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谋师谋班”走向“谋局谋势”,家长您准备好了吗?




最近像老王这样为孩子分班焦虑不已的家长可不在少数。不少家长择校、择班级、择老师,一路艰辛,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那么家长操心的分班到底是怎么操作的?不同班级之间差别真的那么大吗?家长有没有必要为孩子分班焦虑不已?为了解答家长们的这些疑惑,小编采访了一些老师,听听他们怎么说。

 


1、各学校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班的?


一般来说,小学、初中和高中分班情况略有不同。


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且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小学在分班时不过分注意成绩。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班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性别,要考虑每个班级男女均衡;再一个是个体能力。学校分班大部分还是随机的,各班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到了初中阶段,学校有了升学压力,对成绩的考虑会加重。这个时期,大多数学校还是会秉承公平的原则,对学生成绩做一个测评,然后把不同成绩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班级。目前很多学校都会采取蛇形分班策略。

    

蛇形分班也叫“蛇形排队”,是指按照考试成绩把男女生分别“大排榜”,再通过蛇形排队的方式进行分班。这是学校内实现教学均衡的一种方法,力求各班起点相似。例如一所学校初一有10个班级,学校把成绩第1名的男学生分在1班,第10名男学生分到10班;第11名男学生分到10班,第20名男学生分到1班。同时也把排名前列的女学生,第一名分到10班,第10名分到1班,第11名分到1班,第20名分到10班。





 

这种分班方式可保证学生成绩的均衡和男女学生比例的合理搭配,也杜绝了一些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学生编班结束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由学校事先按照教师能力及教学经验,合理均衡地进行搭配,班主任教哪个班由老师自己抽签决定。


蛇形分班,是一种在中小学通行的编班技术。

 

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也有学校会设置重点班(实验班),其分班标准就是中考成绩了,剩下的学生会平均编入平行班。

 

需要提到的是,现在各学校分班流程越来越公开透明,越是名校越是如此。各学校按照自己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很少有家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再去托关系、走后门给自己的孩子随意换班。

 

 


2、不同班级之间师资力量会有差别吗?


对各班老师的安排和设置,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先选定班主任,再决定该班级的其他任课老师。比如,语文老师是班主任,也是一名老教师或名师,数学老师就可能搭配一个年轻些的老师。这样不仅能保证在同一层次下每个班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而且也能激发出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工作动力,教学和管理班级上互为补充。


现在各学校都会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上做到强弱搭配,这样才能避免是非之争。家长们也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分到“差班”。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会主动公布教师信息,主动把全体教师的职称、特长、风格和主要成就等家长关心的信息,在校园网、宣传栏内予以公布,并在校门口的公示栏内展出名优教师风采。有的学校每年安排一个月作为家长开放月,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巡课,切身感受自己孩子班级的班风学风以及任课教师的风采。




这样,既便于家长查询和了解各班级师资,打消不必要的顾虑,又对每位教师进行了积极“推介”和宣传,增强了家长对教师和班级的信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指出:“其实,学校教学水平特别突出的老师一般都被抽调到毕业班任教,低年级的教师水平各个班都相差不是特别大,家长不必特别在意。”

 


3、没有分到“名师班”心里没底怎么办?


有的家长喜欢挑老师,打听到哪个班的老师“蛮不错”之后,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拜于其门下。诚然,口碑相传的“明星老师”,综合素质肯定不差,但“明星老师”也不是万能的。这个老师也只能教一个科目,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像他一样合你的心意。而且,家长觉得是好老师,自己的孩子并不一定这样认为。


选老师,不同的家长的诉求其实也有不同,有的喜欢有活力的年轻老师,有的喜欢经验丰富一点的老教师,有的想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的想让年级组长当班主任,有的又紧盯着教师子女所在的班级的老师等。


因此,即使孩子没有被分到所谓“明星班”,家长也不要焦虑。


什么快班、慢班、名师班都不要迷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外界盛传的好班未必人人都能如鱼得水。


虽然老师的教学经验、水平或有高下,但老师的师德师风才是影响孩子最深远的。作为新生家长不要过于纠结是否进入“明星班”,更不要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一旦孩子形成“我的老师不怎么样”观念,孩子便不会尊敬老师,也不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此一来,对老师管理班级、孩子学习知识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老师因为年轻在教学方面稍微欠缺经验,但与孩子方面关系处得特别好,也许孩子更喜欢这样的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长期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在这个讲究素质教育的时代,家长不要紧盯学习成绩,只青睐一些带出高分学生的老师,应有更长远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来正确评价老师的工作。

 



 


4、孩子不喜欢新同学/不适应新班级怎么办?


