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没有一个人,让你觉得谁都可爱,且世事皆可原谅
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看「好好虚度时光」就够了!▲

茶人伍宝,就是这样的人
听琴,点茶,插花,挂画
不贪高,不骛远,不妄言

△ 茶人伍宝。


“浅山茶物”是伍宝开在成都的茶舍。“浅山”者,敬畏人间山河的高深莫测。

茶舍开在成都闹市区,并不避讳喧闹繁华,相反以包容的姿态在一片人间烟火中,执起清净明亮之灯。


门口一颗无花果树,大门一副对联“且就春雨煮新意,笑看归人似故人。”对联的红纸在风雨中褪色淡去,却愈见干净雅致,与一份清气真诚。

万物都在静候时光的雕琢,伍宝与茶相依在此,静候有缘人一期一会。


伍宝与茶结缘是在2004年,那时她为马来西亚的茶商写专栏文章,需要查阅大量关于茶的资料典籍,被中国茶文化里面的博大意蕴打动。
 
2005年时,她感到光是通过书籍资料研究茶,没有直观的感受,总有隔靴搔痒之嫌,于是她决定到云南的茶山里看看。
 
在云南,她遇到了她的茶道老师。老一辈茶人讲究茶本主义,写茶如果光写文化,不去看茶树怎么生长,怎么炒茶,怎么制茶,就好比树下无泥,看似有形,其实却难得精髓。
 
伍宝说,喝茶也一样,如果只喝文化,只喝姿态,不去感受茶的苦涩,甘甜,那么你在喝茶的当下,便已失去了手中这杯茶。


2005年至今,伍宝走了二十多座茶山,最爱探寻野生古树茶。
 
要长到300年以上树龄,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数量稀少,仅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茶落。

在这些茶区,女人走茶山本不多见,通常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走在山里遇到其他走茶山的人,都报以一副毫不掩饰的惊讶表情。


伍宝眉清目秀,常着布鞋与汉服,一副轻飘飘的柔弱样。采茶这事,听起来雅致闲适,其实毫无浪漫可言,那些茶树自顾自长在深山里,长在悬崖边,人需要攀爬,一步步走过,经历身体的百般劳累才可到达。


伍宝乐在其中,走茶山,采茶,收茶,十几年不厌倦。路上遇风雨,便以风雨为乐,天空放晴,便披着阳光行路。多年在茶事中修行,心内早已不随行路风雨泛起波澜。 
 
每遇见古茶树,如遇智者一般,“当你站在有几百年生命的茶树面前,你无法不去敬畏它。它经历了几百年风雨,在它面前静心凝神,似乎心中的一切都能被茶树感知。”


同样是生长了几百年的野生茶树,树的际遇各有不同。运气好的,长在优渥的环境里,吸收更多阳光雨露,或有幽兰香樟作伴,躯干结实粗壮,常能至十多米高,可谓之茶树中的幸运者。
 
而有的茶树,长在乱石堆中,悬崖之上,沟壑之间,几百年时间都得迎着风雨生长,同样是古树茶,树高却不过一两米,身躯也难见茁壮之势。
 
但就算是这样的茶树,仍然不可轻视,因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能生存数百年,可见内在蕴含的坚韧能量。而两者茶味各有千秋,喜好因人而异。


每次遇见生长于贫瘠之境的古茶树,伍宝都感动万分,《红楼梦》里写“天地间正邪二气互搏,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若生在富贵公候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在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是生于薄祚寒门,亦必为奇优名倡,一样不是俗物。”
 
生命复杂,难言生而平等,可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伟大的,茶树如此,人生亦然。生命本身的况味也难分高下,喜怒哀乐各种滋味,又有哪种境遇的人生是可以避而不尝的。


