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眸安东~~日本《安东会》成立25周年(1955/1980)照片集
秀中
2019-01-13 阅读506

  日本《安东会》成立于1955年。会长花房千秋,日据时期曾是安东三番通(三马路)南地座剧院经理。付会长是大和田。南地座解放后改为三马路体育馆。

安东会成员主要由当年解放战争时期加入我军的日本文教医护人员极其安东长大的子女,同情中国革命的日侨,工商业者等组成,是当年中日民间外交的积极推动者。1986年,东京安东总会总干事永泽雅子组织了六人访华团来丹东,其成员法村乡音子著🈶《小小长征》《可爱的同学可爱的中国》回忆录,后在丹东东港日语中专任教。

1989年,当时的丹东市委书记刘仲文,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访日,会见了安东会会长付会长极其夫人。

  日本安东会,曾多次来过丹东,以下图片是安东会成立35周年之际,访问丹东期间摄影集锦,并附以历史老照片。对研究安东~丹东城市发展史,丹东半殖民地殖民地演变过程,丰富地方史料,不无裨益。

  日本投降前的安东站站前广场。

  ⬇️. 安东站前眺望大和桥通(七经街),安东旅馆(丹铁分局招待所)、日满旅馆(一商店)立见。

  ⬇️站前广场,背影镇江山,右手前满铁地方事务所。按:照片红色街道,为当年“驿前筋”,解放后定为11纬路,抗美援朝欢迎志愿军归国,改为凯旋路,此路现在已被截断,成断头路

  ⬇️南立交桥末建前的旧消防队瞭望塔,塔尖未露出。旧时坐落于驿前通,即11未路,与南满株式会社办事处楼相望。修建南立交桥以后,这里改为南立交桥住宅小区。编者:照片另出,与安东会无关。

  ⬇️邮电局,电报电话局。编者:邮电局尖顶现不复存在。电报电话局,全称是“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简称“满二电”或“满电电”,他的电信井盖18年夏以前有2处,一处在一院金汤门诊部东侧门前,现被置换,现在只剩一处,在电报电话局门前六纬路处。

  ⬇️这是曾经存在于金汤街与官电街路口,即一院六道口门诊前的伪满满二电电信井盖,18年被撤废。

  解放后的230医院(现为九六六)

  镇江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原来的锦江山横跨铁路线木桥,改为铆钉铁桥,编者桥下钢板查看,lugo显示,是日本本土制造。而同样的铆钉钢板桥梁,在1911年建造的鸭绿江时,用的是德国钢梁,说明20年间,它的重工冶炼技术突飞猛进。

  安东神社参道。现在的九纬路,当年的京桥筋。此路南达江岸,北通安东神社(现在大平台),所以当年称谓参道,参拜之意,参道两旁,遍植银杏,现己成为丹东观赏银杏的三条大道之。

图左,是老丹东市委楼旧址~日本在乡军人会馆,相当于现在的复转军人协会意思。

  英美领事馆,1903年,美国率先提出利益均沾的原则,并同清政府签订”中美通航章程,迫使清政府体面地 自约开埠 ,三年后打开了安东航运的大门。继而修建了英美领事馆,九一八后,安东海关连同领事馆,悉数被日本占领。

  镇江山公园荷花池

  表忠碑,当年镇江山建筑最早,同时也是东北地区建造最早的祭祀日俄战争期间,在九连城、凤凰城,摩天岭死去的3000余日本军人纳骨地建筑。现在是辽东解放纪念塔所在地,注意照片前的当年开字牌坊。镇江山的最早建筑是表忠碑,表明,当年日本人开发镇江山的第一初衷,并非是为了建公园,祭祀日多,加之安东神社迁入,祭祀功能转化为游览功能,由是改扩建为镇江山公园。

  当年的日本军政时代让位于满铁政社合一时代,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土木课,加紧修建镇江山公园,1919年,在大连东北区域评比中,镇江山公园夺的满洲八景评选第一位,图为纪念碑石。

  ⬇️,编者按:当年镇江山公园夺的第一位后,在安东的日本各界首脑在碑石前留念。 註:非安东会所拍

  笔者16年在荷花池旁,发现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井盖。从而证明,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安东事务所土木课,当年进驻并染指镇江山公园建设的一段史实。

  镇江山最早建筑之一。现在儿童乐园上处,台阶仍存

  “丁目” 是日本称谓,汉语意思是经纬路交汇在那一区段之意。

  市场通,现五经街,安东第一次解放时,定名为“斯大林”路,46.10.25国民党军队反攻进占时,改为“中正”路。

历史上,市场通和三马路,究其本源来说,都是依托安东县第一个火车站江沿“铁一浦”而兴的街市,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在江沿铁一浦车站为中心的后勤基地、兵站、家属侨民聚落区的连缀扩延,而当军政署撤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安东县事务所全权经营安东县“附属地”,铁一浦车站被安东驿取代,附属地建设由东向西发展时,市场通的势头逐渐被大和桥通(七经街)所取代。

