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对联论坛“中联杯”第三期“垓下之战”评选公布
评委:香云纱

垓下之战

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随着项羽在乌江边饮剑自杀而落下帷幕,从此开启了两汉四百年江山。那结束性的一战,历来为骚人所咏叹,为民间戏曲所流传, 以至于在人们心中,项羽的形象往往比刘帮要高大得多。这次出题,让我能重新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赏读各位评弹人事,论及点评,非我所擅,今率尔为之,所见、所思、所言必多有谬误,乞请读者撰者共谅。
中国对联论坛
乱云飞渡:
听楚歌四面来,最可哀项氏身终,未晓兵家非好战;
看汉帜八方树,且休怪鸿沟约毁,须知智者不沽名。
评:此联的观点在两结,只由前两分句所述,就得出两结论,未能让人信服。


一战转乾坤,问后果前因,空累凡夫悲历史;
千年说楚汉,叹骚人墨客,偏从末路认英雄。

儒夫子
一战定乾坤,百姓苦兴亡,当年四面楚歌,无非是虎夺狼争,休叹江山不归项;
别姬情岂绝?弃舟心已死,此地千秋淮水,至今说英雄美女,犹怜子弟未还乡。
评:有曲传唱: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联以旁观者的眼光看待历史,表达对楚汉相争,江山归属与百姓何干的观点。下联以霸王别姬、拒不过江的二事,欲以景致作结,表现出对霸王的深深惋惜之情。全联韵致流传,立意不俗,尤难可贵处,在上联意似完结,感觉无话可说时,下联却能转至项羽这个大众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回归,让人欲叹不能,欲罢不能。细读第四分句还可斟酌。

白骨精的师祖:
满目疮痍恨未消,江山易主、烽火连年,楚汉相安终不果;
三千子弟魂犹在,战血余腥、悲歌彻夜,英雄一死复何难。
评:古云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处二君,作者眼光冷峻直指楚汉相争的必然性。下联转至对项羽战败的叙述。感觉下联如果转至对项羽战败的原因,加以论述,或与上联更加圆融。

憨憨:
血染乌金甲,风啸盘龙戟,时不利兮痛失踢云骓、虞美人、楚天下,叹英雄力可拔山、气堪盖世;
名从泗水亭,功缘毁约行,机难再也巧营韩信勇、张良策、四面歌,笑青史成因弃义、败在开诚。
注:毁约行,指刘邦撕毁《鸿沟和议》捍然袭楚的背信行为。
评:此联以自对开篇,列述项刘二人经历,再推出两结,让人不觉得莫明,叹,叹得有情有义,笑,笑得有根有据。此联观点明确,褒项贬刘,符合大众的心意。虽意不崇新,但论述也算得当。

马志成:
计出张良,谋依韩信,合四海诸侯,一战成功,定汉室三百年大业;
兵危垓下,命断乌江,悲重瞳造化,繁星洒泪,流霸王两千载英名。
评:也是对刘项二人谋事成事的叙述,下联在气势上逊于上联。

流泪的蜡烛:
群雄亡霸梦,欲夺之势,必欲夺之形,继夺之无援,数分天下皆归汉;
一战折王旗,非败于谋,亦非败于勇,而败于不信,四面楚歌痛别姬。
评:近于纯议论的联作,让人眼前一亮。此联分别就刘邦、项羽成王,败草的原因加以论述,下联以  四面楚歌痛别姬   作结,多儿女之气,有损项羽王者之气,在气势上逊于上联。

一乐:
上联: 拔山举鼎空遗恨;
下联: 泣血悲歌苦别姬。
横批:垓下之战
评:联中丝毫没有涉及垓下之战中另一位主人翁,一腔深情全部给了项羽,可谓情有独钟,但词意皆平平。

上联:四面楚歌唱散八千子弟,乌江难跃马; 
下联:满腔碧血化成一缕英魂,青史已留名。
横批:垓下之战

画笔年华:
上联:败也萧何非萧何项羽错其中,楚灭。
下联:胜有韩信莫韩信刘邦善用人,汉立。
评:平仄失替。


比别人黑一点:
楚亦中华,汉亦中华,两千年血迹难干,问天下苍生,狼烟四起谁无泪;
骓兮何憾,虞兮何憾,八百骑杀声不远,看江东霸业,卷土重来未可知。
评:上联至结句读出写战争的残酷性,起句 楚亦中华,汉亦中华,或是天下属楚属汉两可之意,接下来承接  两千年血迹难干,大汉朝之后,发生过多次改朝换代,这里的血迹难干,读不出是楚汉相争的血迹,还是后来改朝换代中留下的。下结直接用杜牧诗中句,来替项羽惋惜,只上联已经感叹战争的残酷了,若再替项羽惋惜,再兴战事,那整联在情感上就不能一致了。

