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瓦当
  “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最前面的圆形瓦,位于筒瓦之前,主要用于疏导屋脊的流水,起着保护房顶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
  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烧制的粘土制成瓦,铺设在屋顶用于疏导雨水。随着瓦的大量使用,人们希望瓦不仅仅能保证疏导雨水的功用。置于屋檐最前端的圆形瓦最容易被看到,人们希望这部分的瓦同时有装饰性的图案,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因此,工匠们在这一块筒瓦之头上加上纹饰或者文字,形成了独特的瓦当艺术
  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大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各个诸侯国所用瓦当多各具特色。当时的瓦当,从形状上分有半圆型,大半圆形和圆形三类;从装饰题材上分有树纹、葵纹、叶纹、云纹、动物纹、水涡纹等等。战国后期,位于中国西部的秦国日渐强大,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统一了中国。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战国时代的秦国,主要盛行以动物图案作为纹饰的圆形瓦当,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动物纹饰的圆形瓦当也成为秦代瓦当的主流。统一后,秦始皇迁数十万其他诸侯国的贵族、富豪和工匠至秦国的首都咸阳,因此秦代瓦当也充分吸收了其他诸侯国瓦当的纹饰和特征。秦代的瓦当结构工整对称,富于装饰性,图案明快写实,简洁大方。秦代是中国瓦当艺术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秦帝国只维持了两任皇帝。在秦末战争的废墟上,辉煌的汉帝国(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建立了。汉帝国富庶强盛,首都长安更是数十万人口的大城。随着经济的繁荣,汉代的建筑也更加精雕细琢,瓦当艺术在汉代达到了其第二个高峰。汉代瓦当的纹饰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动物纹、植物纹、云纹等等,新出现了装饰有文字的瓦当,并成为当时的主流。这些文字瓦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内容多为一些祈福的吉祥话语,成为瓦当艺术中独具魅力的一个品种。在动物纹饰方面,与秦图像瓦当写实的风格不同,汉代瓦当取材于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再经过高度艺术夸张,创作出了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四神兽瓦当。
  之后的六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中国再次陷于战乱。晋室南迁,定都于建康(今天的南京城)。而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因为战乱的关系,转移到中国的江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瓦当的发展变化,正是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早期的六朝瓦当以云纹瓦当为主,这延续了汉朝末年的瓦当纹饰风格。应该是随着帝胄贵族一起迁徙的北方工匠所带来的。之后,具有南方本地特色的人面纹和兽面纹瓦当逐渐取代了来自北方的云纹瓦当。其中的人面纹饰独具一格,或为笑意盈盈的美女,或为英武雄壮的士兵。表情生动,栩栩如生,是六朝瓦当中的精品。到了六朝后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代表吉祥如意的莲花纹饰成为当时流行的纹饰,并影响了中国的北部乃至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此后更盛行数百年之久,成为中国瓦当纹饰的主流,而曾经在汉代大行其道的文字瓦当则基本绝迹。
  瓦当原来只是建筑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部件。但历代的工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绘画、浮雕、书法等艺术加诸于上,创作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纹饰,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南宋词人辛弃疾写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王朝兴废、世事变迁,历史上的英雄名将,无处寻觅;名城大邑,化为废墟。所幸我们还可以在博物馆的收藏里,通过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瓦当,寻找那些历史的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瓦当壶吗?
【馆藏珍品】之【微识堂】——云纹箭镞瓦当
瓦当欣赏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瓦 饕餮纹半瓦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附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