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疤痕灸疗法

    疤痕灸的由来

     “灸”的字义分为久和火,古代中医应用疤痕灸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用艾绒做成米粒大小的锭上尖下圆,直接在皮肤上烧,快烧没时熄灭,为一炷,反复灸多炷,病痛全无。有“灸疮若发,去病似把抓”之说。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 一般人对灸疮化脓有恐惧心理,认为是感染怕变生他症。岂不知这正是灸疗的最神奇之处。《小品方》上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针灸资生经》说:“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太平圣惠方》上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

    由于疤痕灸会产生灸疮,影响工作和生活,疤痕灸在现代已经不经常使用了。现代多用温和灸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对调理现代人出现的亚健康症状很有帮助。

    如果出现灸疮也不用过于惊慌,灸疮是无菌环境一般不会造成感染。小水泡可涂抹烫伤膏会自然吸收,大点的泡用无菌注册器挑破抽干液体再涂抹烫伤膏即可。

    艾疤痕灸的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 因灸治时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首先要选取平正而舒适的体位.

    2.) 固定体位后,再正确点穴,可用圆棒蘸龙胆紫或墨笔在穴位上做好标记.

    3.) 按要求备置艾炷,艾绒中可加芳香性药物,如丁香,肉桂等药的粉末,以利于热力的渗透.安放艾炷前先在穴位上涂些大蒜液或凡士林,可增加对皮肤的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安置好艾炷后,即用线香点燃.当艾柱烧近皮肤,病人感到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痛感.

    4.) 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法续灸,一般可灸7~9.

    5. )灸完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贴1.

    6.) 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痕灸疗法 【概述】

     疤痕灸疗法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疤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在《针灸资生经》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说明古代灸法,就要求达到化脓,即所谓灸疮,而且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取得疗效的养分。疤痕灸疗法借灸火的热力、药物的作用以及灸疮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调作用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疗效肯定,不仅能治病,亦可防病,故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操作方法】

     因灸治时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首先要选取平正而舒适的体位。固定体位后,再正确点穴,可用圆棒蘸龙胆紫或墨笔在穴位上做好标记。按要求备置艾炷,艾绒中可加芳香性药物,如丁香、肉桂等药的粉末,以利于热力的渗透。安放艾炷前先在穴位上涂些大蒜液或凡士林,可增加对皮肤的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安置好艾炷后,即用线香点燃。当艾炷烧近皮肤,病人感到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痛感。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灸完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贴1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禁忌症】

     1.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用疤痕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本疗法。

     3.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12页

     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防止并发其他炎症。

     【按语】

     本疗法疗效确定,对某些疾病能起到其他疗法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本疗法操作要求较多,灸后会给人留下疤痕,因此,临床上应谨慎使用。并注意灸后所引起的伤口感染。

    灸法种类和应用

    2009-12-10 来源:中医药网

    灸法大体上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药物发泡法)等几类。其中,以艾炷灸最为常用,是灸法的主体部分。使用艾炷时,以艾炷置于皮肤穴位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亦称明灸。古代所称灸法,一般多指直接灸。不直接在皮肤上施灸,而将艾炷置于姜片、蒜片、食盐或药饼等上燃烧的称为间接灸,亦称间隔灸。灸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艾炷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 (包括附子灸、豆豉灸、胡椒灸、黄蜡灸、硫磺 灸、黄土灸等)

     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雷火针。

     温针灸

     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药物灸(药物发泡法)——用毛茛、斑蝥、白芥子、蒜泥、旱莲草等敷贴。

     灯火灸

    一、艾炷灸

     可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灸治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大小。目前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灸法,将艾炷做成不同的大小。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

     ()直接灸法: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

     1.化脓灸

     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称为化脓灸。

     【操作方法】首先要选择好体位和穴位,安放艾炷,用线香点燃艾炷。灸完一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部位。

     再依前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灸满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膏药,每天换贴一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临床应用】本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适应于体质虚弱、发育障碍、慢性肠道疾病、哮喘等。

     【注意事项】 (1)体位要平正舒适,因为体位对取穴有直接关系,且灸治要安放艾炷,治疗时间长,体位不正则难以坚持,也不便于灸治。(2)灸前可在穴位上涂些大蒜液或凡士林,可增加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3)医生不要离开病人,随时换壮,以免烧伤或引起火灾。烧近皮肤时病人感到灼痛,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痛感。(4)在化脓时,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为白色,若感染细菌而化脓,脓色多呈黄绿色。

     2.非化脓灸

     在使用灸法时,以达到温烫为主,不造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

     【操作方法】用小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火后,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3,7壮。以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虚寒症状。常用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证。

     【注意事项】同化脓灸的(1)(2)(3)点。

     ()间接灸法:问接灸根据其艾炷与皮肤之间的衬隔物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1.隔姜灸

     在穴位上放一片生姜,再放上艾炷点灸。

     【操作方法】切取厚2分许(0.66厘米)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如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或棉花,继续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临床应用】适应于虚寒证,常用于腹痛、泄泻、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等。

     【注意事项】姜片不宜过厚,厚则有碍热力透入皮肤,难以取效。

     2.隔蒜灸

     即艾炷和皮肤之间隔一蒜片的灸法

2/12页

     【操作方法】用独头大蒜切成1分许(O.33厘米)厚的薄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再灸,每穴一次须灸6,7壮。

     【临床应用】具有软坚散结、祛腐生肌作用,适用于瘰疠、痈疽肿毒、肺痨、腹中积块等疾患。

     【注意事项】(1)蒜片不宜过厚,厚则热力难以透入皮肤。(2)大蒜液对皮肤刺激性大,灸后容易起泡,要防止感染。

     3.隔盐灸

     将艾炷放在盐上施灸的方法。多用于脐部。

     【操作方法】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

     【临床应用】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适应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

