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条古道

曾国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了一回玉池山上那条“茶马古道”。古道确实有古的面孔,从歪歪扭扭的石径、参差不平的石级上,我似乎听到远去的马蹄声声。拾级而上,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茶贩故事就够你听上半年八月,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唏嘘,还有的让人拍案惊奇,由此诱发出创作的冲动。本来回家后就要写一篇文章的,刚起了头,因事忙,弃于文档,时间一久,那种冲动也就和古道一样,归隐深山老林了。今天,偶然从文档中看到这个标题,点了出来,脑海里又翻出古道模样,于是乎又码起字来。

去年农历八月廿六日,正值山菊斗艳,枫林初染,汨罗市屈原学会在玉池竹林山庄举行学术座谈会。在老学究刘石林先生的提议下,爬山游“古道”。 午后,当地一位黄先生主动导游,汨罗屈原学会一行九人开始柱杖登山。黄先生是一个年近半百、开朗、健谈、幽默的山里汉子,他很热情,又是唱又是解说,时而前面带路,时而站在陡峭处牵引游人。山高路陡,古道林阴,拐杖叮当,敲得石径弯弯,山溪潺潺。

“茶马古道”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2009年去云南大理就听当地茶馆老板介绍过云贵“茶马古道”,讲述过普洱茶的传奇来历:很久以前,有一队茶商,因途中遇雨,茶叶被淋湿,两天下来,茶叶受热发酵,而成就了普洱茶享誉九州的故事。“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对于玉池山上这条茶马古道,我心中有些疑惑:玉池山怎么会有茶马古道?

玉池山位于汨罗市南端,属幕阜山余脉,为长沙北往第一山,岳阳南来一隅独秀。古时称土升山,“土升”者土之高升也,是汨罗境内最高的山,素有“三山十洞八平湖”之美誉。相传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澹及其侄陶桓为避举,由长沙徙此隐居,凿池炼丹,后世称其为“玉池”,故有玉池山。登玉池,揽山水之秀。若柱杖山巅,观乎,风光迤逦,景象万千,群山叠起,含雾擎云,瀑挂前川,鱼翔碧水,紫竹弯腰,苍松挺拔,猿啼幽谷,鹤舞蓝天。欢呼,人间美景,尽在玉池洞天。

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古代这里有两条特殊古道。一条是禅道,五代后梁贞明三年在玉池山下建有古刹,规模宏大,碧瓦青砖,回廊画殿,亭阁轩昂,共有九宫九殿,名曰“九宫殿”。 九宫殿为“南岳行宫”,香火兴旺,南来北往的僧侣、弥陀都在此落脚,或吟经化缘,或参禅礼佛,盛时上百僧齐聚于此,真是法乐穿云,佛号通天。另一条是商道,既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从湖南安化出发,经湘阴过玉池山,全程150余公里。玉池山茶马古道能遗存于世,留给后人一条穿越时空之路,故有“玉池古道,茶马遗风”之典雅。古代每有南商北贾路过玉池,但见骡马挑夫翻山越岭,那马嘶声、吆喝声、号子声、小调声此起彼伏,把个玉池洞闹得沸沸扬扬。

沿石径,浣足山溪,清心沏肺。溪尽头,林荫处,有羊肠小道伸出,道边便见几簇黄菊迎风摇曳,或有雀跃其间,啾啾迎客。拾级百余,半山一石屋隐于林莽中,落叶蒙辍,苔青裹石,藤蔓垂帘。石门两侧书一联。联曰:“宙宇隐山林灵通天地;王德播人间福满乾坤。”内塑有山神石像,供一石香炉,烟火冷落。柱杖攀升,至山顶,树高天低,豁然开朗,兰菊遍野,秋风送爽。放眼望,南眺湘江,北顾洞庭。山口有石亭挺立,名“景泰亭”,建于嘉庆年间。景泰亭座西朝东,高六尺,东门刻“紫气东来”,西门书“高仰景行”,字迹苍劲。此亭以花岗岩石垒成,四四方方,风雨不摧。

说起“景泰亭”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明景泰年间,一年冬天玉池山下了一场大雪,茫茫素裏,山路被封。有位姑娘从古道经过,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加之饥寒交迫,冻死在路傍。几天后,天放晴,当地一位姓卢的小伙子在外打短工路过山口,见到姑娘的尸首,不忍让姑娘暴尸荒野,见南坡有一块没雪的地方,刨了一个坑,把姑娘草草安葬在这山坡上。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谁知这姑娘葬了一块“富”地,据风水先生讲:凡葬了这种地的人,子孙后代必享富贵荣华。

然而,姑娘尚未婚嫁,哪来的后代。说来也巧,第二年腊月初八,卢生去湘阴县山峰窑挑窑货,想赚几个钱作过年缴用。他挑着一担百十来斤的货担,沿茶马古道回玉池,爬上山岗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便将担子一放,喘着气大声道:“我的娘啊!累死我了!”正好被姑娘在冥听到,姑娘大喜,就认定这安葬自己的卢生作了干儿子。姑娘便把墓中的富贵全部托付给了这个卢生。卢生这一担窑货竟然成了乡民的抢手货,赚了几十贯。从此他是东去遇财、西去遇宝,做生意事事如意,一本万利。几年时间赚得家财万贯、妻妾成群,成为白鹤洞元外。

有一天晚上卢生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姑娘对他说:“儿啊,娘多亏你安葬在这个向阳的坡上,很是舒服,娘保你荣华富贵,但你不可为富不仁,要多存善念,方可福泽子孙。”卢生一觉醒来,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突然想起前些年冻死在雪地的姑娘,心中恍然大悟。卢生连忙吩咐管家买来钱纸香烛,自己披麻带孝,来到山坡上祭奠姑娘亡灵。为感谢姑娘赐福,又安排管家请工匠为姑娘修墓。为表孝心,卢生还买来一具红木大棺材,将姑娘尸体刨出,重新丰棺大葬,并在山坡上搭一风雨亭,为姑娘守灵四十九天。后每逢初一、十五卢生就安排家丁在亭中准备茶水,供行人解渴,也算是一积德行善之举。

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因挖墓冲了阳气,卢家渐渐败落,子孙流落他乡,从此以后再无卢家音信。清嘉庆年间乡民将摇摇欲坠的木亭拆掉改建成石亭,名为纪念卢生命名为“景泰亭”。当地常有乡民在此备水烧茶,以急古道往来商贾憩脚、饮水所需。左宗棠、陶澍曾到此览胜,欣然作联“欲收文字写物象,疑是神仙作主台”。

马蹄声碎,古道鎏光。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它携着一副热心肠,翻山越岭,一头驮着日出,一头挑起夕阳。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石级都饱含风霜,承载着历史,故,撰文以记之。诗曰:

莽莽丛林石径斜,翻山越岭访人家。

当年古道风尘客,马恋玉池蝶恋花。

(作者系汨罗本土作家、退休教师)

[责编:王相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吟中国(81)】红枫•古道//益之
中国最大原始阔叶林区, 一山分四季, 悬崖上古道国家重点保护
千年茶马古道入梦来
茶香四溢古道忙
醉美古道,幽幽石径,这13条古道你走过吗?还有更美的古道请告知
【广东】冯钧浩《爬山》指导老师:左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