伍宝的浅山茶舍,每双周会定期举行离言集,“离言”,意为不妄言。

离言集都在晚上举行,一个小时里,只执一盏灯,由伍宝行茶,共行两款,并不事先告知茶客茶的来源及品种,茶客与伍宝皆不可语,只专注于茶和内心。

△ 离言集上用到的浅山茶笺。

在禁语的环境,行茶者伍宝,往往能观人于微。
 
陌生人坐到一起,不能说话,只能靠眼神交流。平时飞驰而过的一个小时,此时会感觉甚为漫长,所谓“心闲岁月长”。

大家的眼神与身体语言,从紧张,尴尬,到放松,通过茶感受自己的心,直至忘我,沉思的境界。


伍宝的先生是古琴演奏家,离言集时,他会在另一个房间以古琴传音,若有若无,茶味与琴音相和,置身其中,即使刚刚离喧嚣而来的人,也能对古人所悟的“静极生慧”有所体悟。
 
曾经有人在伍宝的茶会中喝得落泪,她说,“那一刻莫名相信这世间存在'物'的救赎,坐下来,想要真心诚意地与自己和解,觉得谁都可爱,世事皆可原谅”

△ 给每一款茶一首打油诗。

△ 所有包装都自己手写。

△ '做《离言集》的初衷,与支起浅山这个小店的初心一样,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爱上茶。不是茶文化、茶道理、茶空间、茶大师,而是真正的爱茶本身。爱它的苦与涩,甘与甜,遗憾与惊艳,转化与消逝。'

伍宝在自己茶舍之中,待人予茶,侍物修心。以前,她困惑过究竟怎样才是在与茶沟通,与茶对话。是跟茶说话?还是进入一个空间与茶面对面,感受不语?
 
后来她悟到,与茶对话更多是一种敬畏心,敬畏心不是把它放到多高的地方去看待它,而是你有多珍惜它。

△ 泡到最后的茶底,跟新摘的叶子一样完整。

小小一片茶叶,凝聚了几百年的能量,它也曾身处宇宙之中,如山川湖海,皓月星空般包容,此刻它曾经历的一切,都化为你手中的一盏茶汤,思及此,又如何能不生起珍惜敬畏之心。人对万物的慈悲,无不起于对微小的敬畏。
 
伍宝自己也教授茶道,她会花很多心思去讲古人怎样对待茶。


“中国古时的文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极致的尊重。这种尊重是他在有条件去享受的时候,就极致地感受周遭的一切,让自己的生命能量尽可能与万物连结。琴棋书画诗酒茶,无一不是将自己的生命智慧与自然美感结合。
 
而一旦失去,便坦荡失去。因为万物皆为我所用,但皆非我所有。拥有时,已足够珍惜。像苏东坡,人生三起三落,最后被贬到无处可贬的境地,可你看他那时的诗文,仍有坦然之气。”


明室可养鱼,可种花,可读诗书,喝茶弹琴,陋室亦可;阳光照得进辉煌的高楼广厦,也能照进茅草小屋,笑看人生事,不作悲悯人。

以欢喜平静享乐之心,来对待自己的生命,才算是对自己真正的尊重。


在与茶相伴的岁月中,作为行茶者,也让伍宝无限接近茶之道。

行茶之人,在心中存了正当的道心,便能慢慢去接近茶的真相。养傲骨心,存敬畏之意,行谦和之事。人万不可妄,以谦逊之心,才能得到正解。

△ 茶席能简则简,茶器适用就好。

她与先生两人,居于闹市之中,仍保持一颗清净明亮之心。一年前家中添一小娃,先生习古琴,她行茶,两人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可爱。


有人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是出世的高人。伍宝笑,什么是出世,什么是入世。出世是指居一隐逸的地点,还是指隐逸的心呢,还是跳脱出世俗的牵绊和规则?

其实所谓的出世与入世不过一个形式标签,更重要的还是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


伍宝说,“每个人都有其存在于天地之间自我修行的法门,有人是写字,有人是插花,有人可能只是扫地。

我们每天从清晰陈列,到挂画习茶,无一不在修行之中。在平常事物中保持中正平和之心,从容谦和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是坚持一生的修行之心。”

△  自己做的小茶球。

不需要去隐蔽的地方,也不需要刻意避世,你是什么样的,就活成什么样,寂静有寂静的欢喜,洒脱有洒脱的肆意。

你一直活得干净活得是自己,
那么人间烟火之处,
便是方外之地。

- 浅山茶物 -
成都,东城拐下街(近东较场街8号)。

本期作者:云晓。「简单自在,喜欢厨房和田野,对于生活只付欢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树风土民谚
五月将尽,诚觉世事难以原谅
诗歌:世事皆可原谅
普洱茶山之巴达山茶
茶梅 | 努力享受冬天吧
茶学堂|第一章 山头:名山头必出好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