     【注意事项】在艾炷和盐之间要隔一姜片。假如不用姜片,将艾炷直接放在食盐上灸,则食盐接触容易爆起,以致烫伤。

     4.附子灸

     以附子片作间隔,或用附子药饼作间隔施灸。

     【操作方法】把附子切片,用针穿孔,或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调和作饼,约2,3(0.660.99厘米)厚,上置艾炷灸之。

     【临床应用】因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火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病症。如外科中的疮毒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在患处取适当部位施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也可用附子与其他一些温热芳香药物制成药饼作间隔灸。

     【注意事项】灸时在药饼下需衬垫纱布,以免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使用。

     5.胡椒灸

     以胡椒饼作间隔施灸。

     【操作方法】将白胡椒研末,调面粉做饼,约1(O.33厘米)厚,中央按成凹陷,内置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再上置艾炷灸之。

     【临床应用】多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局部麻木不仁等病。

     【注意事项】同上。

     6.黄土灸

     以黄土做饼,隔艾炷灸之。

     【操作方法】以净土和水为泥,捻作饼状,厚2(0.66厘米)、宽1分半(0.495厘米),贴疮上,以大艾炷置于饼上灸之。

     【临床应用】适应于背部疔疽外证初起,局限性湿疹等证。

     【注意事项】泥饼不宜过厚。灸一炷换一个饼,连续使用则饼干灼热,容易发生烫伤。

     7.黄蜡灸

     隔蜡施灸。

     【操作方法】先以湿面粉沿着施灸部位周围围成一圈,高寸许,圈内铺蜡屑3,4(0.99,1.32厘米)厚,随后以铜杓盛炭火在蜡上烘烤,使受热熔化。蜡凉凝结后,再添蜡屑烘灸,以添到周围满为度。灸完喷冷水少许于蜡上,候冷起蜡。

     【临床应用】适应于痈疽、疔疮、关节酸痛等证。

     【注意事项】需在面圈外围布数层,以防炭火撒脱,发生烫伤。

     二、艾条灸

     1.温和灸

     用艾条灸治时,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的一种灸法。

     【操作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0.5,1.0寸进行重灸(24,1)。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

    24,1 艾条温和灸

     【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虚寒病证,如慢性腹泻、胃脘痛、腰痛、阳痿等病证。

     【注意事项】

3/12页

    灸法

    在針灸學的領域中,以灸療法的方式最為多樣。灸的起源很早,在內經之前已有灸的存在,如,

    1、孟子離婁篇,『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

    2、靈樞官針篇,『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而內經【異法方宜論】中,明確指出了灸法的來源是來自北方。根據後人推斷,灸法起源的時間應在針術之前,發明取火之後。經過先人一代傳一代,由經驗中創制出豐富的施灸方法,也發現形形色色的施灸材料。灸法種類儘管繁多,但仍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艾灸法,一為非艾灸法。現在臨床上,則以艾灸法為主。

    灸法的定義

    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透入肌膚,通過經絡的作用,以溫通氣血,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艾之性能

    一、艾葉,又名冰台,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乾燥葉。其性能為,

    1、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治百病。(梁,陶弘景【名醫別錄】)

    2、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清,吳儀洛【本草從新】)

    二、艾絨品質鑑別法

    艾絨越陳越佳。艾葉中含有揮發油,其新製艾絨,所含揮發油較多,灸時火力過強,病者灼痛感較大,而陳者,油質揮發迨盡,質更柔軟,灸之火力柔和,痛苦較少。經驗中以新艾灸氣喘病患,常易使病人聞其氣味而氣喘突然發作,而陳艾較無此弊端。茲將艾絨品質優劣之鑑別,列表如下,

4/12页

    

    青黃者為上 黑褐者為下

    陳艾為上 新艾為下

    細如棉絨者佳 纖維不清者劣

    質純淨者佳 有雜質者劣

    柔軟者佳 粗硬者劣

    乾燥者上,易燃而中途不熄者為上 潮濕者為次,灸時易熄者為次 三、艾絨保藏法

    艾絨以陳者為上,故需經久保藏。因其性質易於吸收空中溼氣,故保藏不善,每易霉爛蟲蛀,而影響燃燒,灸時中途熄滅,增加病者痛苦。故平時宜將艾絨置於乾燥箱內,密加封蓋,遇有風和日麗天氣,應取出曝曬二三時,日常使用者,則取出一部分,放置玻璃瓶中,仍加密蓋,以防潮濕,或少加硫磺末,既防生蟲,又可增加灸時功效。

    艾灸之效用

    臨床上,對於虛寒和陽氣衰弱的病症,單純施用針法,效果就不及灸治顯著。【靈樞】,「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就是此意。因此,灸法的適應範圍一般以陰症及慢性久病為主,也用於一些急性陽氣虛脫的病症。

    1.溫經散寒,藉灸之火力,深透肌膚,溫經行氣,加以艾的生溫熟熱、通諸經、逐寒濕三特點,

    兩者相合,更加強其溫經散寒的作用。

    2.扶陽固脫,臨床上,往往以艾灸來溫補虛脫之陽氣。

    3.通運氣血,艾灸可行氣活血,用於氣虛下陷如脫肛,久泄,可灸督脈百會以升提陽氣。中氣不

    足之胸悶,可灸五柱穴(巨闕、中脘、下脘、左右梁門),以補中益陽。 4.防病保健,常灸足三里、關元、氣海、命門,可增強抵抗力。易患感冒者,可常灸大椎、身柱、

    五柱穴預防之。

5/1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金山丨艾灸疗法祛病魔,白领丽人绽开颜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
教两灸法 让你永不老
壮医艾灸疗法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僧务杂术(二)
施延庆化脓灸法的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