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3年,林徽因破口大骂: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文丨天下战史

编辑丨天下战史

“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1953年,北京的一次城市改造大会上,一向温温柔柔的林徽因十分愤怒的指着时任北京副市长吴晗的鼻子大骂。

被称为民国第一美女的林徽因一向温柔大方,处理问题端庄得体,十分有风度,而这场会议上却如此失态,不顾形象。

究竟这场会议发生了什么?林徽因和吴晗两个人有什么样的恩怨。

一代才女怒骂市长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大量古建筑免于战火的摧残,得到了保护。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北京被确立为首都后,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保护北京原有的古建筑,因为这个是历史在岁月长河里的沉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的证明,也有人认为,应该拆除这些古建筑,建一个高楼林立,工业发达,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北京。为此,两方纠缠不清。

1953年,一次有关于北京城市规划的讨论会上,林徽因梁启超夫妇被紧急通知参与会议。得知会议是讨论有关于北京古建筑牌楼的去留的问题,林徽因不顾自己重病,挣扎着起身,说什么也要前往参会。

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妻二人是一直支持保护古建筑的,两个人是建筑学家,从海外留学回来,见识到了很多国家的传统建筑,也一直在致力于宣传我国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如今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痛心疾首。

会议上,时任北京市市长吴晗提出,曾经的牌楼那一块是刑场,在那里杀过好多人,多少是不太吉利,还提出,牌楼带着过去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的色彩,且过去的牌楼是被当做路标用的,现在有了真正的路标,牌楼的作用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不拆除,可能对今后发展带来交通和建筑问题。吴晗觉得,应该在这些牌楼那里建立一些雕像,喷泉等,这样才符合现代化都市的风格。

但是林徽因却不这么认为,她愤怒的反驳道“如果说这个地方杀过人就不吉利了,那故宫死过多少人,怎么不把故宫拆了呢。”为了支持自己保留牌楼的观点,她把牌楼从文化意义到经济价值各个方面都列出来了,阐述不应该被拆除的理由,为了说服更多的人同意保留,林徽因还强撑着精神赶制出一张规划图,里面综合了古建筑和现代化高楼,将两方的提议最大限度的综合在一起,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明白,建设发展和保留古建筑二者是不冲突的。牌楼的存在不一定会影响交通,可以设计线路的时候绕开这些地方,就算是有了路标,

但是林徽因的这份付出并没有换来相应的效果,依旧大部分同意拆除古建筑,两方意见分歧越来越大,矛盾也逐渐激化,会议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吴晗一时情急,口不择言的说林家是守旧老古董,出身低微,见识短浅。

听到吴晗的这番话,林徽因的火“腾”地就上来了,她不顾形象,指着吴晗大骂道:“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吴晗也自知自己失言理亏,面红耳赤的不敢言声。

满门忠烈的家族

林徽因确实所言非虚,林氏家族几乎各个都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属于自己的印记。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其祖父是曾经考入进士,与康有为同科的林孝恂。林孝恂在考中进士后不愿进京做官,受官场束缚,便上下打点一番后前往南方担任地方的父母官,曾在多个地方调动任职。

读书人出身的林孝恂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自己官职稳定下来后,专门开设私塾,教授知识。在林家,男女平等,私塾里不仅有家里的男孩子,家里的女孩子允许读书,这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进步。

林家的私塾区别于一般私塾的地方在于,他所教授的知识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包括一些外国的先进思想和外语,还有一些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致力于培养中西文化齐修,通晓古今中外的全方位进步人士。而林孝恂的教育也确实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从林家私塾里出来的人才数不胜数,很多投身革命运动的先进分子就是林孝恂先生的学生。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考中秀才后,学习了一段时间外语,便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攻读政治和法律。在外留学的他受到了很多进步思想的影响,回国后担任在国内担任政治上的一些职务,由于拒绝了军阀张镇芳的贿赂,被排挤后主动退出官场。

1919年,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时任总统顾问的林长民坚决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后,林长民作为中国的首席代表出任世界联总会,阐释中国立场。

不幸的是,1925年,在一次政治会议上,正在演讲的林长民被流弹击中,中弹身亡。

林徽因的三个叔叔是为黄花岗起义而牺牲的烈士,我们现在所流传的感人肺腑的《与妻书》就是出自她的叔叔林觉民之手。

由此可见,林徽因的家族里都是忠臣烈士,称“满门忠烈”当之无愧。

卓尔不凡的建筑师

都说“虎父无犬子”,出生于这样优秀家族里的林徽因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前往欧洲留学,在伦敦,她结实了一名女建筑师,深深地被建筑学的魅力所吸引,在心里里埋下了一颗名为建筑师的种子。