高原汉子:
得良臣决胜而来,阵前剑指乾坤,江山自此归刘,汉王未负千秋志;
图霸业无谋以失,垓下情伤肺腑,将士因之殉项,楚国悲吟一首歌。
评:有关成刘败项的原因,娓娓述来,很自然地过渡到结句,只下结觉笔力不逮。另说项羽无谋,有失公允,不说巨鹿之战,只论彭城一战,千里奔袭,足可师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南唐猪三:
杀楚怀使逐鹿不名,熊邪项邪,原本干戈无义战;
向汉祚问成王安在?佞道忠道,可怜天意属刘家。
评:古来征伐,总要给出师冠以正当正义之名,求得民众心理上的认可。起句杀怀王,使项羽有名的巨鹿反秦苛政之战,陷入不名之中,行文至此,项羽似乎是盖棺定义为不义不忠之人了,然后作者妙笔一转,论到缘楚至项,古来干戈无义战, 以此来为项羽开脱,让读者长吁一口气。刘邦打出项羽弑义帝之旗反击项羽,便楚汉之争名正言顺,让天下人心皆向,并取得最后一战的胜利,建立汉王朝。然而作者没有对刘邦建立千秋霸业进行颂赞,下起一问,让人想到朱棣之问方孝孺,置疑忠佞之道,叹天不眷项羽,再一次站在项羽的阵营。此联抑扬之间,文字游刃自如,于绵帛之中渗千钧之力,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得经济才,张良萧何韩信;
为英雄者,孤剑匹马一姫。

黄爱国:
且漫说秦鹿竞趋,失韩信走陈平继亡英布,知人须看汉高祖;
何足哀楚歌遍起,谋殷通构宋义复弑怀王,行径敢言吕马童。
评:此联从人性上叙述楚汉两家人事,角度新奇,复让人沉思,如此二人,联中人品相当,一人得九鼎,一人下九泉,何也?真如项羽临终所言:“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不得知。感觉还只是停留在述事作结上,没有深入分析得失原因。

帝释天:
吊英魂每溯穷途,乌江不独哀,谓蜀则麦城,谓明则梅岭;
掩太息孰为知己,青史未曾薄,思我者清照,惜我者樊川。
评:虽说时空不可逆转,但历史自有它的重复。古有以前事,鉴后事之说,今以三国西蜀麦城之败,明朝梅岭之失,以求达到同情秦末项羽的目的,感觉未能妥当,亦或是表达欠妥。另朱明崇祯帝自缢煤山,不知梅岭发生何事。下联中清照,与杜牧都写过关于项羽的诗作,如此择材,可。此联气脉较滞,模仿痕迹重了些。

百姓说法:
被围垓下剩残局,当咎鸿门空钓誉;
蚁灭屠城人胆气,风扬建汉帝名声。
评:单取前两句或可。

赵无妨:
舜所遗岂止重瞳,较三户亡秦,五年覆楚,泛爱亲仁王霸异;
战之罪未终灵璧,以人明得失,史鉴兴衰,民心国运古今同。
评:上联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下联以古鉴今,脉络清晰,联语落落大方。

幸福飞扬:
霸王悲命运,乌江却笑匹夫勇;
垓下定乾坤,亭长终开大汉基。
评:一战定乾坤,奈何。


鸣春风:
罢楚汉争焉,成于谋略失之信;
看英雄去也,倒下身躯立起魂。

楚歌阵阵,将信念消磨,教人怜刎颈美姬,投江宝马;
史迹悠悠,把英雄告诫,莫自恃拔山豪气,扛鼎神功。
评:再现四面楚歌的场景,且不忘诤言予人,联语虽玲珑,倒还可爱。

玲珑玉:
何以识世间铁骨柔肠?一万里征尘并辔,穷途尚为婆娑舞;
诗有云此地鬼雄人杰,二千年战气消磨,故垒如闻慷慨歌。

乱世何从惜美人,三军去后,空余残照孤坟,微草星花伤别曲;
乌江有泪悲雄剑,激浪起时,恍若灵幡宝幢,弟兄父老召英魂。
评:二联中偏向第一联,而且特别喜欢上联。以虞姬来状项羽,一个有情有义,于末路亦威风不减的形象,顿时隐约可见。上联是他说项羽,转至下联以易安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明说项羽,仿佛剥开面纱见真神,可惜到下结后三字没了真力。此联整体情致翩翩,手法别开一路。

玲玲:
失江山固罪一念仁强,当时裂土分封,又何曾远安旧主,近孚良将;
论毁誉不劳千秋月旦,后世排兵布阵,直须看百二秦关,廿八精骑。
(一念仁强,指鸿门宴上项羽因一念仁强让沛公得以脱身;旧主,指诸侯六国后人,“裂土……良将”句,指项羽在裂土分封时从私人感情出发,富饶之地大多分给自己的亲信,贫脊偏远之地大多分给六国旧主,而且也不懂借分封之机收拢彭越等将领。)
评: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以为胸无志天下的理想,恐怕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但他壮烈的一生,每为人评弹。史记中位于高祖本纪之前,可见太史公如何推崇项羽。此联择材少而精,但表意到位。下联颂扬项羽的勇猛,上联怜惜项羽不懂用人玄机,“又何曾”三字似转承不么好,“因何不”这样承接是否好些呢。

