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鸿章将22岁女儿嫁给40岁大臣,其后代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前言

“老夫少妻”的组合在古今中外都常有发生,但大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目的或背景。

可在晚清时期,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就做了这样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他将自己年仅22岁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已经40岁的大臣,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一、李家小姐20多岁未嫁 求亲者众

19世纪下半叶,李鸿章已是晚清重要军机大臣,管辖着海军与北洋大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有一双儿女,女儿李菊耦从小便聪慧过人,深得李鸿章喜爱。李鸿章为她聘来一流先生,教她诗书琴棋,李菊耦果然长大成人后,以“第一才女”之名闻名京城。

李菊耦渐至二八佳年,李鸿章便着手为女儿选婿。当时求亲者众,无数权贵名流都盼望能得此门亲。因为李家不仅富裕显赫,李菊耦的才华文采也远近闻名。

能娶到这样的新妇,无疑能为丈夫在仕途上添光添彩。这些年轻才俊们一个个衣冠楚楚,盼望能在李鸿章面前脱颖而出,获得这门天作之合的赏识。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鸿章的审美与众不同。他一个个将前来求亲的年轻才子打发走了。李鸿章眼光独到,看不上这些纨绔公子们的品行。他认为,这些靠门第和家世骄傲的子弟,哪一个配得上自己的爱女?

如此僵持不下,李菊耦竟迟迟未嫁到了二十二岁。在当时多数女子十三四岁就嫁人,作为典型嫁妆的年龄的环境下,这已令李家饱受非议。

李鸿章若非铁石心肠,只怕早把女儿随便塞给一个权贵家庭,免得再受非议。可他偏偏遵循内心,总认为尚未出现一个真正称心如意的人选。

父女两人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却也培养出了非同寻常的感情。李鸿章视李菊耦为掌上明珠,而李菊耦也以父亲为荣。她并不介意迟迟未嫁,因为深知父亲一定会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虽然期间饱受旁人的议论,但父女二人都没把这些看在心上。

二、张佩纶失势遭贬 得李鸿章收留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张佩纶的御史正在经历人生巨大的起伏。张佩纶为人正直,数次劝谏朝廷应积极对抗西方列强,收复故土。

他主张大清要振作元气,全力抵御外来势力的侵扰。但张佩纶的积极主战路线与当时主和派的大多数大臣格格不入。这些臣子或多或少都认可向西方势力低头,保全已有疆土。

张佩纶屡屡提警告未被采纳,这让他在朝中渐生郁结。1883年,中法战争突然爆发,张佩纶奉命率军前往抗击法军。

他曾分析判断过两国实力对比,断言法国近年战事频仍、国力衰竭,大清此时出兵必可取胜。但主和派占了上风,朝廷错过了先机。待张佩纶率军赶到,法军已占尽战场先机,清军立刻土崩瓦解、一触即溃。

此役失败,张佩纶政敌来了兴趣,纷纷在慈禧太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他们说这场惨败就是张佩纶目光短浅造成的,要求严惩此人。慈禧太后性格骄纵,得到战报大怒,立即责令将败军之罪全部推在张佩纶头上。

张佩纶不仅遭到撤职贬官,还被发配新疆,与世隔绝。在漫漫流放路上,张佩纶的原配夫人还因患病不治身亡。一时间张佩纶人生跌入谷底,妻亡国破,他只能在骆驼队伍中远赴西域,带着对朝廷的失望与痛苦。

种种变故中,张佩纶却因此获得了李鸿章的注意。李鸿章欣赏张佩纶敢言直谏的精神,也明白这个败仗不全是他的责任。

他在朝中颇有发言权,便说情将张佩纶接到自己府中做幕僚。张佩纶对李鸿章这一举动十分感激。他本已跌入泥潭,这下得以喘息爬起,并结识了这位明智的长者。

三、李鸿章将李菊耦许配给张佩纶

张佩纶在李府住了一段时间,深深领教了李鸿章的人格风采。他见李鸿章处理政事秉公无私,对手下也温和有度,并对自己照顾有加。这样的长辈确实令人敬佩。

一日,李鸿章突然告诉张佩纶,要将自己二十二岁的千金李菊耦许配给他。张佩纶惊得目瞪口呆,他已年过四十,刚刚丧偶,真想不通李鸿章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面对张佩纶的不解,李鸿章开导道,我看你正是一个真正仁义的人,品行正派不言假,我最放心把女儿交给你。李菊耦也表态赞同此事,她察觉到张佩纶的正气,也希望能成全父亲的心愿。

