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本土IC设计公司的四个变化

  在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和中国蓬勃发展的半导体应用市场双重推动下,本土IC设计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除了孕育出海思、展讯这样的世界级IC设计公司外,大量瞄准细分市场颇具差异化特点的公司也涌现出来,而且,它们不再跟在国外IC大厂后面亦步亦趋,已经从me too 发展到me first,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并设计创新的IC产品,而且它们也不再将cost-down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本土IC设计企业迎来大发展的重要标志,在5月20日召开的2016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多家本土公司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也引发了本土系统公司的强力关注,更重要的是我们从2016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看到了本土IC设计企业的四个可喜变化。

  正如论坛主持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先生指出的那样,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见证了本土IC的成长之路,他强调作为国内绝无仅有的本土IC推广平台经过论坛所推介的本土IC均得到了市场的检验,获得了较好的出货量,这也是本土IC由弱变强的佐证。

  变化一、不山寨,技术创新,走自己的路

  过去只要提起本土IC,很多人想到的就是pin-to-pin兼容,山寨,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后,本土IC设计已经不再走me too的路子了,它们也开始尝试me first,虽然仅是尝试,但这就像扔掉学步车的孩童,未来不但能独立行走,还能奔跑了。这里有几个例子。

  联芯---独立开SDR架构

  联芯从LC1860开始就一直钟情SDR技术,虽然SDR架构开发难度大,但却形成了差异化亮点,并拓展了新从应用领域,国内无人机大疆大疆科技之所以选择了LC1860平台就是看中SDR技术,联芯科技SDR可扩展能力出众,具备高集成、易扩展、宽频带、低功耗等显著优势,可覆盖短波、超短波、微波等频段,业务上满足窄带语音以及宽带多媒体数据等多种不同的应用需求,“SDR可以支持灵活的通信模式,既可支持单一模式也可支持多种模式,例如可以支持公网和专网的一体集成,将专网的通信技术标准等和公网技术标准集成到一个终端上。”在2016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联芯科技副总裁成飞在为展示联芯最新64位8核LTE单芯片智能手机平台 LC1881时强调,“SDR有很多有意思的应用,超出我们的想想,例如可以让无人机通信图传扩充到几公里。”

  他表示,LC1881会继续采用SDR技术,支持私有协议定制开发,支持LTE 多模通信应用,可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包括:

   点对点:   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继而向LTE-Mesh技术演进

   无人机:业界领先无人机产品青睐联芯SDR卓越的传输性能;

   卫星通信: 业界首颗SoC支持大S卫星通信技术,满足卫星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

  集群通信: 联芯SDR为宽带和窄带集群通信 提供更强处理能力;

  行业专网: 满足石油、电力、铁路、宽带对讲机等特殊行业专网需求;

  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将无线联接、多媒体处理等技术应用于Smart Car、Smart Home市场。

  这就是坚持创新换来的成果,虽然当初开发SDR部分影响了联芯在手机领域的市场但让LC1860在无人机等新兴市场找到了用武之地。所以成飞说联芯的 LC1881不再是一个手机平台而是一个智能平台。

  酷芯:针对行业应用自己定义芯片方案

  酷芯微电子董事长姚海平创办的圣景微电子曾是全球第三大IC反向分析服务提供商,后来公司被TechInsights收购,收购之后,姚海平创办了酷芯微电子,开始瞄准新兴领域自己定义产品芯片。

  AR8020是酷芯公司计划于2016年Q3面市的一款针对无人机和特定领域机器人的SOC芯片,它内置双核ARM M7 32位微控制器和多路高清H.264编码以及无线双向通信,时钟频率250MHz ,OFDM远距离无线通信基带可以做到10公里通信。

  “这款芯片是真正全球创新的,不对标任何其他公司芯片。”他强调,“我们的想法是针对行业应用把通信和多媒体整合起来,所以在底低时延和抗干扰方面特性出众。我们发现客户对实时性需求很大,而目前RTOS不能控制每个时钟,而高性能MCU可以控制好,所以我们把之前的技术集成起来。”

