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越原厂的存在 腾龙SP 15-30/2.8评测
超越原厂的存在 腾龙SP 15-30/2.8评测
2015年02月04日00:01 it168网站 原创 作者:ETPHOTOS  编辑:宁思潇潇

    【IT168 评测】2014年9月,腾龙宣布开发SP 15-30mm F2.8 Di VC USD(A012)镜头,提供佳能EF、尼康F、索尼A卡口。这是首款全画幅、F2.8恒定光圈、光学防抖的超广角变焦镜头。ET拿到的大概是国内第1只佳能卡口零售版镜头,官方定价5980元。按照惯例,尼康卡口要稍晚1-2个月才能上市。


  写在前面

  SP 15-30mm F2.8 Di VC USD是产品名称,A012是产品编号。从2008年起,腾龙开始采用字母加三位数字的编号方式。A表示全画幅镜头,B表示APS-C画幅镜头,C表示4/3画幅镜头,F和G表示微距镜头。

  英文缩写的含义:

  SP代表腾龙高端镜头产品。

  Di代表数码优化、支持全画幅单反(Di II对应APS-C画幅单反,Di III对应无反相机)。

  VC代表防抖功能。

  USD代表(环形)超声波对焦马达。

  提到腾龙镜头,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有90mm F2.8微距镜头,17-50mm、24-70mm、70-200mm的恒定F2.8变焦镜头以及150-600mm超远摄变焦镜头。广角、超广角镜头方面,腾龙的产品着实不多,并且绝大部分产品侧重于”性价比“——说白了,性能中规中矩,考虑到价格也还可以接受。

  腾龙广角、超广角镜头产品:

  SP AF 14mm F2.8(69E):1999年发售,与尼康AF 14mm F2.8D(2000年发售)光学结构相似,尼康版多一片ED镜片。

  SP AF 20-40mm F2.7-3.5(266D):2000年发售。

  AF 19-35mm F3.5-4.5(A10):2002年发售,与图丽、威达(Vivitar)、确善能(Cosina)同规格镜头光学结构相同。

  SP AF 17-35mm F2.8-4 Di(A05):2003年发售,腾龙还为柯尼卡美能达OEM生产了同规格镜头。

  SP AF 11-18mm F4.5-5.6 Di II(A13):2004年发售,腾龙还为柯尼卡美能达索尼OEM生产了同规格镜头。

  SP AF 10-24mm F3.5-4.5 Di II(B001):2009年发售,与尼康AF-S DX 10-24mm F3.5-4.5G(2009年发售)光学结构具有较高相似度,戳我查看详情。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不难获知腾龙虽然广角、超广角镜头产品不多,但却能得到不少“原厂”的认同。在无反相机领域,同样的情况还有索尼E 10-18mm F4 OSS,戳我查看详情

  主要亮点

  世界首款恒定F2.8光圈、带光学防抖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XGM大型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

  eBAND纳米镀膜、改进的BBAR多层镀膜

  前组镜片拥有抗污氟涂层

  USD超声波对焦马达

  VC防抖功能(佳能、尼康版)

  防尘防水滴设计

  双层遮光罩

  在“灯泡”型镜头中,大尺寸非球面镜片通常位于镜组前端(在SP 15-30mm F2.8 Di VC USD中是镜组第2片),其作用是校正畸变、提高边缘分辨率。


▲SP 15-30mm F2.8 Di VC USD镜组结构

  产品介绍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镜身非常敦实。它的直径与尼康AF-S 14-24mm F2.8G相仿,长度略大一些,不知道能否兼容为尼康AF-S 14-24mm F2.8G设计的滤镜架。手里刚好还有索尼FE 16-35mm F4 ZA OSS,于是便和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排排站。

  镜身最前端是印有品牌、产品型号的淡银色装饰环。与以前的黑底金字、金底黑字装饰环相比,低调了许多。在装饰环下方是宽大的变焦环,15mm端在右、30mm端在左,变焦行程约60度。或许是镜头刚刚到手,从30mm端往回拧,接近15mm端会感觉有些发紧。


