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会穴之歌,艾灸治病一定要善用八会穴!
这个穴位,三十以内禁灸??
艾灸,最终要灸出这三个!
立秋:一年中灸关元的最佳时节!
“八会穴”是首创于 《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血膈俞,脉会太渊气膻中。
名称
八会穴
经属
章门
肝经(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中脘
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膻中
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膈俞
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
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渊
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大杼
膀胱经(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绝骨
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脏之会——章门,此穴对胸胁痛、腹痛、呕吐有功效,长期敲打有减肥的功效。章门穴是脾之募穴,脏之会穴,足厥阴肝经经穴,主治本经及本经所属病,如胸膜炎愈后粘连牵引痛,取脾之募穴章门止痛,止痛效果好。
腑之会——中脘,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脾胃虚弱,长期按健脾益胃。六腑皆禀于胃,为胃经募穴。中脘是养生要穴,艾灸治病的常用穴,其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
气之会——膻中,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属任脉,宗气之所聚,诸气皆属肺,为心包经募穴。肺朝百脉,居胸腔最高部位,有“华盖”之称,其本性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膻中气之会穴,肺主气,司呼吸,《难经·八难》:“气者,从之根本也”,所以膻中有“气海”之称。故哮喘首选膻中是调气清肺,止咳。
血之会——膈俞,理气宽胸,活血通络,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是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属于阳经经穴,又是背俞穴之一,有利胸膈,清血热之功能,因此,逆返性食道炎并发呕吐,胃脘痛首选膈俞穴,配合背俞穴疗效满意。对于初期荨麻疹瘙痒症,取之目的是清血热毒,亦有所见效。
筋之会——阳陵泉,该穴有清肝利胆 ,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半身不隧、下肢痿痹 、膝关节肿痛 、下肢麻木、脚气、胆囊胆道疾 患、以及胁痛 、口苦 、呕吐 、黄疸 、破伤风、小儿惊风 等疾。治疗胆囊炎是取其胆合阳陵泉,即胆经的下合穴是阳陵泉;鹤膝风《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
脉之会——太渊,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此穴是肺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加上又是肺经之原穴,为肺经之原气流注之处,故此穴擅长补肺虚,即可补肺气之亏损,又可滋肺阴之亏耗,可治疗久病体弱,肺虚诸证。太渊是脏腑脉气会聚之处,有调气血,通血脉,助心脉搏动之功,故可用于心脉瘀阻的心痛心悸、无脉症。因此穴位于腕部,可舒筋利节、通经活络,故可治疗手腕疼痛无力。
骨之会——大杼,强筋骨,清邪热,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临床主治咳嗽 、发热 、鼻塞、头痛、项强喉痛 、肩胛骨痛等疾。有人进行针刺大杼前后动物血钙浓度变化观察时发现 ,在电针刺激动物大杼穴15分钟后,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报告针灸治疗73例痿证 ,总有效率达93%,其中上肢痿者以取大杼 、肩髑、曲池、合谷为主。
髓之会——绝骨,又名悬钟,具有通经活络 、强筋壮骨之功效 。临床可治半身不隧、颈项强直 、胸腹胀满 、足胫挛痛 、脚气等病。《标幽赋》认为配环跳穴可治下肢痿情;《玉龙歌》记载配足三里 、三阴交等穴治疗寒湿脚气。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因此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了解八会穴、善用八会穴,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定穴之八会穴、交会穴一览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的概念及作用
特定穴位
八会穴
特定穴的功效定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