张佩纶连连摆手,说自己不过是个落难书生,怎配得上李家门楣。他深深自惭,觉得年过四十的自己,如何足以照顾年轻的李小姐。更何况,自己不久前刚丧偶,心中尚存哀痛。

李鸿章不以为然,说你我年龄不同,正可相辅相成。李菊耦看人的眼光与我相同,你不要再谦虚了。我更希望能托付给有真才实学、气节如你的人。

张佩纶推辞再三,还是接受了这门亲事。他对李鸿章充满了感激之情,也不愿辜负二人的厚望。

消息一传出,立时在朝野掀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侃侃而谈,说李鸿章眼睛长在头上,居然把二十出头的闺秀嫁给一个四十岁的老御史,实在荒唐。

有人讥笑李鸿章“养老女,嫁幼樵”,说他这是难堪收场,只好找一个年长者充数,免得女儿等待太久。也有人说张佩纶“不是东西”,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然而李鸿章和李菊耦都对外界的议论充耳不闻,心意已决。他们不在乎常规,而是相信张佩纶的人品学识,这才是婚姻的基础。李鸿章平静地将女儿嫁了出去。

四、张佩纶与李菊耦恩爱美满

张佩纶与李菊耦的姻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出人意料的是,他俩的婚后生活竟然异常恩爱,简直是一见钟情。这对看似不搭调的组合,相处起来却十分投缘。

张佩纶温润儒雅,能吟诗作赋,他用情至深,待李菊耦如掌上明珠。李菊耦也很欣赏丈夫的学识气节,她并不嫌弃张佩纶的年龄,反而成了他赖以度过中年困顿时期的知音和依靠。

婚后二人共谐悦同,张佩纶时常挥毫泼墨,与李菊耦对弈吟诗;李菊耦也以琴瑟陪伴,助张佩纶度过难捱的浮沉人生。两人之间的精神契合,弥补了年龄差距,促成了一段美满姻缘。

几年下来,他们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儿子继承父亲的学识,取名张志沂。张志沂19岁那年迎娶一位淳朴女子为妻,不久诞下了一名聪慧的女儿,取名张爱玲。

作为长辈,张佩纶和李菊耦见证两个小生命的降生,不禁感叹人生之奥妙。他们白首偕老,终成眷属。也为下一代留下了榜样,教育孩子们何为贤妻良夫。

五、张爱玲成为知名作家 张佩纶选婿的后世佳话

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慧,她娴静文雅却又机智幽默。张佩纶便知这是李家优秀血脉的传承,极尽爱护之能事。

张爱玲酷爱文字,从小便展露无遗。19岁那年,她发表了一篇小说《天才梦》,自此声名鹊起,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女”。她独特的文风与敏锐的观察力,让她在文坛崭露头角。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的代表作《沉香屑》问世,她的文学成就更是达到了巅峰。这部以婚丧习俗为线索的长篇小说,展现出极高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与林徽因、邵荃麟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张爱玲也被誉为当代“天才作家”,声名远扬中外。

张爱玲一生22部作品问世,她独特的现代主义手法,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人毋庸讳言,她确是改变二十世纪中文文学面貌的重要作家。

张爱玲的成功,成就了张佩纶选婿的一段传奇佳话。原来,李鸿章的眼光极为独到,张佩纶不仅是个正人君子,也给李家传下了卓越的文采与基因。

李、张两家的姻缘,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开花结果,最终赐予人间一个文学巨匠。这段跨越时代的佳话,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对象。它彰显了婚姻自由恋爱的可贵,也表明优秀基因的传承历久弥新。

结语

李鸿章毅然为女儿择婿的故事,彰显了他作为父亲的责任和担当。儿女的婚姻大事,父母不应只图门楣高低,而要考虑对方的品行性情,拣一个真正适合孩子的知音。

张佩纶夫妇白头偕老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只要两颗心真诚相爱,年岁并不会成为阻碍,反而能相濡以沫,共度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鸿章将20岁女儿嫁给44岁鳏夫,结果培养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李鸿章把貌美女儿嫁给41岁大臣,不料两人子孙却成赫赫有名之人
1888年,李鸿章把22岁女儿嫁给老大臣,谁知后代子孙中竟有名人
李鸿章把22岁女儿嫁给老大臣,谁也没想到两人子孙会非常出名
张爱玲的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却嫁给大她二十岁的大臣当填房
1888年,李鸿章把22岁女儿嫁给老大臣,没想到两人子孙竟如此出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