回到中国后,林徽因在中学继续完成学业,在这其间,相貌姣好,出身世家又才华横溢的她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1924年泰戈尔来访华时,她就作为陪同人员之一,泰戈尔先生还专门为其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

因为家庭原因,她结识了自己的爱人——梁思成,二人有共同的目标和相似的爱好,相处起来十分愉快。1924年,二人决定赴美留学,继续攻读建筑系。

到了美国后,二人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梁思成顺利进入建筑系继续攻读,但是林徽因却因为建筑系不招女生这个规矩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她只好去美术系,辅修建筑系的课程,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理想。

从美术学院毕业后的林徽因不满于此,又前往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美设计。次年和梁思成完婚后,两个人共同前往欧洲,开始了实地考察。

丰富的考察经历和不同专业的学习和深造给林徽因带来了很多的见识和灵感,这一点在她回国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回国后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对我国各地的建筑进行考察和记录,为我国各地古建筑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时间的颠簸和劳累也使得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差,各种小毛病在身上累积,但是她依旧奋战在保护建筑的第一线。在二人努力下,最终《中国建筑史》问世,结束了没有人记录我国建筑史的遗憾。

不仅在古建筑上林徽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著名工艺景泰蓝的传承,也有林徽因的一功。

1951年,林徽因梁思成在外出的过程中,无意间注意到了路边一个小贩摆在摊上的花瓶,这个花瓶十分精致但是因为岁月的打磨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因此半天了也没见人买下。林徽因眼瞧着觉得眼熟,凑近一看,心下一惊,这个花瓶可是景泰蓝的工艺,只因保养不当蒙上了一层灰,但是价值可是不低。

摊主见有人观赏,便主动上前介绍。林徽因果然没看错,这个花瓶确确实实的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花瓶,但是由于不赚钱和技巧繁杂,已经越来越难以传承下去了,摊主带着点悲伤的语气感叹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技艺就没了。

林徽因听后感到十分心痛,我们国家传承了这么多年的传统老工艺怎么就可以这么消失呢。她回家和梁思成几经商议,决定上报清华大学,成立美术小组,抢救马上就要没落的景泰蓝的工艺。

这个事情谁也没做过吗,整个小组的人都是一头雾水,为了小组的进展,林徽因亲自带队,查看不同年代有关于景泰蓝的资料,观赏调查景泰蓝的瓷器,奔波于民间各家工厂......

最终,在她的努力下,景泰蓝得以改造和重新设计,并且成为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国宝,在不少重要的外交场合,都有用含有景泰蓝元素制成的礼物。

令人感叹的结局

尽管这样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据理力争,依旧没有打动那些想要拆除古建筑的那些人的心,最终,北京的那些牌楼还是被机器摧毁了。眼看着无力回转的局面,林徽因撂下“以后在复原的都是假的古建筑,你们这样做以后会后悔的”转身离去。

这个沉重的打击无疑加重了林徽因的病情。回到医院后的林徽因时不常的便拒绝吃药,加上心情原因,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1955年的4月,与世长辞。

最终,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北京的部分城墙牌楼被推倒拆除,梁思成曾经痛心疾首的看着这些工程,喃喃道,幸亏林徽因不在,要不他她看到了得多么难过。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北京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资料,复原重建了曾经被拆除的永安门,尽可能的弥补那些年的遗憾。

这段经历令我们唏嘘和感叹,但是我们不能永远的活在过去,眼光也应该放到现在和未来。

时间的齿轮不断滚动,历史的长河里故事太多,放在当时,这方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和理由,站在现在的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评价究竟哪方是对的,哪一方是错的。我们不可否认林徽因为我们国家建筑史上的奉献和牺牲,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站在先人的脚步上继续发展和传承我们的建筑以及传统工艺,做好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尽最大可能弥补我们当时的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满门忠烈,你算个什么东西?”
吴晗评价林徽因出身低,林徽因回击: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
53年林徽因不顾病体指着吴晗怒骂:我林氏满门忠烈,你算什么东西
林徽因拖着病体,怒怼吴晗: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1953年,林徽因指着吴晗鼻子吼:我林氏满门忠烈,你算什么东西?
林徽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