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被周总理点过歌的井陉籍歌唱家,你知道是谁吗?

1997年春天吕文科随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到家乡慰问演出 单德摄

1963年7月,吕文科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到朝鲜访问演出回国后,在一次联欢会上,周恩来总理来观看演出。他演唱了《克拉玛依之歌》,周总理关心地说:“你们乐队的声音那么响,把演唱都淹没了。不能喧宾夺主嘛,要突出演唱呀。”听了总理的批评,乐队的同志都很紧张。总理见状便亲切地问他:“会唱《新疆好》吗?”他回答说:“没有合过乐”。在场的罗瑞卿总参谋长说:“那就唱个《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吧!”这次乐队同志注意演奏的音量控制,他演唱效果很好。周总理说:“这就很好嘛!”。他就是吕文科,一个地道的井陉人。

吕文科系井陉县南芦庄村人。小时候每过春节,村村唱戏,幼年常随父亲去看晋剧、丝弦、河北梆子,从小萌发长大也要唱歌、唱戏念头。1936年秋,吕文科随父到山西阳泉市谋生。上小学时,他常到戏院外面听戏,有时也能看上终场戏;久之,对晋剧及山西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唱《走雪山》、《卖烧工》等戏的唱段。小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考入石家庄铁路车务段当了一名列车员。1946年秋,调入北平平汉铁路车务段当列车员。在北平,他住在前门外西河站98号,隔壁住的是唱京剧的演员,调嗓、唱戏,对文科影响很大。而后,他同车务段的票友在一起学唱京剧,对京剧产生了兴趣。《钓金龟》、《五家坡》、《辕门斩子》等戏的唱段,常不离口,少年的文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1948年冬,文科回到了石家庄。翌年,考人石家庄市文工团,他不但学会了演秧歌戏、话剧、小歌剧、独唱,还学会了拉小提琴。1950年,吕文科到保定河北艺校文训班学习表演。年底,又到音乐训练班学习声乐和音乐理论。在西洋音乐理论及技法的基础上,又学习戏曲及民歌,对文科演唱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吕文科26岁那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海政歌舞团合唱队队长1984年,他又担任了北京市海淀区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1996年8月,井陉县遭受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文科对家乡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不仅捐款捐物,还于1997年春天参加了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到井陉的慰问演出。文科离休后,仍以自己的演唱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1997年11月16日,吕文科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去世,去世前一天他还参加了演出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到了'为歌唱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吕文科逝世后,《人民日报》以“人民歌唱家”为题介绍了他的感人事迹,中央电视台召集吕远等文艺界名人专门召开了吕文科事迹报告会。

吕文科 单德摄

吕文科一生创作和演唱了很多歌曲,并多次在京津等地的公演中担任独唱,并在第四届全军文艺汇演中获独唱优秀奖。为电影电视剧《北斗》、《玉色蝴蝶》、《地质之鹰》、《航标兵之歌》等配唱。 他演唱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克拉玛依之歌》、《将军还乡白洋淀》、《毛主席来到军舰上》、《羊倌的歌》、《水兵最爱什么花》、《劈波斩浪永向前》、《航标兵之歌》、《飞翔吧,海燕》等歌曲在全国广为流传。

(文章摘自《井陉历史文化·吕文科篇》

作者 许力扬 单全海 文字有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一辈歌唱家,唱歌太好听,各有千秋,请听吕文科演唱这首歌真棒
他扎根于民族的沃土 一记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
[满山松树青又青]
歌唱家吕文科当年一首《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传唱度极高
吕文科~人民歌唱家系列之十二
著名男高音吕文科,20首经典音频,回味他那清脆明亮的嗓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