小美妈妈:我家小美自从知道自己没和好朋友在一个班就闷闷不乐的。今天还和我说不喜欢新班级,不想上学了。刚开学就这样,后面可怎么办?

 

小阳妈妈:小阳今天和我说他不喜欢新班主任,太严肃了。我可真担心这种态度影响他日后的学习。

 

孩子刚刚进入新环境,难免会存在各种不适应,对于不符合期待的老师、同学也会有更激烈的反应,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着“瞎冲动”,而是应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1)“难适应”也是一种挫折教育


和陌生的同学打交道、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适应更快的学习节奏、好朋友不再能朝夕相伴,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沮丧,但也是锻炼孩子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好机会。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感觉“难适应”是正常现象,比如观察身边的同学有没有和自己一样在新环境中局促不安的,帮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环境。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带着好奇心观察新环境,看看新同学谁喜欢和自己看同样的书、吃一样的零食、喜欢同样的明星,看看新老师说话、上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慢慢地,孩子会发现新班级也很有趣,也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2)积极地和班主任老师沟通


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害羞,害怕严厉的老师;有些孩子性格强势,会觉得温柔、年轻的老师“没能力”……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喜恶,家长不能完全只凭孩子的脾性而对老师有意见。


其实新班级成立之初班主任老师都会采取一些方法“收买人心”,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适应新环境。家长此时应该多和老师沟通,可以帮助老师更快地了解学生,让老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一个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老师总会得到学生的喜爱,父母对老师的信任也会让孩子对老师更信赖、更易敞开心扉。

 


5、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


现在家长评价老师就是一个标准,那就是带的学生考试分数高。然而,对一个老师的评价并不应该如此简单粗暴。


一个老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我们常说“教书育人”,“育人”二字显然揭示了老师职责的另一层面。对于一个个如同白纸一般的孩子,老师如何教导才能在这些白纸上写好第一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显然不局限于高分,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之外能够教授孩子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德。我们常说要用“综合素来评价孩子,那么评价老师也应该如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知识渊博、责任心强、教学艺术高超、语言表达能力强、爱学生、勤于思考、爱学习钻研……好老师的标准有很多。但除了成绩之外,其他的方面家长可能很难看到,所以导致对老师的认识比较片面。


到底,小编还是建议家长不必纠结孩子分班事。家长归育儿育女的教育原点,从谋师谋班走向谋局谋势,“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盲从,不跟风,不算计,不迷信校园里的“温室效应”让孩子学会在校园中自然成长,学会成长中自然面对,化真实的校园生活为成长的阶梯。


此外,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担负起“第一教师”的职责,不过于“嫁接”对教育的期许。鼓励孩子尊重并喜爱每一个与自己生命有缘的人,要给孩子这份大气。再者,在家长群体的分享中,多观察有正能量的家长,把不必要的躁动平息于自觉的审视与反思中

 

现行的分班制度下,学校都会力求在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方方面面做到公平、公正。家长的焦心可以理解,但切莫让这种情绪传染到孩子,毕竟分班已定,不如放轻松心态,和孩子一起面对新环境、新学期、新挑战。



素材来源:搜狐教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郡三年三次“大洗牌”!全班均上985!学霸家长分享理实班就读经历!
管理艺术 | 混乱班级到底如何产生的?
开学 | 开学分班潜规则:有些事不是家长想得那样
揭秘新生分班“潜规则”
家长圈流行"好班"标准 为择班择师上演"读心术"
江西一中学教师起诉家长,坚决不撤诉!这一次好多人支持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