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风采】吕亚荣老师专访
  专访这天,吕老师是以“未见其人,先闻其爽朗的笑声”的方式出现的。与她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我感受到了她骨子里的正能量。
育人,太阳的温度
  打开农发的网站,便可以看到吕老师荣获教学标兵称号的新闻。这个曾在开设的专业背景繁复,众口难调的公选课程都收获评价百分的老师,究竟是有怎样的魔力?

  我好奇,若是自己,她会怎样形容自己的教学?

  “无论什么时候,上课永远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她坚定地说着:“而且,课堂教学质量一定要保证。”

  提到教学风格,她总结了十二字:“简单理解,快乐轻松,学以致用”。她笑言:“我希望课堂是轻松的,帮大家简单理解专业理论,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增强咱们同学对农村问题的认识。”老师又说:“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我对待作业是很认真的。有时候一份好几十页的作业,都是每一份去看,给评语,然后返还给同学。有时候虽不精确到每个字都改,但是精确到每个问题,我都会仔细去弄清楚,时间允许,还会和同学一个个深聊。”

  “育人不只是局限于课堂,课后的科研也是帮助同学们学习的重要方式。”提到带队学校的“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小组、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创项目等,她显得非常开心,“透过这种科研训练项目,我可以引导着同学去实践课堂所学的理论,培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随着这样一个个解决小问题的经验积累,以后同学们才能解决大问题。”

  同时,她还给出了自己关于科研的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农村看看,去企业社区看看,了解什么是社会;写写申请书,培养组织语言的能力;逐步积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一的同学们也不要着急,看着人家都在做,怎么办呢,老想着科研分数加不满。要知道,做科研的路径有很多,学院,学校,社会组织等等都有相关的支持。现在多读点书、阅读政策文件,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多组团队,学会和不同的人交流合作;不需要选择太多题目,想清楚一两个感兴趣的就行了。”

  她就是这样,从和学生的交往里拾掇细碎的幸福:“咱们学院本科生很宝贵的,今年还没给抽着新生,我从不挑学生,一直以来,第一个联系我说‘老师,我是谁谁谁,您当我导师好不好?’行,就是你了!”她俏皮的说着,确实,她流露的是对待学生的随和亲近,真诚包容。“咱们学院不是有个农情午间时光嘛,经常有同学来找我聊天吃饭,同学们喜欢你,愿意找你,真的蛮开心的。”她坦言:“真的只有教师这个职业,可以享受影响人,被人记住‘这是我们吕老师’的价值,可以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
这就是吕老师,总是乐呵呵走在学生之中,散发着太阳的温度。

求知,风样的女人
  都说一个人的教学风格离不开求学时代的影响,吕老师便是这样。

  1994年,她从山东农大奔赴人大攻读农经硕士,毕业两年之后,成为了农经在职博士。留校任教的十余年间,一度飞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牛津大学访学。这个风一样的女人,永远在大步向前走,向外拓,停不下脚步。

  停不住——白岩松曾说,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会那么幸福。当坐在我们对面的吕老师谈到她毕业季的“传奇”经历的时候,我有几分懂得。赶巧1994年大学毕业的她见证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无奈大四的一年,开始知识翻盘之大举:将三年输入的计划经济知识与重新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结合。彼时,她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告别分配,自主择业的青年,这从中何去何从的迷茫,大抵只有那特殊的90代大学生能懂得。

  一桩桩一件件的经历,表现的都是好好拼,不止步。

  放不下——回望人大攻读硕博的那些岁月,她感慨颇多。提到前不久辞世的博士生导师周诚老先生,我感受到她对恩师的感激与不舍。

  “我真的特别感谢老先生……”她如是说。


  “老先生给讲农业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的时候,怎么也是快七十的人了吧,没见着坐着上过课。那一板一眼板书的劲儿,那对专业理论要求的执拗,真是让我震撼。”她上课第一位、学生第一位的苗子大抵滋生在那时。


  她讲述着那四百字小论文作业,老先生给他的撼动,不忍放过一个细节:“收到作业回复的时候,都傻眼啦!我的论文,他给改了一个标点符号!”吕老师咯咯地笑了,好似重回那一天。“老先生对待学生作业咬文嚼字到一个标点一个错字一个病句的态度!我就觉着我要像老先生一样——一如细致认真。”

  我以为,一瞬成了永恒。她认真工作的态度从老一辈那儿传承而来,成了习惯。

  忘不了——谈到工作后访学,第一次走进多伦多大图书馆的场景,她突然睁大了双眼,难掩当初的震撼:“当时就觉着自己的知识还太单薄。”

  “你们知道那儿一次可以借多少本儿书?” 她用着小孩儿炫耀自己发现零食一般的口吻提问。
“50?”我应和着大胆地猜想去。

  “太少了!一次一个人可以借100本!”她近乎尖叫,“当时我就傻眼了,五万师生的学校,可以接受这样的借阅量,撇去电子资料等等,它该有多么大的储备。我就拼命的看呐!就是那段时间,我的眼镜度数还上升了200呢,真是全给看书弄的!”

  多伦多大学于她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她对学术的追求迸发。

生活,月光的倾泻
  “白天献给工作,不会把很多工作带去家里。”靠着高效工作,和有条不紊的提前安排,明确目标,她如愿将工作和生活分离开。她自嘲不是工作狂人,把生活看得很重,“我很享受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觉着回去之后,做做饭,打扫卫生,看看书,辅导小孩儿就挺好的。我特别喜欢包饺子,包馄饨,酱牛肉,我北方人本来就熟悉这东西,也不难,我爱人和小孩儿也爱吃。”她幸福地说着“每年的家庭旅行不可少。”
“而周末就要献给自己了,做做SPA,给自己放松一下。”她有些羞涩,“女人嘛,要对自己好一点。我希望做个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有魅力的女人。”

  她喜欢看书,为了培养和儿子的共同语言,《哈利波特》也得翻翻,而对待专业的书籍,更是执着,“有些经典之作是百看不厌,翻来覆去,从中得到新的思想。”她推荐我们低年级同学阅读《公共治理之道》、《集体行动的逻辑》、《经济学是什么》一类没有模型、依靠案例分析、归纳分析进行的文字描述性的经济学书籍,培养学习兴趣,辅以文献深入挖掘。

  她是个足够智慧的女人。浮躁的世界,匆匆的节奏在她身上会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生活如月光倾泻般柔和,令人享受。
吕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可爱而又勤奋的老师,她为农发的学子们付出了她的汗水,让我们向她致敬!
飒小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堆废话
孙福生老师为中医界泰斗吕炳奎老先生调理
教学记——聊语文
170那些年,被我“忽悠”的小孩儿
【那人那事】孙女儿跟我“逗焖子”/王绍和
魔咒:每周休三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