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觉醒涅槃落地实修顺宁老师分享系列7

(依据“2017-12-22-顺宁-活在当下”语音分享整理)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

今天是冬至,首先祝大家冬至快乐!我们这个课程,这一个月理论课应该会讲的很少,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很多很多的理论,所以我们这里最主要的是注重落地实修

当我们把这些练习的方法明白教给大家,这些方法的理论让大家简单地知道以后,大家就可以去落地实修了。所以我们这里不讲太多的理论,只带领大家落地实修。

今天,我就是想跟大家讲一下活在当下,就是如何的让这颗心,时时刻刻的在这个当下呈现出来,做我们真正的自己。

(一)痛苦之源

人之所以活在痛当中,很多都是没有活在当下,都是活在头脑里面,把过去和未来一直的串联起来,不停的在想着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没有跟过去和未来划清界限。

当我们想过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悔恨,我们就会自责;当我们想未来的时候,我们就会迷茫,我们永远没有活在当下这一刻。

如果我们每时每刻的都能够活在当下这一刻的话,那么每一刻当下,它都会成为清净无染的重生的一刻。经常地活在当下这一刻的话,我们以前的记忆都会消失,一去不返。那么内在的那种喜悦,内在的那种喜乐就会随之浮现,那就是神圣的一刻,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当下即永恒。

现在99%的人都是迷茫的,都是活在这个幻象世界里,被自己的观念所束缚着,迷失自己。很多人,都是活在过去和未来里面,想到过去的时候,就纠结、后悔、痛苦,想到未来的时候,就恐惧和迷茫,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活在当下这一刻。

(二)当下的重要性

为什么当下这一刻这么重要呢?

当下的这一刻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是聚焦的,我们的能量也是聚焦的。当下这一刻的时候,我们就是激光的那个光,它无所不能。

当我们不断的去活在自己的头脑里面,活在过去,活在未来,活在事务当中的时候,就把我们内在的这个光给分散了,就好像手电筒发出的光,它是没有力量的。

所以说当下这一刻,就是做我们真正的自己,直接呈现我们真正的自己。

说到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一举一动,每一个语言,或者是耳朵听到的,或者是吃东西,或者是嗅东西,这些都是我们内在的这个心在起作用。

如果在当下这一刻,我们没有觉察到这颗心在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活到了头脑里面,就真正的感受不到这颗心的存在。

(三)活在当下

【当下只是知道】

每一个当下,你都要知道自己。就好像你在弄一个木偶剧一样,你在牵引着木偶。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动作,一举手,手动一下,或者是脚动一下,各种各样的动作,你都要知道,指使着这个木偶的每一个动作。

当下我们要让我们内在的这颗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我们的情绪。当下我们自己开心了,我们要知道自己开心;我们紧张了,要知道自己紧张;我们恐惧了,我们要知道自己恐惧。

这些情绪在我们知道的情况下,让一切流经,不要死死的抓着这些情绪不放。当这些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着它去流经,当这些情绪过了的时候就过了,一切都不要停留,所以永远的跟着此刻当下的这个感觉。

当下,就是空空荡荡,心里什么都没有,就是看着,承载着这一切的流经,念头、情绪、事情、动作,觉知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一切都是流动的,一切都是动的,像流水一样的,让它去流经,不回头,只往低处流。然后这样子不断的让一切流经的时候,我们最终就流入大海了。

知道自己永远是那个内在的如如不动的那颗心。外面一切的表象,它都是流动的。让一切流经!

【习惯扪心自问-切换到响应模式】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朝向自己的内在,去感觉一下。比如说当下我想要做什么,当下我想要喝水,等一下我想要出去散步,当下我想吃什么,当下我想逛街……

永远是问自己内在的这颗心,而不是头脑去想的。头脑去想,我想要去干什么,我给自己设定什么计划,我今年、我今天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永远不是自己主动去想出来要做某件事情。永远是问当下我内在,我感觉,我想要做什么,所以这个就是一种响应模式,头脑不主动思考,是一种顺流,有事情就接事情。

比如说现在,我要去见客户,那你就去见客户。现在我想去喝杯咖啡,那么我就去咖啡馆喝杯咖啡。那么现在我想去吃饭,我感觉我想吃什么,我就去吃什么。所以永远都是这种响应模式。