以下为安东会所辑当年市场通老照片。

  ⬇️原文:江岸通江水泛滥,浸入水中。照片中路边小楼,疑是旧警察派出所,位置约10纬路南,路口,现在边防检查站对过。

  ⬇️,同上图类似的建筑,上世纪仍存两处,见下图:一处在江边6纬路朝鲜族文艺工作队左侧路口,一处在劳动宫东侧路口。这是日伪时期,警察派出所的统一建筑模式。见群友小涛微信,这两处警察派出所建筑,由微友小涛发现。

  ⬇️,六纬路与江岸路交汇路口,旧警察派出所

  图片位置,今三马路、5纬路交汇路口。

  ⬇️旧南地座剧场,经理即安东会创建人花房千秋。解放后改为体育馆。

  三井物产,位置原6纬路与4经街交汇路口,即原建委办公楼靠江一侧。

  ⬇️,日据时期的安东剧场,安东二次解放,一度作为大众电影院,后改为评剧团,文工团,曲艺队,歌舞团所在地。

  安东剧场初建时模样,美轮美奂,正因为外观大招眼,后外观被人为改造,变成了⬇️图模样。

  ⬇️丹东商场,早年的“公设小卖部、公设市场”. 最早,日本人的鱼菜市场在3马路,后侵略规模日盛,人口增多,又在靠近站前位置开设了公设市场。从三马路鱼菜市场到四马路公设市场,反映了日本人当年在安东的侵略规模与推进速度。 照片门口位置是当年丹东商场的东门还是西门呢?

  一商店门前一带。

⬇️,站前刻字部,日伪时期的“茶馆”。

  旧时的日满旅馆。

  丹东卫戍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旧时的国境每日新闻社,后迁移至站前军分区招待所附近。

  劳动宫东侧路口,旧时的警察派出所,证实了网友小涛的推断。

  ⬇️,旧满洲饭店,在三马路?安东二次解放后,改为“为安东饭店”?待查。

  当年四经街存在一个浴池?

⬇️,二道桥子,牙牙葫芦楼附近民宅。

  ⬇️,安东当年大跃进时期,国庆十周年献礼建筑。

  劳动宫旧址,最早是幼稚园~中央公园~协会会馆~工人总俱乐部~劳动宫~总工会图书馆~歌舞厅,,

广播电台

  5经街与5纬路交叉路口

  ⬇️,5经街,朝鲜族面店。

  日伪时期的“运具店”,即运输公司意。解放后这里是丹东图书馆(83年前),82年起,曾是丹东电大馆班授课临时教室。

  和上图比对,丹东图书馆旧址。

  ⬇️,站前广场,图右房屋原文解释是“国境每日新闻社”,实际有误。国境每日新闻社早年在卫戍区司令部位置,在七经街,后来迁到站前十纬路位置时,已经变成“满洲日日新闻社”了。见下图2

  图红箭头指处,清楚可辨:满洲日日新闻,非国境每日新闻。 解放后,这里是军分区招待所。

  ⬇️,安东回忆之二

  丹东市政府曾经的所在地。

  ⬇️站前,现在的十纬路,当年“堀川筋”.

  堀川筋~~十纬路,图为十纬路北段。增补图片。

  基建文化宫~~红旗剧场

  鸭绿江公园,附近江岸。

  80年代鸭绿江公园,照片还有旧江岸坡道柴桩痕迹,现在无存。

  东天阁,原来是一层建筑,建国后,改为两层,取名镇江亭,锦江亭,后来20世纪初,推倒重建。

  曾经的五经路妇女儿童商店。

  大村组?还是大仓组?

  兜山,指帽盔山,日语称呼。图中大众电影院旧系日东映画剧场。

大众电影院,始建于1947年安东二次解放时期,初始反映地点在三马路南地座,后因邻火殃及,于1947年12.09日登“迁移启事”,迁至四马路安东剧院。后又迁至老6道沟,日东眏画剧场。现无存。

  满铁社宅,即南满铁路集体宿舍意。当年,类似的社宅,山上街红军部队驻地亦是。其社宅分等级,技术工种,婚否,居住条件要求极。

  老市委,非政府,旧址一带。

  在今10纬路北,老市委后身,过去是粮站一带。

  锦江山门前一带。

  懂日语,求证!

  6中大门。

  辽东宾馆门口。现在己打通,直通十经街。

  日本跑马场,现在铁道附近三角地一带。

  丹东宾馆,旧时日本“江月台”住宅群。

北四条通,今振八街,左侧老二中宿舍楼~振八酒店,是满铁住宅益济寮;右侧楼房,牙骨科老楼,旧时跑马场旧址。

  丹东宾馆,当年的安东中学(19中)学生寄宿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东锦江山公园:过去与今朝
当年日本人占领下的丹东,风景还不错
丹东网红打卡地,安东老街
辽宁记忆:伪满时期的安东(今丹东)
丹东的安东老街是这样的,好多卖朝鲜特色的
安东老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