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骄阳似火——常州上半年经济数据解析

骄阳似火

——常州上半年经济数据解析



从2012年开始,常州就陷入了艰难的转型困境之中。这一年常州的常住人口达到469万人,此后就丧失了增长性,到2016年底也只有471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只有0.2%,这种人口增幅大幅度甚至低于我国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0.5%(出生率减死亡率),这意味着近4年来,常州每年都有0.3%的人口,也就是1.4万人,基于各种理由离开这座城市。对应到第二产业工人数量数据上,2012年达到峰值的156万人之后就逐年减少,2015年已经下降到144万。

 

对于常州的转型之路走得成功与否,本文必须给出判定。我们来认真的研判一下常州的产业经济。2007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4亿,其中五大支柱型产业分别是:机械装备行业,其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为34%;冶金行业占比20%;化工行业占比14%;纺织服装行业占比14%;电子行业占比5%。机械装备、化工、冶金、纺织与电子,这五大支柱性产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为87%。其它产业例如生物医药和建材之类,合计占比13%。

 

此后常州始终坚守着这5大产业。到2012年,也就是常州开始启动艰难的产业转型的第一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67亿,机械装备行业产值占比40%,化工行业占比17%,冶金行业占比16%,服装行业占比8%,电子行业占比6%。五大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依然为87%。在这个时候,最大的变化为机械装备的比重提升了6个百分点,而服装行业的比值下降了6个百分点。此消彼长,5大支柱性行业的总比值并没有提升,其它的生物医药和建材之类的行业依然占有13%的比重。

 

到2017年5月,转型的结果出来了。1-5月常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44亿,其中机械装备行业产值占比43%,化工行业占比19%,冶金行业占比17%,服装行业占比9%,电子行业占比7%。五大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提升到了惊人的95%!其它行业占比下降到微不足道的5%。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常州坚守实业,持续的引导资金投入到工业投资之中,去做大做强的自己的优势产业。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的三线以上城市,近年来都面临了转型困境,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选择投入房地产的怀抱,试图依靠庞大的地产投资来维持脆弱的城市财政,本文后面所附的苏州,无疑就是采取这种稀烂的城市经营理念的典型。然而常州给了世人一个惊喜。2012年常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1.6%,到2017年5月份,竟然下降到了11.8%;而工业投资的比值,始终维持在50%以上。由于基本上不存在炒楼现象,常州市民的资金杠杆率(居民贷款/居民存款)同样低得骇人听闻,2016年底仅仅只有43.4%,在东部所有城市中最低,甚至显著低于当年度全国居民55%的资金杠杆水平。

 

这4年多来,常州的弱势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生物医药和建材行业类企业次第关门,导致常住人口丧失增长性,产业工人数量下降。而与此同时,优势行业的集中度显著提升的结果,就是常州在自己的优势产业上具有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地位。尤其是机械装备领域,常州的交通设备和道路机械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其精细化程度甚至超过了进口货。常州选择的产业转型之路非常的耐人寻味。它没有跟无锡似的另起炉灶,去凭空建设风电光电之类的空中楼阁,然后掉进陷阱。它只是持续投入到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中,提升精细化生产能力,提高加工精度。在今时今日的工业领域,车床精度较同行提升1微米,原料纯度提升千分之一,就意味着能获得10倍20倍的利润。精细化, 才是工业的未来。而常州,恰好把握住了这个未来。

 

在这个夏天,走在正确的产业转型之路上的常州人民的心里,或许应该感觉到更加的火热吧。





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次,苏州凭什么挤下北京常州?
GDP万亿城市三季报出炉,重庆经济第四城地位巩固
@苏州工业人,为你们鼓掌!
20院士+10万业者长沙竞争新材料之都
2010年中国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
资料分析:常规比率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