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到处都是律师在拍短视频、搞直播连线,要么是“离婚时这样取证稳赢”,要么是“欠钱不还3步让他坐牢”,内卷到恨不得把《民法典》拆成1000集连续剧。
但不拍短视频,流量照样主动上门。我帮深圳一个专注经济纠纷的律师团队做过测试,不靠短视频、不搞直播,照样每月稳定获客20+精准咨询,成交转化率比短视频来的客户高3倍。
核心就一句话:让客户在找律师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你,而不是等算法施舍流量。
去年有个做股权纠纷的律师找我诉苦,说团队拍了三个月短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一条才5000,评论区全是“律师说得对”这种无效互动,真正委托的客户一个都没有。
我让他立刻停更,带他做了两件事:第一,把“深圳股权纠纷律师”这个关键词做到搜索首页;第二,在知乎、法律论坛批量铺专业问答。
具体操作很简单,先花一周时间把官网文章重写,把所有“本所律师经验丰富”这种自嗨文案,全部改成“股东被踢出局如何拿到赔偿?”“公司章程暗藏哪些坑?”这种客户真会搜索的问题,页面内容不用多,但每个问题底下必须带3个以上真实胜诉案例(关键信息打码)。
接着在知乎找“合伙人翻脸怎么办”这类高关注问题,用律师账号写回答,开头别打广告,先甩个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截图,中间穿插“我们去年处理过类似案件”的细节,最后留个“钩子可私信”。
这套组合拳打下去,三个月后老张70%的客户都来自搜索渠道,有个东莞老板甚至直接带着公司章程上门,说是在百度搜“股东退出机制”看了他写的分析,觉得比短视频里那些律师靠谱。
我让律所把每个咨询过的客户都分类建档,特别是没签委托的那批人,每周就自动给他们发一封《XX类纠纷最新判例汇总》的邮件。
后来有个去年咨询过公司控制权案件的老客户,突然介绍了个标的额800万的案子过来,就因为那封邮件里刚好有他朋友遇到的同类问题。
搜索来的客户需求极其精准,刷短视频的人可能只是随便看看,但会搜'深圳劳动仲裁律师'的人,八成是真的遇到了裁员纠纷;在提问'合伙协议怎么签才安全'的创业者,大概率下周就要注册公司。
这种带着明确痛点的客户,只要你的内容能解决他的具体问题,转化就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