有事的时候接事,没事的时候自己独处。独处的时候也很美好的,跟自己待在一起的时候,也很美好。看看书啊,然后自己跟自己去外面,去公园,独自的坐一下,看着风景,这样子跟自己的心呆在一起的时候,这样也是一种很美很美的状态。

所以说就是来什么接什么。经过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不断地顺流而下的时候,完全没有自己主动的想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内在就会不断地推动着你来做事,那么你的天赋才华,它就会自动的去显露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它就是一种顺流的模式,就好像你是溪流上的一个小船一样,这个船就被这个溪流顺载的,你不需要费任何的力,只需要在这个波涛上顺流而下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整个宇宙都在载着你前行,而不是一个人在前行。

我们不用去想过去,也不用想未来,也不用想去赚钱,也不用想去开悟,只管活在当下。不回忆过去,也不想未来。所有的念头流经,所有的情绪流经。

所有的事情放过去,赖过去。不管说你现在是处于负债,不管是你现在是处于家庭暴力,不管你现在是处于婚姻不美满的状况下,看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放过这些事情。

有情绪的时候让他去流经,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用内在的如如不动,看着这些一切的去流经,过去、未来两头斩。

那么现在,就只剩现在只剩此刻的当下,你只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存在着,你就是那个如如不动的虚空,看着这个万事万物在流动着。那么这样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你内在的力量必然升起来,你就是一种顺流的模式。

当下,心上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没有一丝的等待之心,也没有任何的用力之处,没有过去心和未来心,也没有等待的心,这是一个本然的状态。觉知着自己一切的言行和举止、念头、情绪。

【活在当下--无需一丝的费力】

当下这颗心没有任何力量,没有任何的费力,它没有一丝的用力。所以说,当下的心是空空荡荡,心是非常的放松,没有一点点概念,什么都没有。

所以有的活在当下,好像有一本书叫做《当下的力量》,这个当下是没有力量的,这个心没有一丝用力,没有一丝的牵挂在上面,就是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不够究竟的活在当下】

有的活在当下,它会把人带到情景里面。他是落在当下的这个情景的概念里面,去感受这个情景,跟这个情景去合一,其实它是跟这个当下的幻象的画面合一了,时间久了他找不到这个觉,他只能跟当下的这个画面情景合一,时间久了,他就会出现一些作品出来,但是他找不到这个觉和这个真相。

还有一些就是把大家带到那种高级感受里面,也都是带到那些概念里面去了,真正的没有找到这个空、这个无。

【禅宗的究竟的活在当下】

禅宗的这个当下,它是大脑没有任何的概念,大脑没有过去的记忆,也没有未来的计划,也没有当下的情景,此刻也不停留,所以这个就是当下。

所以就是达摩祖师说的“见而未见,听而未闻,嗅而未嗅”,黄檗禅师说的“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行走,未踏着一片土地。”

这个当下就是知道就好,就是这个“知”,不去到那个感受里面,就是浅浅的知道就好。不深入到那个情景里面,也不深入到那个感受里面。

所以大家这一点要非常的明白,非常的清楚。时间久了以后你才能从这个幻象世界里面脱离出来。

我们现在99%的人,都是活在这个幻相世界里面,觉得这个身体是自己的,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没有几个人是活在当下。当你活在当下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明显的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幻象,每一样人、事、物,都是那样的不真实。它就是一个幻象。

【活在当下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这个当下,它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当下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像这个练习当下的时候,我是练习走路练习的比较多,所以说也是经历过来的,刚开始也是去到跟万物连接的那种感受里面,但是走着走着就觉得不是这样子了,所以我们不要去到感受里面。

当你就是不断的就是看着自己的走路,心经里面不是讲到有一个观自在菩萨,观就是又见,就是又看见自己在走路,就是看着自己在走路。看着自己的脚,或者是你把意识集中到一个点,比如说你的手在甩,你就把意识集中到你这个胳膊上面,一个胳膊上面,不停的去看着,去知道自己的这个手在动,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是在一种“观”,在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你只是知道你的手在动着就够了。 所以说就是离开走路。

