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玫瑾教授:孩子出现四种叛逆,妈妈该打就得打,不能惯着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让父母头疼的问题,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孩子“不打不成材”。而现在的父母则更在乎孩子的心理成长,认为打骂孩子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面对孩子犯错时,父母总是担心责罚重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轻了又怕不能很好地“敲打”孩子,可谓“进退两难”。

孩童时父母的“退让” 竟让她长大后要“自杀”

王晓的女儿依依3岁了。最近,依依似乎进入了“叛逆期”,什么事都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王晓越是不让她做的事,她越要去做。

这天逛街的时候,依依看中了一个洋娃娃,非让妈妈给买。王晓说家里已经有好多洋娃娃了,之前买回去的都没怎么玩,这次就不买了。

可依依偏要买,一番哭闹后,竟然躺在店外打起滚来。

看着可怜兮兮的女儿,王晓心软了。她想,反正一个洋娃娃也值不了多少钱,女儿喜欢就买吧,总比让她伤心好。于是王晓妥协了。

转眼,依依上初中了。看到班上很多同学都有了智能手机,她也想买一个,可王晓觉得初中的孩子判断力弱,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干扰,配手机太早了,就不同意。

依依见无论怎么说妈妈都不为所动,她竟然边哭边说父母不爱自己了,还要去自杀。这可把王晓吓坏了,为了怕女儿再提自杀,她只好同意买手机。

正是因为王晓对女儿无节制的“溺爱”,让依依知道,只要威胁父母,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玫瑾教授:孩子出现四种叛逆,该打就得打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即使他们犯错,也不忍心过分责怪孩子。也许孩子三、四岁时只会通过哭闹、耍赖等方式让父母妥协,但等他们到了十三、四岁时,一旦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威胁父母。那时候再想好好管教孩子,可能为时已晚。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立好规矩,并坚定执行。只有树立起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恩威并施”,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教养和习惯。

​李玫瑾教授认为,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叛逆行为时,父母千万不能姑息,该打还得打。

1、不尊重长辈

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如果孩子从小没有礼貌,长大后也会“目中无人”。父母应该从小教孩子懂礼貌,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尊重长辈的行为,应及时纠正。

2、没有规矩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和谐,都是在一定的秩序下建立起来的。没有规矩的孩子会变得无法无天,无法适应社会,长大后甚至走上极端。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矩。

3、发脾气时骂人、摔东西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孩子更是如此。当孩子不开心时,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以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而不是通过骂人、摔东西等不好的举动发泄。否则长大之后,也很难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4、得不到满足就要挟父母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就会跟父母提要求、讲条件。如果孩子一哭闹、耍赖,父母就妥协,那么孩子就会得寸进尺,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以极端行为要挟父母,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一些行为,父母需要严肃对待,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棍棒教育”让孩子引以为戒。当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和父母的期望充满“矛盾”,更多时候,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感染孩子,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该打”吗?欢迎留言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教授:叛逆的孩子,就得这么做,比吼更管用!
李玫瑾教授:一定要在孩子12岁前立规矩,...
不想吵的的头破血流,聪明人怎么做?#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孩子教育 #父母教育 #青春期叛逆 #李玫...
李玫瑾教授:青春期家庭教育到底多重要,不懂的父母孩子容易叛逆
李玫瑾告诫:若察觉孩子有这四种举动时,该揍就揍!长大很难改正
李玫瑾:当孩子出现这4种行为时一定要管,长大再改就难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