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3年司令员正在开会,手枪队长突然闯入,司令员被当场枪杀

1903年,西方列强肆意侵华,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鲁迅先生感伤于国家前途未卜的命运,提笔写下一首七言绝句《自题小像》,用一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明自己的爱国决心。

后来这句话也成为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座右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之所以不懈努力和奋斗,就是为了将来自己,以及后代能过上幸福和平的日子。

然而,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却再也没有机会看一看他们誓死守护的祖国和人民。1943年,抗日战争局势大扭转,我军从防御阶段过渡到相持阶段。

一天,时任八路军晋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的黄骅像往常一样召开会议,突然,一位手枪队长闯进来,当场枪杀黄骅。黄骅与此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血海深仇,才被残忍杀害呢?

参加革命的小木匠

毛主席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于这句话,黄骅可以说是体会最深,感触最多。黄骅是个苦命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患病去世。

但在哥哥嫂子的精心照顾下,黄骅还是平安健康地长大了。然而,万万没想到,几年以后,兄长也因身患重病而撒手人寰,只留下黄骅和嫂子相依为命。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他们二人的日子变得贫困潦倒,无依无靠。

嫂子是个善良的女人,村口的媒婆几次上门,想再给她说门亲事,没曾想,她竟然拒绝了,“我家小叔太可怜了,还没成人,亲人就一个一个地永远离开了他,我答应过死去的丈夫,一定要把黄家的独苗抚养长大!”

在院中玩耍的黄骅听到这话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打工,将来挣大钱,孝敬嫂子!从这时开始,赚钱养家成为了他的人生目标。

几年以来,年幼的黄骅每天早出晚归,割猪草、挖野菜,上山放羊。后来,听说去地主家当长工能挣得更多,他就去了。谁知地主生性残暴,精于算计,不仅无故扣除他的工钱,还总对他拳打脚踢。

黄骅不到10岁,就已经尝尽了生活的不易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嫂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赶紧把他带回了家,哽咽地说,

“孩子啊,是嫂子对不起你!没能力供你上学不说,还让你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待遇!你万一要是被打伤了,我怎么和你死去的爹妈和兄长交代啊!”

看着嫂子哭得这么伤心,黄骅连忙安慰道,以后再不去地主家做工了。一次机缘巧合,黄骅认识了一位从江西来的木匠胡师傅。这个木匠不仅教黄骅做木工,还总是给他讲英雄故事。

黄骅虽没上过几天学,却对《三国演义》、《西游记》十分感兴趣。每次听到英雄为国打仗,或为民请命的情节,他总会拍手叫好,心里想着: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26年,还在做木匠学徒的黄骅听说共产党的军队来了,他非常兴奋,赶忙报名参军,当招兵的同志问他为什么干革命,他坚定地说:“我是苦日子出身,受过地主迫害,所以我想跟着共产党队伍一起打土豪,分田地!”

听到这话,招兵同志大手一挥,就这样。黄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历程。

奋发图强,却遭人嫉妒

4年以后,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黄骅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红军大学学习。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十分激动,连连感慨: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他连学校的门儿都没见过几面。没想到长大了,参加革命了,竟然还有机会去学习!

于是,黄骅抱着一颗虚心学习的心来到红军大学深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军事理论,他都了如指掌。

当听到他没上过学时,同学们都惊呆了: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竟然能把大学课程学得这么好,真是一个天才啊!毕业以后,黄骅接到组织命令,远赴山西担任中共省委军事部长。

后来,黄骅因工作能力突出一路升迁,陆续担任过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鲁西军区分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副司令员等。这么多年,黄骅已经从当年那个贫穷瘦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爱国爱民的共产主义战士了!

然而,黄骅在担任冀鲁边区副司令员时,却遭到了一个人的不满和嫉妒,他就是司令员邢仁甫。

原来,黄骅刚调过来时,正是军区最苦难的时候,物资紧缺,士兵们的粮饷一降再降,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保证不了。然而,除了将士们,军区的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

黄骅了解情况后,紧急召开会议。在会议上,他这样说道,“如今是特殊时期,战士们很难,但百姓们更难!所以我们必须省出一部分钱财和粮食,去接济当地的老百姓。”

听到这话,战士们心情非常复杂,但在黄骅的耐心开导下,他们就都同意了。除了节省粮饷,黄骅还呼吁大家穿着朴素,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每次训练以后,必须抽出时间接受教育等等。

这一系列的规定实施以后,军区的风貌瞬间改变了,而黄骅的名望,也立起来了。但是,这却惹恼了邢仁甫。

此人天生自私,面对黄骅提出的“节省开支,帮助老百姓”的方案,他是一百个不同意,觉得如果那样的话,自己就吃了大亏。

后来,眼看着黄骅在军中有了好名声,他又心生妒忌,觉得有朝一日,黄骅一定会取代他的位置。一个大公无私,一个自私自利,渐渐地,邢仁甫的心中,竟然酝酿出一个阴险歹毒的计划。

一声枪响:司令员断送性命

1943年春,组织上安排邢仁甫去延安党校进修学习。但是,因为担心黄骅“篡位”,他就找借口推迟了几天。一天,邢仁甫秘密召集了几个亲信,制定杀害黄骅的计划。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邢仁甫的这几个属下在他的挑拨之下,竟然都觉得黄骅在背后操作,欲夺司令员之位。经过几个小时的密谋,他们制定了刺杀计划。

10943年6月29日,黄骅根据事先制定好的工作安排,来到新海县小赵村,准备召开工作会议。时间到了晚上6点,会议中场休息。这时,门口进来一个人,他叫周云洪,是邢仁甫的亲信。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名叫冯冠奎的男人进来,众人认出他是军区某队的手枪队长,于是没太在意。万万没想到,霎那间,他拿出手枪对准了黄骅,快速扣下扳机。一声枪响过后,黄骅倒在了血泊之中。

眼看目标集中,冯冠奎却没有停手,反而杀心大起,对在场的其他同志开了枪。几分钟后,警卫员闻声赶来,发现凶手早已逃之夭夭。而黄骅早已没了呼吸。除此以外,还有6名同志牺牲,4名身负重伤。会议现场一片血腥。

后来,为了纪念黄骅同志,当地百姓和将士们把他葬在一座小山头上。后来为了感激黄骅对冀鲁边地区的无私奉献,组织上把新海县正式改名为黄骅县。

正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950年,叛变的邢仁甫被逮捕,背叛革命罪、杀人罪数罪并罚,这位阴险小人终于被执以枪决,就地正法。

善良的人名垂青史,恶毒的人遗臭万年。相信不管过了多少年,黄骅县的人民一定会永远记得他们家乡名字的由来—这是一位名叫黄骅的烈士誓死守护的土地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官至司令员,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时,手枪队长破门而入,将其枪杀
他是最年轻的八路军司令,死后两年,所在县改为他的名字!
黄骅事件与渤海区的成立
1943年,毛主席接到急电:我军副司令遭枪杀,真凶官职太高不敢动
冀鲁边区往事(4)
1943年,司令部正在开会,手枪队长突然闯入,司令员当场被害|冀鲁边军区|陆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