▲手边没有尼康AF-S 14-24mm F2.8G这是根据尺寸数据按比例的合成图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左)与索尼FE 16-35mm F4 ZA OSS(右)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镜筒外壳应该是复合材料,变焦环、对焦环则是相对较软的橡胶材质。有些朋友抱怨腾龙镜头的手感不好,从2000多元的SP 90mm F2.8 Di(272E)到7000多元的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手感上几乎没有差别————拜托,这样的规格、这样的价格,还要啥自行车啊^_^

  镜头卡口毫无意外由金属制成,并且带有密封胶圈,具有一定的防尘防溅性能。在整个变焦行程上,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镜身长度始终不变,但前组、后组镜片会发生移动。具体来说:15mm端,前组、后组镜片均向外移动,整个镜组长度最大;30mm端,前组、后组镜片均向内移动,整个镜组长度最小。经朋友确认,这与尼康AF-S 14-24mm F2.8G在变焦时的镜组变化情况相同。


▲后组(15mm端)


▲后组(30mm端)

  拿到镜头之前,觉得1100g的重量非常夸张,但在搭配佳能5D3拍摄时,倒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

  作为参考: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的重量是640g、尼康AF-S 14-24mm F2.8G的重量是1000g、索尼16-35mm F2.8 ZA SSM的重量是840g、图丽AT-X 16-28mm F2.8 PRO FX的重量是950g。


▲携带重量(带前后盖)约1132.5g


▲搭配佳能5D3的拍摄重量约2021.5g

  从产品名称中不难得知,SP 15-30mm F2.8 Di VC USD搭载了腾龙VC防抖技术与USD超声波对焦马达。

  在日本三大副厂镜头厂商中,适马最先拥有超声波对焦马达技术(2006年),比尼康、美能达等原厂厂商还要早。腾龙是在2010年开始在旗下产品中加入超声波对焦马达的,根据产品定位不同,又分为USD环形马达和PZD微型马达。至于图丽,目前只有AT-X 70-200mm F4 FX VCM-S一款产品具备环形超声波对焦马达,并且价格比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还要贵。

  腾龙VC防抖采用了3颗陶瓷轴承固定防抖镜组,优点是能缩减防抖模块的体积,缺点是不提供防抖模式选项。考虑到超广角镜头主要面对静态拍摄,所以这一点对SP 15-30mm F2.8 Di VC USD影响不大。


▲腾龙USD超声波马达


▲腾龙VC防抖技术

  随着135数码相机的像素突破3000万大关,安全快门早已不再是焦距倒数。正因如此,广角、超广角镜头同样有必要加入防抖功能。深吸一口气,15mm端、1/8秒快门能拍到非常清晰的照片。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产地为日本,行货提供5年质保和3天快修服务。在2013年价格调整后,腾龙镜头行水货的价格差距已经非常小了。最重要的,行货有5年质保,水货则不能在官方渠道得到保修。


▲AF/MF切换和防抖开关


▲生产地为日本

  “灯泡”型镜头虽然不便于使用滤镜,但固定式遮光罩也让镜身直径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与之相比,一些16-35mm规格镜头的遮光罩就很夸张,不便于整体放入镜头筒中。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遮光罩分内外两层。内层随前组镜片移动,并且内侧还有防反光螺纹。腾龙官方给出的说明是能更好地消减反光、鬼影,同时提高遮光罩的强度。

  多说一句,偏振镜并不适合搭配超广角镜头使用。等效焦距小于24mm(视角超过90度),就很难保证画面效果一致,尤其蓝色天空容易出现一块暗斑。所以,“灯泡”型镜头选购插片滤镜架时,不需要考虑是否兼容偏振镜。


▲双层遮光罩(15mm端)


▲双层遮光罩(30mm端)

  规格对比

  “灯泡”型镜头自然要与“灯泡”型镜头对比。


  成像质量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采用了13组18片的光学结构,内含1片XGM(大型模铸非球面)镜片、2片混合非球面镜片和3片LD(低色散)镜片。当然,镜组结构、特殊镜片数量只能作为参考,实际成像质量如何还需要以拍摄来检验。

  之前有传闻腾龙正在开发“SP.2”系列镜头,以满足更高像素(4600万或5000万)全画幅感光元件的需求,而SP 15-30mm F2.8 Di VC USD就是“SP.2”系列的首款产品。虽然此消息未经腾龙官方证实,但从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MTF曲线来看,确实要好于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和尼康AF-S 14-24mm F2.8G。虽然佳能、索尼5000万像素新机已经是箭在弦上,但在当下,ET还是只能用2200万像素的5D Mark III进行试拍。

