散之大师,1898年11月20日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著名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林散之被称为“书圣”,只知其书法。今天看其画,才知其画出于黄宾虹。虽然是学宾虹,但气格清爽。

林散之,历经清末,民国,走向现代社会,活了90多岁。他没有高学历,只从江苏的小地方不远万里,拜师上海黄宾虹。

在黄宾虹的影响下,林散之深得运笔用墨之法。而后,回到江苏当了一个副县长。

时年江苏国画院成立,亚明先生发现了这位书艺了得的老先生,遂调入省国画院。

林散之潜心钻研书画,后因中日文化交流,林散之先生的书作被刊发在中日文化交流的杂志《人民中国》上。

从此,震惊中外。有一次,启功看见林散之先生书作,硬是掬了三躬。赵朴初也几位赞赏。

郭沫若在看过林散之先生书作后,称其堪称“当代草圣”,认为其书法出入草法,又别具清雅。

林散之先生,出名较晚。60多岁的时候才被江苏国画院引进,但是在他漫长的人生中,他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林散之少年时即显出诗才不凡。1914年十七岁时自订诗集《方棠三痴生拙稿》,内书目作诗词一百一十六首,以行书或楷书书写,大部分作了修改。其诗文老师评曰:"词旨清婉,用典浑切,凤呜高冈,自非凡响。"其平生,无时无地不在推敲诗作,如病卧时、睡梦中、吃饭时、走路时常不能自控地兴起作诗。甚至在坐马桶时也常沉思,忽觅得佳句急起身提裤去桌上取纸笔记下,以免遗忘,一时传为笑谈。他在诗词上耗费的心血最多,体会最深,自我评价也最高。他在八十多岁时曾颇为动情他说过:"现在社会上风云变动不定,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这是个目的。诗、书、画,我的诗为第一位。功夫深,用了六七十年心血。尤其'四人帮'时,家籍被抢烧一空,唯诗稿常在身边,晚上枕头,不让遗失,保存下来,真是苦难重重。自下已蒙各方面努力,存印下来,可以留给后人看看。"这一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林散之治艺,志在与古人争一地位。他一生奋斗,标尺放在这一高度;二是他自评诗、书、画,以诗为第一。从其所叙保护诗稿的经过,可见其倾注感情之深。林诗颇近于唐人白居易、宋人杨万里的情调,朴实无华、清淡中见真情。

这种意境正与其个性气质相表里。其抒情写意的诗词往往见题于画作上,与画境相辅相成,并臻其妙。或见之于书法作品中,其诗词的意韵成为其书法笔墨、风格的深层内蕴,故其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中充溢着浓厚的诗的韵味,此非常人所能及。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其书震撼中外后不几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很快出现了全面兴盛的局面。林散之的书法,从其审美观到形式技巧都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江苏及南京地区的中青年受益尤多。

林散之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 林散之--------书法作品赏析(内附大量高清图片)
林散之
陈克年:想到林散之!
林散之: “诗痴”随时随地提笔做诗
林散之 草书《闭户著书》联
林散之--书法 欣赏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