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第一首有确定编年的词,以探春之心写回春之意,浑然天成

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苏轼针对王安石变法弊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令王安石不满,不久王安石就找了一个理由在神宗面前诉说苏轼诸多过失,这一年的十一月,苏轼自请离开京城,被授杭州通判。

这是苏轼初次到杭州,任职期间,苏轼饱赏江南美景,诗词书画佳作不断,在这里他创作了迄今为止有确定编年的第一首词,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浪淘沙探春

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题解:

1.创作时间:熙宁五年初春,即1072年正月。

2.创作地点:杭州城东郊外。

3.词题“探春”寓意:唐宋时,正月过半之后,住在城里的人们喜欢到郊外游玩引宴,踏青赏春,这是一种民风民俗,人们把这种活动叫“探春”。五代王仁裕著有《开元天宝遗事》,对“探春”进行了专门记载。至北宋时,杭州依然有这种风俗。

注释:

1.东城:杭州的东城门。

2.暗如倾:暗,颜色黯淡。倾,弯腰,此处指红杏正在等候春天。

3.槛:指窗。

4.绮陌:唐代郭遵《赋得春风扇微和》:“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此处指风景美好的田间道路。

5.敛香尘:敛,收敛。衣衫华贵的女子乘坐的车子扬起的尘土叫“香尘”。女子们本来要出门探春,因为下雪,香尘收敛,说明还没有到探春的时候。

6.雪霁:雪后初晴。

7.东君:司春之神。

8.梅英:梅花的花瓣。英,花瓣。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到郊区探访春天的消息,发现红杏似有春意,槛内群芳欲吐蕊。下片作者去更远的郊外探春春情,发现雪停了,但是春天还没有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首句写明探春的时间和地点。昨天出了东城门,去试探春情。一个“试”字,把作者跃跃欲试寻找春天的心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并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城外不知谁家墙头红杏,颜色浓绿,蓄势待开,花苞饱满,微微低头,似乎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槛内群芳虽未吐芽,但是看得出来,距离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为期不远了。作者用“未吐芽”和“已回春”做对比,更衬托出作者探春之急切心情。

杏花在春天开花较早。宋祁曾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说明红杏盛开的时候,也到了春天在繁盛的时候。叶绍翁游园时也写过“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郊外探春,自然会留心墙头的杏花。此时红杏枝叶浓绿,花苞低垂,春天的气息充斥在字里行间。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下片首句写作者马不停蹄继续向远郊探春,雪后的陌上村落,昔日女子们坐着马车盛装出行,探春赏花,一路香尘。如今因为下雪,不见一人一车。

唐 代齐己曾做《咏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作者在此处用“前村”之典,意在冬雪融化,梅花开后百花开,春天就要来了。

“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这是本词的结尾之句,意思是东君之神不辞辛苦,只为了指挥春风要按时送暖,春雨要依时而下,春阳要普照万物。如此,春光照耀在哪里,哪里就有春意。春风吹拂到哪里,哪里的梅花就绽放盛开。

作者为了探春,以墙头红杏为引子,引出回春的讯息。再继续将绮陌、香尘、雪霁、东君、梅英等意象,继续为探春铺路,把作者试探春情,从槛内寻春,到出城门寻春,并继续向远郊寻找春天的浪漫心情,结合春景、春心、春意进行完美融合,浑然天成,春之意象如春风拂面,徐徐而来。让读者看到了一颗期待春天的心灵。

作者以探春之心写回春之意,一扫不得已离开京城的阴霾,心里的春天已然到来。

元丰八年,即1085年,年幼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开始打压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苏轼认为司马光尽废新法,与当初王安石主张新法如出一辙,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对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苏轼此举引起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不断遭到诬告陷害。他既不赞同新党,又不苟同旧党,只能再一次请求离京。

元祐四年,即1089年,苏轼第二次来到杭州湾,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他亲自率众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将清理的淤泥修筑纵贯西湖的长堤,被百姓称为“苏公堤”。

苏轼两次在杭州任职,大兴水利,疏治西湖,清理河道,奖励耕织,济世安民,为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也奠定了这个城市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根基。

柳永在《望海潮》中说“东南形胜”,说杭州是一个“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之所,杭州百姓生活富足,“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杭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人间美景,竟如天堂一般。

苏轼自己也创作了大量关于杭州的诗词。“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等等不胜枚举。

宋徽宗靖康二年,即1127,靖康之耻令中原文明和中华文化备受摧残,北宋覆亡。以赵氏皇室贵族赵构为代表的北宋政权,一路南逃,至南京定都。1138年,迁都临安府,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从1138年到1279年,南宋偏安杭州四十一年之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踏青时写下一首词,最后两句妙不可言,令人神远
每日一诗 | 浪淘沙·探春
苏轼这首词妙不可言,与毛主席《卜算子·咏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的一首探春词,将春心与春景完美交融,实属匠心独运自然天成
读《苏轼词编年校注》熙宁七年
20220108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