  这是针对行业应用进行独立产品定义的典型例子,据说已经获得某著名无人机品牌的青睐。

  敏芯--自己定义压力传感器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国内最早成立的MEMS研发公司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敏芯已申请和在申请专利累计已达70多项,拥有数项涉及MEMS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发明和世界级科研成果。苏州敏芯 CEO李刚在发言中介绍自主定义和研发的压力传感器芯片强调“敏芯从me too 到me first以前是做微创新,这次是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创新,对压力传感器芯片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第一次提出高兴造币前噪音,是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大卖也可能失败,但是敏芯坚信从me too 到me first是有机会的,即使推广失败,技术IP也会积累延伸,并孕育技术改进后重新满足目标市场的机会。”对于这样的精神和认知,是值得点赞的。

  敏芯电子这款me first的芯片是MST700 MEMS 力传感器,是国内首颗量产产品,李刚透露这款3D Touch传感器封装尺寸是2*2*0.7mm3有更宽的动态范围。潜在应用是蓝海应用市场,如一些笔的应用、音量键的应用以及home键的应用等。

  定义一款这样产品的是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判断,李刚表示敏芯认为未来压力传感器一定是普及,随着用量的增大价格会越来越低,目前会越来越多,关键是用户体验的改善,而且是高频的体验。

  变化二、不跟随,树立领军者意识

  以往本土公司在产品策略上基本是采取跟随方式,依托成本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但是这样的低价模式从来都是慢性自杀,因为企业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纵观半导体发展史,真正有能持续发展的公司都是具备领军者意识,就是不跟随其他厂商,以自己的理解定义产品,以创新去赢得市场获得领先优势,而不指望靠从对手失误中获得市场,如网球比赛中的得胜者,大多都是靠主动进攻得分很少是靠对手的失误赢得比赛,可喜的是,本土IC公司中越来多具备这样的领军者意识了。

  “以往本土IC往往是通过cost-down来赢得客户,但是这样的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了,很多企业看中的是创新功能,这样才可以打动客户。”恒玄科技运营副总裁赵国光在交流中指出。“而且我们会以自己理解的趋势去定义产品,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满足未来的需求。”

  作为原RDA公司分管生产与运营的副总裁,赵国光非常熟悉客户的需求,也能洞察市场的趋势。

  “耳机有超过50年的历史,纵观耳机发展史,就是两大变革,一个是有源降噪,一个就是蓝牙连接技术的应用,目前智能手机与智能硬件给无线/有线音频市场带来了巨大变革,以前高端耳机才有的主动降噪和高品质,会走入普通大众市场,这孕育了很多机会,于是我们来了,我们把降噪和蓝牙合二为一。”他在发言中指出。“知名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要2000元以上,而采用我们的方案价格可以降到千元以下。”

  针对主动降噪耳机,恒玄科技推出了全球第一颗全集成自适应主动降噪双模蓝牙耳机芯片BES1101可以同时支持BT2.1和BLE4.2,支持HIFI音质(192Khz/24bit),SNR大于100dB,支持EQ以及各种音效技术(如超重低音,3D环绕等),支持多种噪音消除技术,尤其是高性能的自适应主动降噪技术,可以让高端主动降噪耳机省去昂贵的独立主动降噪芯片。

  “我们的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芯片,有两家公司推出类似芯片比如CSR和Dialog但是他们的方案没有集成主动降噪,需要配合主动降噪芯片使用。”他强调。

  恒玄科技没有跟随国外音频IC厂商的思路,而是坚持自己的理解。赵国光认为

  音箱是不应该是个封闭的平台,应该是开放的平台,因此恒玄科技以ARM Cortex-M4F来实现开放,而其他平台是采用自己独有的架构CPU所以难以开放,此外,他认为音箱也需要低时延,因此,恒玄科技采用了RTOS系统不像目前其他音箱采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

