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传记阅读掌握这些就够了(三)


五、传记体文言文解题步骤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断句题

除了掌握断句的一般技巧外,重点分清楚某一词是做上句的宾语,还是做下句的主语。另外,要学会用排除法解题。即断定某一处是错误之处时,如果其他选项也在此断句,那么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2. 文化常识题

(1)熟悉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文化常识。这类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熟悉的文化常识可依据平时所学知识直接判断。


(2)生僻的文化常识

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来判断。



3. 人物特点概括题

人物特点概括题---采用排除法。在准确理解文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四个照应①人物和事件是否对应;②人物品行与事件是否对应;③事件与事件的发展阶段是否对应;④刻画手法是否正确(手法如直接或正面表现,间接或侧面表现)。


(1)分清类别,有的放矢

高考文言文所选择的材料有人物传记、名胜游记、文言小品、论述性散文等。阅读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的类别特征,根据不同类别的文章的特点去把握重点,这样,答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人物传记或记事散文类材料,要注意记叙的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写了哪些事迹,所写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论述性散文要注意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表述观点的依据有哪些,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名胜游记类散文应注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的顺序是什么,所写之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2)读准题干,明确要求

阅读题目时,切不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必须读准要求,把握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仔细分析,尤其是要看清是选对的一项,还是选错的一项,看清是要理解文句的意思,还是要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辨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答时要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将选项中的内容与原文中的相关句段进行比较,弄清楚干扰形式,这样往往能够发现“不正确”选项的错误原因。考生在做归纳要点题时,最常见的错误是没有理解原文中相应的句子或词语的意思,不能判断选项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如以偏概全,故意拔高;夸大事实,导致谬误;时空倒置,移花接木;妄加推断,节外生枝;曲解词义,解说失真;无中生有,混淆是非;望文生义,以今义释古义等。


(4)对应原文,仔细核对

做出判断后,应该再回到原文相应的语句中核查一遍,看所选答案或所组织的答案是否有理有据。


4. 翻译题

在对所要翻译的句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根据古今汉语的异同,翻译时我们可以用留、对、换、补、删、调六法。


(1)保留法

所谓“保留法”就是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年号)四年”、“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可不译。


(2)对译法

所谓“对译法”就是对应直译,逐字落实。指译文尽可能要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具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节词,做到字字落实。如:“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可译为:“秦国的大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3)替换法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非常”在翻译时要替换成“意外的变故”。另外,难以准确翻译,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4)增补法

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中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主语、宾语和介词“于”的省略,为使译文语意明白通畅,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5)删削法

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句中的“之”字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而”字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翻译时也可以删去。


(6)调整法

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出该句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句式中的哪一种,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阅读方法
文言文分析综合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基础常识及答题技巧课件
文言文复习
2011年高考语文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方法大全
文言文阅读测试中信息筛选题中六大最易失误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