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答人。太上隐者

非常喜欢这首诗,喜欢到爱,然后由爱生恨。恨什么呢?恨自己不会画画。如果我会画画的话,一定要把这首诗画下来。

画面的视觉要由远及近。远处是青山隐翠,要用淡墨,要轻描淡写,隐隐约约最好,因为山不是这幅画的主角,起的是衬托的作用。视点拉进,是几株苍翠的古松,松干一定高大挺拔,松枝一定要虬曲蜿蜒。继续拉进,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枕着石头酣然入睡。老者要须发皆白,衣袂飘然。

诗的题目叫做“答人”,有答者必有问者吧,但问者没有出现在画面中。问者或许是一位入山砍柴的樵夫,或许是一位赶路的读书人。他偶尔路过此地,见一位老者在山中酣眠,就上前问道:老先生,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姓甚名谁高寿几何了?老者揉一下睡眼整一整衣衫说:我自来处来向去处去,姓名已经忘掉了。那天我偶尔来到这松树下,感觉疲倦就枕着石头睡着了。这山中也没有历书,只知道天气冷了又暖暖了又冷,也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年,更不要说我的岁数了,统统不记得了。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多么美妙的回答。不禁让我想起那著名的《桃花源记》来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是那桃花源中的人们之所以隐居,是为了避秦乱,而这位太上隐者,是为了过超凡脱俗的生活。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境界就完全不同了。

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对于死后的事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季路曾经向孔子请教关于鬼神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活着的事你还没搞清楚呢,研究死去的事干什么呢?佛家讲究的是因果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活着的时候做多了坏事,死后就要下地狱,活着的时候多做好事,死后就会前往极乐世界。道家则认为,生死是没有界限的,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不以生而喜不以死而悲。只要你的思想境界到了,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庄周梦蝶,是耶非耶?

这位太上隐者,定是位得道的高人。且看他这超脱的答疑,更让人觉得他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神仙了。他的思想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也就无所谓生死。他这石上一眠,世间也许已是千年了吧?即便他手中有历书,又如何能计算神仙的日期呢?

我想选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骑一匹快马走进时光深处。一路跋山涉水去千年前的终南山里,寻找这位老者。如果老人还在睡着,我就静坐一旁,翻阅他手边的《道德经》。如果他已经醒了,我想跟他聊一聊《逍遥游》里那只大鹏鸟的故事。

那么,我的画要改一改了,远山不变,松树不变,老者须发皆白衣袂飘飘不变。只是老者不再酣睡,他正在跟一位女子谈天说地,兴致勃勃。

若能在松树下结几间茅庐种几枝梅花的话,我愿从此住在那里,寒尽不知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隐者
唐诗鉴赏辞典 答人 太上隐者
太上隐者【答人】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那山 那水 那人
京华忆影(十八)--虬枝秀挺听法松
千家诗(一百八十一)——答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