  他认为音视频难以标准化尤其音频领域可以持续深耕,而华米的黄汪也认为智能音箱有望成为智能家庭的一个入口,亚马逊的“echo”短时间内销量破300万就是一个例证。

  据悉某国内著名耳机品牌已经与恒玄科技合作欲推出高性价比主动降噪蓝牙耳机,我们期待恒玄科技给耳机领域带来一次新的变革。

  无独有偶,深耕接口领域14年的硅谷数模也以领军者的思维定义产品获得了较大的领先优势,该公司硅谷数模市场总监梁倩女士在论坛现场发布了全球首颗单芯片4K USB-C发送器ANX7688。

  ANX7688是全球首颗全功能USB Type-C单芯片方案,全面支持USB Type C最新标准各项功能:包括4K 60hz视频输出,USB3.1数据传输及USB PD2.0快速充电。支持AP处理器USB,HDMI信号转换为DisplayPort信号。集成高速信号Mux,AUX/SBU Mux,HDCP1.4,HDCP2.2内容保护以及OCM等。

  梁倩透露硅谷数模每年售出上亿颗芯片,年增长率超过40%。公司主要客户与利润均来自一线厂商包括Apple,Google,Microsoft,SAMSUNG,LG,Lenovo,ACER,AUSU等。截止2015年,Analogix已在全球出货基于DisplayPort?标准的接口类芯片超过10亿颗,成为高速接口传输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由于该公司长期关注接口技术,因此拥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与最新的应用结合起来,目前市场上的USB TYPE-C方案主要有三类,一是只支持正反插,国内厂商采用最多的方式。二是USB2.0\3.0 PD。三是全功能方案。硅谷数模的芯片对这三类方案皆有覆盖。她还透露,硅谷数模的USB Type-C技术还以IP形式授权给很多知名半导体公司,

  领军者的另个优势就是获得新兴应用的青睐,据梁倩透露,谷歌刚刚发布的Daydream平台中支持的8家厂商中已有5家与硅谷数模接洽用手机连接VR。因为

  未来USB TYPE C在=也将把VR外部连接的四到五根线统一成一根,而且内部连接也将通过TYPE C简化。这就是

  变化三、不打成熟市场,敢拼新兴市场

  以往本土IC公司主要瞄准一些成熟市场切入,现在很多公司开始直接进入新兴市场与国外巨头同台竞争。

  去年火爆的扭扭车让一家本土MCU公司名声大振,它就是本土32位ARM 内核MCU领头羊兆亿创新GigaDevice,据兆易创新GigaDevice 资深产品市场经理金光一 (Eric Jin)介绍,在扭扭车这个新兴市场,兆亿创新的出货量要高于一些老牌的国外MCU厂商。“我们去年MCU出货近3000万颗,今年增速近100%,预计出货5000万颗以上。”他透露。

  他表示兆亿创新依托在存储领域的优势,目前已经开发出GD32F103和GD32F101主流型、GD32F105和GD32F107互联型、GD32F205和GD32F207增强型、GD32F130和GD32F150超值型、GD32F170和GD32F190 5V宽电压高抗噪超值型等10个产品系列,共计9种封装类型,200余个产品型号。

  GD MCU瞄准行业应用集成了丰富的外设资源,把常用的看门狗、PHY、CAN等集成,其优化的系统功耗设计可以满足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智能硬件及物联互联对于性能和价格的双重需求。例如GD32F170/190系列全新32位5V宽电压超值型MCU基于72MHz Cortex-M3内核,并具备了增强的ESD静电放电保护能力至8KV,持续以高抗噪、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高效率优势为工业及家电应用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GD32 MCU是中国首个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通用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可为系统开发与升级提供极佳的灵活性和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D32F170/190系列全新32位5V宽电压超值型MCU基于72MHz Cortex-M3内核,并具备了增强的ESD静电放电保护能力至8KV,持续以高抗噪、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高效率优势为工业及家电应用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他认为扫地机器人今年将有很好的表现,有望成为爆品,兆亿创新将在这个新兴领域大显身手。

