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灭亡清朝的既不是孙文,也不是袁世凯,而是这位托孤重臣……

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注定了大清帝国的末日。真正灭亡清朝的,不是孙文,不是袁世凯,而是武汉三镇的一群普通士兵倾覆了大清。

打开新浪新闻

打开新浪新闻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已经故去的满清托孤重臣: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香帅和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左宗棠左公并列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打开新浪新闻

为什么说是张之洞灭亡了清朝呢?只能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张之洞是天子门生,但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既是传统的官僚,却又非常开明。他维护儒家的帝位,却又积极寻求变法,想让清朝出现中兴局面。他仇视革命党,只要造反起义,他抓住就绝不手软。变法本想维护清朝,没想到却成了革命的大本营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尤其是甲午战败后,张之洞支持“戊戌变法”,在武汉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这些学校的本意是为大清朝输送新一代的人才,是为维护清朝统治而生。

打开新浪新闻

这些开明的学堂,不仅促使学生慢慢同情并倾向于革命,还促使武汉三镇的新军默默的加入了革命党。这些都是张之洞未曾料到的,但眼看清廷腐败不堪,张香帅是否对革命也抱有了希望呢?这不得而知。

打开新浪新闻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张之洞病重,摄政王载沣探望,临死之时还是念念不忘天下安危,提出要善抚民众。载沣扬扬得意道:'不怕,有兵在。'当天,张之洞在哀叹“国运尽矣”声中逝世。《清史稿·张之洞传》记载:张之洞是个清官,且又'爱才好客',做了数十年的封疆大吏,到死,'家不增一亩。' 这和“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有本质的差别。一个为公,一个为私。

打开新浪新闻

张之洞一生维护清朝,但没想到推翻清朝的就是在他坐镇的武汉发起。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评论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09年10月4日,晚清重臣张之洞去世,谥文襄
张之洞晚年入京连遭打击,载沣一句话让他吐血,临终哀叹令人深思
张之洞晚年入京备受打击,载沣一句话让他吐血,哀叹“亡国之音”
晚清四大名臣书法作品,邀您共赏!
晚清四大名臣书法作品欣赏
他是晚清重臣,两个儿子都是汉奸,孙子辈却个个是栋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