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信网络系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Ⅰ 通信网络
4.3.1 认真阅审施工图,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合同要求,同时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以及制图的规范化等质量标准。对设计意图不明或不合理的地方应交由设计单位或业主处理,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设备安装及使用说明书应齐全。
4.3.2 检查机房建筑情况,(含防火安全措施)应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机房地线和电源线的布放也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交换设备机房要求)方能进行施工。
4.3.3 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机架安装(含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质量的控制,按YDJ—38—85《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4.3.4 配线施工的质量和监督
1. 电缆布放的路由、位置和截面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2. 捆绑电缆要牢固,松紧适度、平直、端正,捆扎线扣要整齐一致,槽道内电缆要求顺直,转弯要均匀、圆滑、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0倍,同一类型的电缆弯度要一致。
3. 电源电缆和通信电缆宜分开走道敷设,合用走道时应将它们分别在电缆走道的两边敷设。
4. 软光纤应采用独用塑料线槽敷设,与其他缆线交叉时应采用塑料管保护。敷设光纤时不得产生小圈,有激光光速的光纤,其端面不得正对眼睛,以免灼伤。
5. 电缆或光纤两端成端后应按设计做好标记。
4.3.5 敷设电源线的质量控制
1. 交换机系统使用的交流电源线(110V或220V)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2. 直流电源线成端时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保证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设计要求。
3. 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包括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的兆欧表测试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Ω。
4. 交换系统使用的交流电源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的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Ω。
5. 电源布线应平直,整齐,导线的固定方法和要求,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 电源线色标要清晰、正确(正线上涂红色油漆,负线上涂蓝色油漆)。
7. 采用电力电缆作为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的红蓝标志。安装电源线末端必须用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8. 汇流条接头处应平整、整洁,铜排镀锡,铝排镀锌锡焊料。汇流条转弯和电源线转弯时的曲率半径应符合相关要求。
9. 汇流条鸭脖弯连接的搭接长度铜排等于其宽度,铝排等于其宽度的1.3倍,鸭脖长度为汇流条厚度的2.3倍。
10. 电力电缆和电源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4.3.6 总配线架的安装质量
1. 总配线架的位置符合设计规定,位置误差应小于10mm,垂直度应小于3mm,底座水平度误差不超过水平尺准线。
2. 铁架应接地良好。
3. 走道边铁、滑梯槽钢、直列面保安器和横面试验弹簧排等在安装完成后应成一条直线。加固吊架和滑梯牢固可靠,滑梯滑行自如,制动装置可靠。
4. 告警装置完整、可靠。
Ⅱ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4.3.7 认真审阅施工图,除满足设计和合同要求外,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会审批准,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GB 6510 — 8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 50200 — 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GBJ 120 — 88 《工业企业共用无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JGJ/T 16 — 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Y/T 106 — 92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4.3.8 施工单位必须有系统工程施工执照。施工所需的设备、器材、辅材、仪器、机械准备就绪,能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4.3.9 天线安装要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 预埋管线、支撑件、预留孔洞、沟、槽、基础、地坪等都符合设计要求。
2. 天线安装间距符合表4.3.9的要求。
表4.3.9 天线安装间距表
天线间的关系
间距
天线间的关系
间距
最底层天线与支撑物顶面
≥ 1λ
两个天线同杆左右安装
≥ 1λ
两个天线前后安装
≥ 3λ
天线正前方净空
不影响电波接收
两个天线同杆上下安装
≥ 0.5λ(不小于1m)
注:①λ指工作波长;②设计时以低频道的λ考虑;③计算点指天线的中心位置。
3. 若天线系统需用一个以上的天线装置时,则装置之间的水平距离要在5m以上。
4. 分段式天线竖杆连接时,直径小的钢管必须插入直径大的钢管内30cm以上,才能焊接,以保证天线竖杆的强度。
5.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安装应十分牢固、可靠,以防大风将天线吹离已调好的方向而影响收看效果。天线立柱的垂直度用倾角仪测量,保证垂直。用卫星信号测试仪调整高频头的位置。
6. 为了减少拉绳对天线接收信号的影响,每隔1/4中心波长的距离内串接1个绝缘子,通常1根拉绳内串接有2~3个磁绝缘子。
7. 保安器和天线放大器应尽量安装在靠近该接收天线的竖杆上,并注意防水,馈线与天线的输出端应连接可靠并将馈线固定住,以免随风摇摆造成接触不良。