  思比科微电子也关注新兴市场,做为国内图像传感器芯片公司,他们关注的是汽车电子市场,北京思比科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专门从事CMOS摄像芯片和相关图像处理芯片设计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技术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像素信号处理”技术(SuperPix)和“超级图像处理技术” (SuperImage)。基于这些核心技术,公司自2006年以来,先后开发成功并量产了中国第一款200万像素CMOS摄像芯片、中国第一款工业级高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中国第一款基于1.75um像素的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和基于1.4um像素的5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思比科微电子监控事业部副总经理冯军在论坛上指出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在汽车电子市场大有潜力可挖,目前深圳行车记录仪市场月出货量达到3KK。思比科目前每年出货3亿颗传感器。本次论坛思比科微电子发布了高性价比监控级720P CMOS图像传感器SP1409,后续将推出1080P 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

  SP1409支持MIPI 及DVP接口,可按需选择,它也支持横向、纵向窗口剪裁功能,可实现60fps@VGA,100fps@CIF,支持超长曝光时间,最小曝光时长90us,最大曝光时长2.9s,另外片上集成图像预处理功能,实现精准坏像素消除,高精度自动暗电平校准, 最小达到0.5lsb,它还支持电源噪声抑制、彩色噪声抑制,实现极低整体随机噪声1.39e- @16xgain。其适用平台是富瀚、国科、Nextchip、海思等等。

  论坛的上的其他一些本土公司也将产品应用关注在新兴应用上,例如联芯、酷芯、矽睿科技等都关注无人机应用,有的产品已经获得领先企业的采用。矽睿科技还把高精度磁传感器用在了室内导航应用等新兴领域,实现了每月KK级的出货量。

  变化四、差异化发展,构建均衡的生态系统

  自然界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源于其中个体的差异化发展,个体差异化越明显则生态系统越强大,从近几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来看,本土IC设计企业已经形成了均衡的差异化发展趋势,并不像前些年那样在某个领域集中扎堆。从上面的介绍也可以看出本土设计企业在数字处理器、MEMS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接口、MCU、电源管理、基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开始具备领军者思维,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这样整体IC设计产业不会有明显的短板。

  例如前几年本土公司在MEMS传感器差距明显,随着矽睿、敏芯、江苏多维、深迪等公司的进入,现在的差距在缩小,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两届推广其新品,本次矽睿科技首席技术官万虹女士在论坛现场给大家带来了高精度磁传感器QMC5883L,这款芯片基于AMR内核可以用在与地球磁场相关的应用,如精准导航,车辆监测, 交通控制等领域。

  据她介绍,QMC5883L集成了磁传感器和ASIC,拥有超强的信号处理功能。16位的ADC,精度为2毫高斯,低运行功耗(~75uA),温度自动补偿,零位自动回覆,校准三轴灵敏度。目前已批量生产的QMC5883L,已在一些新兴应用中崭露头角,此外它也被应用于智能城市管理系统中实现车辆智能检测。她还透露矽睿科技的陀螺仪产品也将在不久面市,将弥补本土公司在消费电子用陀螺仪方面的空白。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万虹介绍了公司开发的高精度磁传感器QMC5883L,这可以用在与地球磁场相关的应用,如精准导航,车辆监测,交通控制等领域。QMC5883L集成了磁传感器和ASIC,拥有超强的信号处理功能。16位的ADC,精度为2毫高斯,低运行功耗(~75uA),温度自动补偿,零位自动回覆,校准三轴灵敏度。已被一些新兴项目采用。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应用重镇,大量本土系统公司的应用创新可以为本土IC设计公司提供丰富的需求和趋势导引,依托这个优势,本土IC必将在未来十年有更辉煌的发展,麦肯锡亚太区半导体咨询业务负责人、全球合伙人唐睿思近日在麦肯锡半导体行情媒体交流会上也指出中国半导体企业未来10年内有望实现全球领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芯连珠松山湖,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本土IC现身
国产Flash一哥“破圈”之路
设计技术应用案例10
兆易创新:10亿颗GD32!
一家比海思成立还早的本土IC公司,深耕ADC今天低调发布一款32位MCU
本土企业唱响2020深圳国际电子展主旋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