如果有念头的时候,让那个念头自然的起,自然的落。当你一发现自己有念头的时候,你不要去排斥它,不要去压抑它,当你越压抑它的时候,念头它就会越来越多,然后那个念头会更多的爆发出来。像那个石头压草一样,它是压不住的。所以说当你发现自己有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自然就停下来了,这个时候你的脑袋就是就一片空白。

这样子你再继续的去到动作里面。就是这样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拉回来,把自己的心拉回来。这样子就成为一个观察者,一个旁观者,去观察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起初练习建议】

这个走路,动作是比较大的,练习比较容易,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可以练习走路,或者是一些大的动作,来让自己去观察,去看着自己的这个动作,知道自己在走路。

很多的家人他跟我说,看书的时候就没办法带着一份觉去看书。那么没有关系,因为你刚开始练习这个觉,因为看书是比较细微的动作,你可以先从这些大的动作开始,练习久了以后,你看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也是处于这个觉察状态,一个觉的状态,一个观的状态。

【让心承载一切】

永远要知道,我们的心是载体,我们的心上承载着我们所有的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动作、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情绪。所以如果我们心上没有这些被载物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心本来就是空无,是无限,是如如不动,对不对?所以那个心,它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所以六祖慧能,也说这个心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不生不灭,能生万法。”六祖惠能大师当年也是这个“活在当下”用的特别特别的好,所以他提倡的就是一个动中禅。内在的如如不动,承载着外面的千变万化。你看他当年一个字都不认识对不对?他当年就是八个月每天的舂米,每天的砍柴,就是在观察着,知行合一,自己的心跟着这个动作,知道自己在做任何的事情。我们在这个做动作的时候,我们永远知道,这个心要跟上,这个心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就可以。

【合一即释放即放下】

还有一个我要说一下,就是当我们跟万事万物合一的时候,当我们跟所有人合一的时候,我们就释放了我们所有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还有我们的概念,还有我们的信念系统,还有我们的这个习气,回到自己的中心。

到了这里的时候,我们就会允许一切的发生,允许任何人如他所是,我们就会顺着一切人事物,自然而然的去流动。

所以说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时候,无我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就拥有全部。那么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在当下。

所以大家要明白,当下的概念有很多个。

当一个人能够放下自己这个身体,认为这个身体不是自己的时候,他就放下分别、执着和妄想,对所有人都会产生无条件的爱。知道自己真正是谁、知道自己就是全部、就是一个整体,所以就能圆融一切。当你的心量能包容整个宇宙的时候,那么这个也是当下。

【活在当下不是活在头脑里】

活在当下。很多人都活在头脑的层面,不停地想,不停地起念,不停的思维。比如说我们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们洗脸的时候,我们就会想着下一刻:我们会不会塞车,或者是想着上班的事情,吃饭的时候想着等一下要上班的事情,或者是等一下出去要有什么事情。永远是活在未来,没有活在当下这一刻。

所以永远都是活在未来,没有活在当下。他把自己的心永远是放在了别的地方,没有放在当下这一刻。所以他不知道,他把自己的心永远都放在了虚妄里面,永远没有把这个心放在自己这里,所以很多的精力呢,都消耗在那些无谓的虚妄、妄想里面了。所以这样子会整天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的。所以妄想是消耗人的精力最多的。

比如说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想着去等一下去KTV,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又想着孩子或者是老婆,再就是走路开车的时候,我们又想着别的事情。那么这样子,我们永远都没有活在我们自己这里,我们都是永远活在了别的场景和别人那里。

所以六祖慧能说这个活在当下呢,就是:穿衣吃饭,抱一守一。我们吃饭的时候呢,要在吃饭这里。要知道自己在吃饭,头脑和妄想呢,时刻的都要放下来。

【活在当下不是活在内容里】

还有就是我们在吃饭时,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吃的内容上,或者是工作时放在这个工作的内容上,或者说我们生气的时候,跟着这个生气走了,活在这个内容上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活在当下。吃饭的时候去感受到自己在吃,那个味道,吃什么,去到这些内容上,走路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走在这个内容上了。所以这些呢都是去到了内容上,这个也是不究竟的。

【真正的活在当下】

那么当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是在一个空的状态下,心里什么都没有,就是知道自己在吃,就是知道自己在走,就是知道自己在工作。就是知道,但是不深入,没有去到那个“受”上面,这个心永远都是空的。

