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1年,白公馆旧址来了一位老太太,看着墙上照片痛哭,她是谁?

不知有多少读者去过重庆的白公馆参观过?这里是曾经关押中共革命同志的地方,一进去就有一种黑暗、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不寒而栗。

这座沉重的建筑物,在1981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她看到了解说栏上的一张照片,痛哭不已。周围游客都很诧异之时,白公馆的工作人员赶来一看,才明白她就是许晓轩的遗孀。

许晓轩是谁?他和白公馆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和妻子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许晓轩和妻子的包办婚姻

许晓轩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而他的父亲则很不靠谱,因为欠债被抓去囚禁并生了重病,仅仅46岁就去世了。那时,许晓轩才11岁,他便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母亲带着他回到了江都镇上生活,幸运的是镇上有一位教书先生曾经和他的父亲还算熟悉,看到许晓轩如此聪明伶俐,便允许他不用交学费来私塾里念书。许晓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求学之路,受到了基础教育。

很快,许晓轩变成长为一名关心国家大事和时局的年轻人。他在镇上也喜欢结交一些能人志士,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认识了镇上的一名共产党员陈世德。

在陈世德的引荐下,他接触到了外语和苏联的十月革命相关的故事。这些都让许晓轩明白,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政权引领着人民走向了真正的革命和强大,他在心里也种下了这颗革命的种子。

19岁时,母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这场婚姻是包办的。许晓轩和妻子姜绮华在结婚前,根本没有见过面。但两人的包办婚姻并没有变得不幸,两人则恩爱有加,并有了温情的家庭生活。

婚后,为了生计,许晓轩的哥哥将他介绍到了一个工厂里打工。离开了家的许晓轩也时常思念着妻子,姜绮华则留在家里照看婆婆和孩子,两人的感情仍旧很好。

许晓轩工作期间少说话,认真踏实地办事,并且深受领导的赏识,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为工厂财务上的负责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兵工器材、手榴弹等缺乏,需要让许多工厂加入进来扩大生产。许晓轩听说此事,在资金不到位情况下,组织工人为抗日前线赶制兵工产品。那时的许晓轩虽然没有加入共产党,却有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

加入共产党不幸被抓

但由于国民党军的消极抗战,令整个战争局面并不乐观,失掉了南京后,许晓轩的工厂也接连着搬往了武汉,接着又是去往重庆。这一路上,许晓轩继续组织工人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并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

1939年,他在重庆认识了杨修范,两人一道展开了许多抗日救亡活动,逐渐熟悉起来。5月份,在杨修范的介绍下,许晓轩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为了工作需要,他变换了好多份职业。

1939年秋冬季节,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由于日本政府对国民党进行诱降,蒋介石发起了第一轮的反共高潮。那时,重庆大街小巷都是特务,许晓轩一面隐蔽自己的身份,一面又通过各种方式来继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

他常常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革命事业上,忽略了家庭。家里母亲和妻儿都没米下锅,也指望不上他。他的大孩子因为生病住院,他抽不出时间去看望一下,孩子不幸去世了他也没能够看上最后一眼。

妻子姜绮华对此没有过怨言,虽然她不知道丈夫究竟是在干什么,但她却坚定的支持丈夫。反倒是母亲有时看不过眼,埋怨他心里根本没有家。

国民党发动的多次反共高潮,让重庆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许晓轩却仍旧毫无畏惧,继续为革命东奔西走,和国民党展开斗争。不幸的是,他在1940年4月行踪暴露被捕,那时重庆时常有人失踪,因此许晓轩不见了之后大家就知道是国民党特务干的。

至死不渝,狱中继续斗争

那时妻子姜绮华刚生下8个月大的孩子,没了丈夫消息简直痛不欲生。经过多番的打听,家人终于知道了许晓轩被关押在重庆望龙门的监狱里。国民党表示许晓轩承认错误就有机会被释放,但是那时正处在国共合作期间,参加共产党算什么错误?

在狱中,许晓轩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当他得知国民党释放他的条件是承认自己犯了罪行,他写下了“宁关不屈”的字样。

狱中斗争很激烈时,他也留下了“遗嘱”,希望妻子能为自己的人生早做打算,并在女儿长大后将她送到朋友那里,接受革命教育,继承自己的遗志。

1941年10月,他和一行同志被转押到了贵州的息烽监狱,和家人失去联系。在息烽监狱,许晓轩仍旧继续做着革命斗争,他还鼓励狱中同志,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要讲求斗争策略,并努力学习外语来进行交流,以避敌人之耳目。

1945年,日本投降,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消息传到监狱,许晓轩和狱友们高兴不已。但国民党没有心思放人,反而发动了内战,并将息烽监狱关闭,将许晓轩等72名狱友转押到了重庆白公馆。

由于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白公馆里被关押的罗世文、车耀先被秘密地杀害后,许晓轩等人意识到情况危险,于是商量着越狱,但多次尝试都不成功。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一一二七”大屠杀事件,在渣滓洞和白公馆关押的三百多名革命志士被杀害。许晓轩也未能幸免,被枪杀于白公馆内。三天后,重庆被解放,许晓轩却再也醒不过来。

小结:

当姜绮华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她崩溃大哭生了大病。等病愈后她仍旧不敢去重庆,认领丈夫的遗物,只要提到丈夫她就泣不成声。后来,她将丈夫给他写的书信和一些物件,捐赠给了博物馆,还原这段革命历史。

正是有了像许晓轩这样的革命志士坚定的斗争,才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吾辈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努力奋斗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1年,白公馆一位老太看着墙上照片痛哭,游客才知她是英烈遗孀
同学贵州之旅(之十二)——难忘的红色之旅
红岩烈士许晓轩遗诗《不悲身世不思乡》
品读|歌声里:红梅傲雪,点点“忠诚花”
在重庆,走进《红岩》的描述中
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疯老头”魔窟脱险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