8. 天线避雷装置的安装按有关规程标准进行。
4.3.10 系统前端,机房设备的施工和安装
1. 在确定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时,考虑电缆连接的走向要合理,特别不能为了走线的美观,将电缆拐成死弯,导致信号质量的下降。
2. 机房内电缆的布放,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缆必须顺直无扭绞,不得使电缆盘结,电缆引入机架处、拐弯处等重要出入地方,均需绑扎。
3. 电缆敷设在两端连接处应留有适度余量,并应在两端标识明显永久性标记。
4. 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5. 引入引出房屋的电缆,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的电缆在入口处还应做成滴水弯。
6. 机房中如有光端机(发送机、接收机),端机上的光缆应留约10m的余量。
4.3.11 干线传输部分的安装和施工(属室外)
1. 当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隧道)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表4.3.11.1的规定。
表4.3.11.1 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隧道)敷设间距表
种 类
最小间距(m)
与220V交流电线共沟
0.5
与通信电缆共沟
0.1
2. 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杆架设时,两线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4.3.11.2的规定。
表4.3.11.2 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杆架设两线间最小垂直距离表
种 类
最小间距(m)
1~10kV电力线同杆平行
2.5
1kV电力线同杆平行
1.5
有线广播同杆平行
1
通信电缆同杆平行
0.6
3. 电缆需要接续时,应严格按照电缆生产厂家提出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接续。
4. 干线放大器输入、输出两端的电缆,应留有适当的余量,以防电缆收缩时插头脱落,连接处应有防水措施,电缆插图工艺要严格按标准工艺进行。
5. 干线放大器的安装应保证放大器不得被水浸泡,应装载于金属箱内。
6. 光缆的施工按光缆标准工艺要求进行。
在电缆槽内布放不宜过紧,如遇桥身伸缩接口处,应做3~5个“S”弯,每处约余留0.5m。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完成,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或接头匣。
7. 传输部分的防雷、安全和接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3.12 分配网络的安装和施工
1. 电缆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0.3m。电缆与通讯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1m。
2. 辐射盒、用户终端盒应符合设计图要求,与其他线缆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3. 放大器、分配器和分支器的安装,按图纸要求施工,固定牢固。放大器箱内安装均衡器、衰减器、分配器、放大器配件。
4.3.13 安装和施工中的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必须按照防雷接地标准进行,应测量所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返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Ⅲ 公共广播系统
扩声设备的安装包括扬声器的布置,系统线路敷设和音控、室内布局3个方面。
4.3.14 扬声器的安装按设计要求进行。
1. 扩声系统宜采用明装,若采用暗装,装饰面的透声开口应足够大,透声材料或蒙面的格条尺寸相对于主要扩声频段的波长应足够小。
2. 无论明装或暗装均应牢固,不得因振动而产生机械噪声。
3. 扩声系统声特性测量方法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如 GB/T 4959—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WHO 301—9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
4.3.15 扩声系统的馈电网络
1. 音频信号输入的馈电应用屏蔽软线。
(1)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长度在10~50m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入连接,中间若有话筒转接插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
(2)长距离连接的话筒线(50m以上)必须采用低阻抗(200Ω),平衡传送连接方法,最好采用四芯屏蔽线,对角线对并接穿钢管敷设。
(3)调音台及全部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需采用单芯(不平衡)或双芯(平衡)屏蔽软线连接。
2. 功率输出的馈电是指功放输出至扬声器箱之间的连接电缆,视距离远近选用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选择。
(1)短距离宜用低阻抗输出,用截面积为2~6mm2的软发烧线穿管敷设。其双向长度的直流电阻应小于扬声器阻抗的1/50~1/100。
(2)长距离宜用高阻拉电压传输(70V或100V)音频输出,馈线宜采用穿管的双芯聚氯乙烯多股软线。
(3)每套节目敷设一对馈线,不能共用一根公共地线,以免节目信号间干扰。
3. 供电线路选择(单相、三相、自动稳压器),宜用隔离变压器(1:1),小于10kVA时,用单相 220V,大于10kVA时,用三相电源再分三路输出 220V。
电压波动超过+5%或-10%时,应采用自动稳压器,以保证各系统设备正常工作。
4. 接地与防雷应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安装敷设。
(1)应设有专门的可靠接地地线。
(2)所有馈电线均应穿电线铁管敷设。
(3)网络线路的施工规范应参照国家标准《室内电气线路敷设规范》。
4.3.16 音控室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案与施工
市政照明工程中路灯线路的设计研究
每天学一点之(第二十九期)民航通信导航及监视系统3
电力施工,电缆敷设中
安防监控系统施工安装规范
临时用电施工电缆线路一般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