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拿到孩子患上抑郁症的诊断书时,许多家长如同遭遇晴天霹雳,感觉天都塌了,仿佛孩子这辈子都完了。可事实并非如此,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的绝症,通过正确的方式调理,孩子完全可以重获新生,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希望。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中医看来,抑郁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症状:“郁、疲、悲、僵”
1.郁: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整天闷闷不乐,仿佛心中有一团解不开的结。
2.疲:身体上会感到极度的疲倦,即使没有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也会觉得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3.悲:情绪上会变得非常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非常悲伤,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流泪。
4.僵:思维变得迟钝,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症状虽然让人感到困扰,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通过“调、疏、养、通”这四招来调理抑郁症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调理气机: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和“血”的滋养。
抑郁症的一个关键病机就是“气机失调”——身体里那股无形的能量运行紊乱、停滞了。就像城市交通大堵塞,一切都会陷入瘫痪。孩子表现出的胸闷、爱叹气、吃不下饭、浑身不自在,往往就是气机不畅的信号。调理的核心,就是让这停滞的“气”重新有序流动起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疏肝解郁:
中医讲“肝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气机和情志。长期的压力、委屈、愤怒憋在心里,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这就像把情绪死死拧成了一个结,越拧越紧,人就变得易怒、烦躁、或过度压抑、钻牛角尖。
三、养心安神:
心,在中医里是“君主之官”,藏神,主宰我们的精神和思维活动。抑郁症带来的持续消耗、焦虑不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往往反映了“心神失养”——心里的那盏灯,油快耗尽了,光变得微弱摇曳。养心,就是为这盏灯添油续芯,让心神安定下来,有力量去应对外界。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通调三焦:
抑郁症久了,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容易在“三焦”这个通道里形成“淤堵”,表现为身体沉重、浮肿、代谢变慢、二便不爽等。通调三焦,就是疏通这些淤塞的沟渠,让能量和水液重新畅流无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