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写于人生低谷的一首诗,特别乐观豁达,鼓舞了世人一千多年

#古籍里的历史#

古人常说:“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正因如此,所以古人笔下,流露出的一般都是他们的真感情。

比如庄子的《逍遥游》为了表达物我两忘的自由心境,他写下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又比如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当他看到了国都陷落,城池破败,他心里流露出了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现实的悲愤。

因此,他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的诗句。

然而,古人笔下流露出的情感,包含的“悲欢离合”各有不同,处理的方式各异。当人们遇到了好事喜事,当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可一旦遇到悲伤的事或不如意的事,有人则不知所措,有人则处之泰然。

当然了,能够处之泰然的人,一般来说都有一颗乐观的心,对万事万物都怀有一种平常的心态。这样的人即便面对再多的失意与困难,他也能够镇定自若,处之泰然。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而本文要介绍的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人。

相传,刘禹锡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中唐时期最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与白居易、韦应物合称“中唐三杰” ,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因其诗风超脱世外,豪气大方,因此又有“诗豪”之称。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后,拥有一腔政治热情的刘禹锡参与了“永贞革新”,只可惜,他们的改革触犯了藩镇节度使、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因此,在这些人的联合反扑下,“永贞革新”很快官宣破产。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屡遭贬谪。公元826年,在被贬的扬州路上,名满天下的刘禹锡遇到了名满天下的白居易,那时的白居易正从苏州赶回洛阳。

于是,文学史上被人合称为“刘白”的两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互述倾慕之情。本来同是天涯沦落人,一番交谈之后,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样的交谈一直谈到了宴会之上,二人仍然未尽余欢,直到欢饮至醉,醉后狂歌,歌后留墨,互赠对方。白居易写下了: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其中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两句表达了白居易对刘禹锡屡遭贬谪的同情和不平。

读了白居易的诗,刘禹锡感觉到他的诗里流淌着暖暖的关爱。因此,刘禹锡激动不已,因为这么多年来,白居易是第一个如此了解和关爱他的人。这样的关爱让他倍感荣幸和欣慰,而为了表达他的感谢,刘禹锡也写了这么一首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这首诗的首联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两句描述了诗人二十多年来屡次被贬的境况——凄凉无奈。

其中的“巴山楚水”指的是今天的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三年”:从公元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开始,到公元826年冬应召结束,其间的时间跨度为22年。

刘禹锡被贬之地远离京城,古代交通又不发达,所以要回到京城,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难以到达,因此此处说是23年。

而在二十三年前,“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屡次被贬。他也在二十三年间奔走于夔州、朗州等地。这些地方就是今天的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这一带在唐代处于偏远蛮荒之地,远离唐朝的政治权力中心。这些地方对于刘禹锡来说是人地两疏。

而一个外来的被贬官员,要想处理好这些地方的政务,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因此,刘禹锡的处境可以说悲凉万分。

然而,除了偏远蛮荒之外,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还有时间的跨度之长,“二十三年”对于悠长的历史来说,就是一个点。可对于一个人来说,二十三年足够成长了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

二十三年,物换星移,世事变迁。而那个曾经满腔热血的青年诗人刘禹锡,此时也成了五十多岁的长者。

这样的长者,可能早已被人们忽视,早已被人们忘记。而“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的一个“”字,道出了诗人心中那种被人抛弃的复杂感情和无限凄凉。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的是西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所写的《思旧赋》。而他所思念的对象便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及好友吕安。

曹魏末年,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嵇康吕安等人不满此等行径,从而惨遭杀害。后来,向秀从嵇康、吕安的旧居经过,听到有沉郁的笛声传出,引得他悲伤无限,于是写下了一首《思旧赋》。

