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农民一生写下三首诗,其中一首咏菊成为历史的预言,千年经典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二首》节选

这是杜甫回忆大唐开元盛世时的情景,那个时候的唐朝不仅经济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所展现的文化也彰显大唐恢宏气象。

像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像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让人感受到诗人们的朝气蓬勃,骄傲豪纵的盛世情怀。

而后唐朝在玄宗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安䘵山和史思明发动了争夺统治政权的战争,这场内战让唐王朝人口丧失,国力锐减,从此开始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并没有直接走向灭亡,而是继续延续了144年的时间。

最终加速它灭亡的就是唐末一场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它也是唐末所有起义中影响最广、历时最久的一场起义,它就是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过后唐王朝只苟延残喘了23年,就走向了最终的覆灭。

说到黄巢起义,就不得不说到黄巢,他与刘邦一样出身于布衣,刘邦一生并非诗人,但也因为一首回乡之作《大风歌》名传千古。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豪情万丈、尽显霸王气息。

黄巢的一生也写过三首诗,其中早年的一首《题菊花》就清楚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和英雄志向。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当飒飒秋风吹来,千家万户弥漫在一片肃杀之中,百花不堪忍受秋风的摧残,都渐次凋零。

只有菊花还傲然开放,它的花蕊清香淡雅,芳姿绰约,但是却不能吸引蝴蝶和蜜蜂前来采蜜。

这样的生不逢时,如何不让人感叹!如果有生之年,我能成为百花之主——青帝,我一定让菊花和桃花、李花一同在春天绽放。

让它们一起享受春风的沐浴,春雨的滋润,而不让它孤寂地立于一片凄凉的秋风秋雨中。

黄巢出生于晚唐时期,那个时候的晚唐已经是风雨飘摇,社会一片混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有如秋风中一片残败的落叶,黄巢的这首诗看似为菊花的不公抱不平,其实是在以菊花自拟,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

老天不公啊,没能让我生于盛唐时期,尽享开元盛世气象,而让我生于这泥泞不堪的末世。

不曾屈服命运的安排,黄巢最初把希望寄托在科举之路上,待自己博得一番功名,再来兼济天下。

大力推行政策改革,解除唐王朝的内忧外患,回归当初的繁华。

但是事实上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他都名落孙山,希望化为泡影。

最后一次考试失利后,他于重阳节的前一天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不久就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灰意冷的长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待到九九重阳节来临,你会看到那漫山遍野的菊花,有如千军万马的洪流,浩浩荡荡点缀着壮丽山河。

所到之外,杀尽百花,遍地皆是黄金甲,而此时此刻的菊花,那冲天的香气带着狂野和豪情透过了长安城。

不能以仕途之道力挽狂澜,那么就只能期待揭竿起义。

诗中的瓣瓣菊花已化身为黄金战衣的战士,如同那无处不在、笑对秋风的菊花,带着所向披靡的雄心,占据了长安城。

而不堪一击的唐王朝就如同那残败的百花,到了那个时候,大好河山一定会是一幅万象更新的崭新面貌。

诗人在这里用了“九月八”,一方面是为了诗词韵律美的考虑,更多的是暗示,他期待着农民风暴早一天的到来。

公元874年,黄巢果然带领他的“菊花”们,加入了义军的大潮。

一度攻占洛阳、长安等地,在占领长安之后,黄巢登基为帝,国号大齐。

谁也没有想到,昔日所创作的一首诗,今日变成事实,长安城里,果然处处屹立金光耀眼、威风鼎鼎的农民义军。

可惜的是,这场起义最终被唐王朝的正规军击败,黄巢也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出家为僧,有人说他被自己的外甥所杀。

而他起义失败后,还曾写过一首诗《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还记得当年那个草莽英雄,策马于烈烈西风中,一身战场戎衣,最后换来一身袈裟。

我站在天津桥上,然而,还有谁能认识我呢?只好一个人独自凭栏,淡看夕阳落晖,感慨着这变幻无常的人生。

陶毅《五代乱离纪》所记载: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后代对这首诗是不是黄巢所写还存在质疑,但是不管是与不是,这首诗都可以说是黄巢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夕阳西下,英雄末路,晚年的黄巢无疑是凄凉的。

但是他在两首菊花诗中,所透露出来那富有反叛的生命力,和他那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挑战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牛落榜诗,被朱元璋仿写,毛主席引用!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 咏菊
《黄巢起义》堪于百花为总首 自然天赐赫黄衣
扒一扒黄巢的菊花诗
唐代落魄才子造反,写下一首古今最狂菊花诗,引施耐庵嘲笑,却被朱元璋“抄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