这个心空的状态下,就是当下。

所以大家不用深入的去到当下的那些内容,深入当下的那些感受,那些都还是把我们就是带进这个幻相世界。所以心经里面佛说“无眼耳鼻舌声音,无色声香味触法。”

所以说我们要明白的知道这颗心,它就是一个空的状态,就是什么概念都没有,空空荡荡,就是一个知道的这个状态。那么我们的头脑,就是每一刻都在不停的动,从来没有活在当下过。所以一切的念,都是从这个空空荡荡的心生起来,最后又回到这个空空荡荡的心上来,所有的情绪也是,所以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颗不动的心。

当下的这颗心它是不动的,动的永远是心上的。载体是不动的,被载物是动的,所以我们要回到自己的本心上,站到自己的本位上,站到自己的载体上,看着被载物的生生灭灭,就是当下。

(四)如何活在当下

怎样做呢?就是看着自己在动,看着自己在寻找,看着自己在说话,看着自己的情绪,看着自己的念头,所以说让这些动的一切流过,那么这个本体,这个载体它永远是不动的,让载体承载着这些动,让一切流经。

活在当下,就是要做一个旁观者,一个观察者。就是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念头,当我们不断的观察的时候,我们就合一了,我们就离开了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

所以这个当下呢,它就是觉,当下它就是知,当下它就是我们的空性。

在这个空上面什么都没有,如果给它放上一个什么东西的话,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本来无一物,空空荡荡。

所以一旦这个“觉”这个“知”上有内容的话,就离开了当下的含义了,所以当下,是什么都没有,是空。

所以当下的这个空,我们内在的这个如如不动,它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个空,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但是这个空里面又含着万有。所以这就是空生万有。所以这个空没有其他任何的意义,就只是空。没有任何的概念。

【活在当下的境界】

那么如果我们练习久了的时候,我们带着内在的这个空,这个如如不动,去感受着当下任何的一些动的时候,那么这个空它就会自动扩散开来,这个觉就会自动地扩散开来,那么就会觉知一切。

如果能够真正的练习活在当下,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那么当下即空,空即一切,那么你就会感觉到,当下感觉,你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你,你就会跟万事万物合一了,亲爱的。

所以一定要多多的去练习!我们在这里所有的理论,都是让我们去明理,最主要的还是要大家多去练习。谁练谁知道,谁吃饭谁饱。所以说你练习的时候,这个感觉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这个是说不出来的。苹果什么味道,你自己吃才会知道。

我们要切入这个当下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明白这颗心,内在的这颗如如不动的心。心是一切,心就是空,心是载体。所有的概念都是从这个心上生起来的,所以都是心上的被载物。

所以说人们如果生活感到混乱了,都是因为不知道这颗心的存在了,随着幻象世界去走了,活的颠倒了。把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那些信念系统,或者是这个身体当成自己,把自己本来的面目,把这个心真正的忘掉了,把自己真正的忘掉了。所以说我们就活在了颠倒梦想中,也活在了无明当中。

所以现在我们要正过来,我们就是要明白,这颗心才是我们。这颗心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无边无际,这个如如不动的心,才是真正的我们,这个就是明理。

所以不识自心,修行无益。

(五)总结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如何地活在当下。

知道自己一切的动作,知道自己一切的念头,知道自己一切的情绪,知道一切自己的事情,都过,让一切流经。过去、未来两头斩。

所以说就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内在的如如不动,承载着外面的千变万化。

当我们内在的这个“觉”、这个“知”、这个“如如不动”时刻的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很快的切入空性,那么接着你的切入空性就是开悟。开悟以后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所以才叫悟后起修。

所以家人们,大家现在就可以多去练习这个活在当下。

一定要多练习!谁练谁知道,谁练谁切入这个境界。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祝大家节日快乐,感恩大家!


(如水顺流文字整理,其中大部分文字来源 Alex心自在链接: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3c8f346431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念头飘过来,情绪浮上来,觉知跟上来
不对抗、不固执,保持临在的愉悦
日常生活中简单究竟的操练法(中)
如何培养觉知力,觉知是通往开悟的第一道门,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困住我,什么就在消耗我
【天心】自我的原谅与真正的慈悲——第16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