刘禹锡在此借用这个典故的目的,就是为了怀念那些已经去世的曾经和他一起变法的人,以及好友柳宗元等人。这句诗中的一个“”字,道尽了被贬归来的刘禹锡的无比落寞,无比孤寂。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的“烂柯人”是指魏晋南北朝时任昉的《述异记》中的一个樵夫王质。他一日上山砍柴,碰巧看到两个孩童正在下棋,见棋局精彩,便忍不住驻足观看。一局棋下完后,却发现手中的斧柄早已腐朽。回到村里,已过百年。

作者在此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归来后恍如隔世的荒凉境遇。这二十三年来人事全非,世事全变,简直就是一种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得诗人内心生出一种生疏感,惆怅感,更有一种难以回归的失落感。

在诗的前四句中,诗人给人们展现了他不忍直视的贬谪生涯,道尽了他一生的心酸苦楚,读了让人感觉人世的变迁如一场大梦,悲凉不堪,不忍再读。

然而,对于刘禹锡这样豁达乐观的人来说,即便再有悲催的人生,即便再有天大的不幸,他也能够找到人生的出口。果不其然,诗人在颈联笔锋一转,便写下了鼓舞人千年的经典名句。

这样的经典名句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中的“沉舟”与“病树”是诗人自比,是把“沉舟”与“病树”比作二十三年来颓废的自己。

刘禹锡之所以这么写,其实是为了回应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

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与你同朝为官的人大都得到了升迁,而仅仅只有你一个人被撂在那偏僻荒凉的地方,默不作声,荒废了你二十多年的年华,荒废了你你二十多年宝贵的青春。这样的描写,充分流露出白居易为刘禹锡的打抱不平。

所以刘禹锡回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我固然落魄,如沉船病树一般。但是,沉船旁边尚有千舟竞发,病树前头,尚有万木争春。

这两句一改前四句的悲凉哀伤和颓废落寞的曲调,反过来劝慰好友白居易不必为自己那虚度而落寞孤独岁月而忧伤,不必为自己今天的一无所有而叹息。

短短两句诗,让人仿佛看到了忘记世事变迁的刘禹锡;让人仿佛看到了忘记仕宦沉浮的刘禹锡;使人仿佛看到了豁达乐观的刘禹锡。

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也让人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使人焕发出无限的青春。因此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千年不朽的经典名句。

而刘禹锡的这种难得的豁达,和看透世事的乐观心态,恰如他在一首叫《酬乐天咏老见示》的诗中所说:“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尾联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是说:“老白,你的歌听了使人振奋人心,心情大好,精神焕发。为了你这精彩的诗句,就让我们就干了这一杯,让我永远记住你的不朽诗句!”

这一联紧密承接颈联,以振奋的精神来回应白居易的鼓励,以祝酒的方式来答谢白居易的诗词。同时,也以诗歌的形式表明自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不可能一直颓废下去。因此,这一联起到了与白居易一起共勉的作用。

一诗读完,我们在不自觉中感受到了诗人在前四句中的悲哀沉郁和荒凉颓废的沉沦心境。而到了诗的三四句,诗人笔锋陡转,表现出一种高昂激越的情感,流露出豁达乐观的情怀,也让人无限敬佩。

往事如风,虽已千年之久,刘禹锡诗中的无尽深意仿佛还徘徊在历史的天空。而我们今天重读此诗,仍然感触良多。无尽的深情,深入我们心里。

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千古不朽名句,让我们不禁在想:“人生之路千万条,一帆风顺,无风无浪的路找不到一条;天下大道千万道,坦途无弯无坎坷的大道亦找不到一道。”

但是如果我们记住了刘禹锡诗中的豁达与乐观,如果我们记住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这两句鼓舞了人们一千多年的不朽名句,我们一定会从中汲取营养,从而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冲出一切困境,笑谈变幻风云,勇敢面对人生。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一旦遇到了悲伤的事或不如意的事,我们也应该如刘禹锡一样,学会面对困难,处之泰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禹锡这句千古绝句,白居易听后甘拜下风
白居易遇到刘禹锡,酒席之上相互写诗,两首都是经典,谁更高明?
郦波解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名句欣赏】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