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古文全译文系列 | 《为学》:态度比天赋更重要

为学

彭端淑[清]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⑴之⑵,则⑶难者⑷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⑸为学⑹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注释】

⑴为:做。

⑵之:代词,它,指天下事。

⑶则:就,那么。

⑷者:…的事情,…的人。 

⑸之:结构助词,不译。

⑹为学:做学问。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吾资⑴之昏,不逮⑵人也,吾材之庸⑶,不逮人也;旦旦⑷而学之⑸,久而不怠⑹焉,迄⑺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⑻,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⑼,卒⑽于鲁⑾也传之。然则⑿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⒀哉?

【注释】

⑴资:天资。

⑵逮:及。

⑶庸:平庸。

⑷旦旦:天天。

⑸之:它,指代学问。

⑹怠:懈怠。

⑺迄:到。

⑻敏:思想敏锐。

⑼道:学说。

⑽卒:最终。

鲁:愚钝,驽钝,迟缓,这里指孔子的学生曾参,因为孔子说:“参也鲁。”

⑿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⒀常:恒久,长久不变。

【译文】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他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他人;(我)每天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慧,超过他人;我才能敏锐,超过他人,(如果)放弃不利用,它们和愚笨、平庸没有什么差别。孔子的学说,最终是靠愚钝(的曾参)传下来。如此看来,愚笨、平庸还是聪慧、敏锐,对人的作用,难道一直不变的吗?


蜀之鄙⑴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⑵于⑶富者曰:“吾欲之⑷南海,何如⑸?”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⑺足⑻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⑼,犹⑽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⑾,贫者自⑿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⒀。

【注释】

⑴鄙(bǐ):边远的地方。

⑵语(yù):告诉,对…说。

⑶于:对。

⑷之:到…去,往,到。

⑸何如:如何,怎样,怎么样?  

⑹恃:凭借,倚仗。

⑺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⑻足:足够。

⑼下:顺流而下。

⑽犹:尚且。

⑾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到了。明,第二。

⑿自:从。

⒀惭色:惭愧的神色。

【译文】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水瓶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买船顺流而下(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西蜀之去⑴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⑶。人之立志,顾⑵不如蜀鄙之僧哉⑷?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⑸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释】

⑴去:距离。

⑵顾:难道。

⑶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⑷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⑸败:毁了。

【译文】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慧与敏锐,可以凭借但也不可以凭借;自己凭借着聪慧与敏锐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毁前程的人。愚笨和平庸,可能被限制又不可能被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和平庸所限制,而努力学习不厌倦的,是自强自立的人。


参考资料:

古诗词网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学
《为学》
《为学一首示子侄》及译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 清 彭端淑
蜀鄙二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