  畸变:15mm端有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在超广角镜头中已经是非常好了),30mm端枕形畸变非常轻微。

  暗角:全开光圈时,30mm端的暗角范围比15mm端稍大一些。收缩光圈到F5.6后,暗角基本消失。

  色差:15mm端,高反差边缘有2-3像素的紫边。这在Adobe Camera Raw和Lightroom中可以很容易地校正。


▲15mm F4时画面边缘的紫边


▲使用Lightroom自动校正

  锐度: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画面中心在全开光圈时就有很好的锐度。收缩光圈,中心锐度改善有限,看来2200万像素的佳能5D Mark III已经成为瓶颈。15mm端,极边缘在F8光圈下表现满意;30mm端,极边缘表现较软,F8或更小光圈下也没有明显改善。


▲15mm端全图


▲15mm F2.8画面中心


▲15mm F8画面中心


▲15mm F2.8画面边缘(左下角)


▲15mm F8画面边缘(左下角)


▲30mm端全图


▲30mm F2.8画面中心


▲30mm F8画面中心


▲30mm F2.8画面边缘(左下角)


▲30mm F8画面边缘(左下角)

  抗眩光: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采用了eBAND纳米镀膜和改进的BBAR多层镀膜,在实际拍摄中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抗眩光能力。ET在拍摄中尝试了很多角度,只有极端情况下才会有些眩光。


▲15mm F2.8(无可见眩光)


▲15mm F2.8(略有眩光)


▲30mm F2.8(无可见眩光)


▲30mm F2.8(略有眩光)

  防抖:腾龙官方没有描述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防抖等级。作为参考,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是4级防抖,尼康AF-S 16-35mm F4G VR是2.5级防抖。


▲30mm | F3.2 | 1/6秒 | ISO-800


▲局部放大


  试用感受

  从目前试用的情况看,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成像质量肯定是超过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的。至于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和尼康AF-S 14-24mm F2.8G,则需要借镜头来做对比。有一点可以肯定,约2200万像素的佳能5D Mark III已经成为整体分辨率的瓶颈。

  对于很多朋友关心的对焦精度问题,ET目前还不能做出准确判断。拍了100余张,15mm端成功率非常高,30mm端则有几张焦点略向后移。值得一提的是,佳能近期更新了EOS-1DX和5D Mark III的固件,改进了“使用广角镜头在实时显示模式下拍摄时的自动对焦可控性”,推荐大家更新。

  基于成像质量与5980元的价格,ET认为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非常值得购买。

  插播友情广告: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因为是灯泡型镜头而无法加装保护镜,对于镜头表面的灰尘、污渍可以使用VSGO威高的气吹、光学湿巾、镜头笔进行清理。戳我查看如何清洁相机。

  实拍样张

  目前,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还没有对应的镜头校正文件,以下样片可以准确反映镜头的畸变、暗角情况。

  所有样片均以手持拍摄方式完成。


▲30mm | F2.8 | 1/500秒 | ISO-2500


▲30mm | F4.0 | 1/800秒 | ISO-800(最近对焦距离)


▲20mm | F4.0 | 1/40秒 | ISO-800


▲15mm | F2.8 | 1/40秒 | ISO-1600


▲30mm | F2.8 | 1/15秒 | ISO-400


▲15mm | F8.0 | 1/50秒 | ISO-100


▲15mm | F5.6 | 1/80秒 | ISO-800


▲15mm | F2.8 | 1/60秒 | ISO-400


▲15mm | F2.8 | 1/25秒 | ISO-400


▲30mm | F2.8 | 1/30秒 | ISO-200


▲15mm | F2.8 | 1/8秒 | ISO-400


▲15mm | F8.0 | 1/30秒 | ISO-2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分钟了解腾龙24-70/2.8 G2
超长焦的优势 腾龙150
腾龙A009详尽全国首测
腾龙镜头SP 70-200型号 (A009)上市发布
世界首款防抖全画幅大光圈标变腾龙A007发布
可手持的超长焦 腾龙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新品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