晤梅斋主人:
上联:别美人、殉名马、死降将,也知这猛士堪怜,歌楚调喑呜,天下英雄皆误我;
下联:失韩信、诀范增、走臧荼,须道是独夫遗恨,负乌江局促,腰间印信与分谁?.①
注:①、腰间印信:韩信论:项羽分封公爵的时候刻完了印,总是舍不得把印给出去,垓下败后,想与别人分印信而不可得。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评:联以自对蓄势,至结句乃发声,如弯弓射箭,无虚发。只一腔情爱关项羽,此种写法,于题也可,也似不可。

南山种菊:
替兴亡徒累庶民,荒丘从不偏,纵四百根基,终是云烟成过往;
说楚汉每悲项氏,青史何曾薄,定千秋功罪,莫因胜败论英雄。
评:从表述上看,下联好过上联。

一战扭乾坤,看将帅弹冠,终赢来铁马解鞍,山河重振;
千秋说楚汉,想英雄盖世,竟落得乌江遗恨,子弟未还。

小楫轻舟:
垓下兵围,究底岂无扼腕,风起苹前乎,虎放鸿门遂使烟尘漫卷
江边颈引,溯由当复惭身,勇生耻后也,魂消乌水长教日月低悬
评:以项羽兵败的原因及反思成联,有层次感。结句拖沓了些。

玉霄白鹤:
四面楚歌,已传垓下;
千秋霸气,唯见江东。
评:联语简致,有振铎之声。

每观皆叹,看楚歌四面,项上留头,垓下留魂,辜生死八千子弟;
虽败犹荣,愿来世再期,虞姬长伴,乌骓长啸,又纵横百二秦关。

戈壁听琴:
性格即命运,纵过江东,秦关未必属西楚;
志向定前程,使无垓下,简册依然颂赤刘。
注:赤刘,指 汉 朝。《后汉书?祭祀志上》:“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 刘 之九,会命 岱宗 ’”。
评:笔法冷峻, 不从俗流。使 可是 便?

隐羽无声:
葬穷途以谢江东,望楚水千涛,仍谒英雄气节。          
成大业虽关谋略,然中原万里,当书汉帝胸襟。

哭穷途寇败骄嚣,然楚水千涛,唯谒英雄气节。 
成大业功归谋略,看中原万里,更书汉帝胸襟
评:观点一分为二,不偏颇。

嘉言:
灵璧之南,定远之东,乌江浦之北,兵罢千年后,乱云犹遏三声鼓
杀降失信,害君失义,去范增失谋,刃悬孤绝时,暗夜难消一曲歌
评:以空间方位慢慢牵引包围,把人视野引向垓下,然后缓抛出结句,有银瓶迸裂之声,耐人寻味,韵味悠长。下联点数项羽逐步失去主动权的原因,以四面楚歌作结,让人扼腕叹惜的情绪一次次的添增,如同在观影视剧,恨不能到剧中去告知项羽。整联步步为营,读至后二句略有憾,感觉在语气上与整联不么合,泄了气。

南海一帆:
一战叹黎元,壮士思归,劫火不曾分楚汉;
千秋留姓字,英雄未去,江山每欲唤韩彭。

成败非天定,岂止凭信策良谋,一战江山归汉室;
英雄悲路穷,空辜负重瞳神力,千秋文史叹项王。
信策良谋:指韩信张良
评:联语客观,表达明了,赞。

离光子:
君莫言故土难归,亡子弟三千,泉台此去何颜见?
人亦道崤山重奠,看英雄一怒,烽火又燃匹马横。
崤山重奠:孟明视当年在崤山战败,本人亦被晋军活捉,后率秦军击败晋军,秦穆公就率领军队转到崤山,掩埋了三年前在这里阵亡的将士的骨骸,祭祀了三日才回国。
评:亦是对“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深叹。别说,有时想想,如果时光能逆转,历史又能演绎何等传奇,一笑。

若水之心:
歌寒铁甲,驱骓不逝,头颅不葬吴山,可识秦人悲巨鹿?
影恸乌江,泣泪难凉,只戟难摧汉旆,遥看楚地怅鸿门。

楚歌寒铁甲,食尽兵疲,可识秦人悲巨鹿?
孑影恸乌江,止骓拍戟,遥看汉阵怅鸿门。
评:以秦巨鹿之末路来拟项羽之末路,悲更添一重。下联取一个画面,直指鸿门之失,悔不堪言。此联表现手法高明,稍觉联语不够雅致。

龙卷风:
天堑当前,魏家川何有灵,千年一战留垓下。
楚歌之后,刘竖子应无算,万古英名属霸王。
评:符合大众心中项羽的形象。有灵/无算,对仗或工,但 无算 是否可作没有预料到的意思,未曾有见。另魏家川,不明所以,不敢装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江项王庙(严遂成)》详注 译文 鉴赏 试题 答案||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数字联
项氏祠堂对联集锦
巧妙趣味对联中的数字类(上)
十首诗词中的西楚霸王,哪首刻画得最悲壮?
吴丽跃:关于项羽的诗(四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