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峡绝壁黄金洞内传说不断,2017年科考队冒死进洞,解开千年谜团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我国出版的10元纸币的背面印的是我国三峡的一处绝壁,仔细观看会发现这处绝壁上有一个不太显眼的洞穴,为此专门有人曾前往图片中的地方进行探查。根据当地人的描述,在三峡夔门赤甲山的一处崖壁的中央确实有个洞穴。

有人怀疑这处洞穴是天然形成的,毕竟我国山水风景众多,更何况是一些天然形成的洞穴呢。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从洞穴的外观来看基本上可以否定天然形成的原因,因为从洞穴外围至今都能看出一些人工开凿的痕迹。

当地对这个洞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地人叫这个洞穴为“黄金洞”,相传洞里面藏着诸葛亮留下的八卦图以及刘备的贴身兵器雌雄双股剑,除此之外洞穴中还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黄金洞”名字的来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据说,谁要是能找到这个洞穴,便能获得巨大的财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几千年都过去了,一直没有人能进入其中一探究竟。

这个洞穴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洞穴中是否真的埋藏了千年前的宝藏?这些谜团一直困扰着人们。直到2016年,科学技术相对成熟,才有专门的科考队进入洞穴,就此也揭开了这个千年的秘密。

“黄金洞”

“黄金洞”的具体位置是夔门的悬崖绝壁上,目测从“黄金洞”的洞口到水面的距离最少有300米,洞口距离山顶最少也有好几百米的距离。可以说“黄金洞”基本上绝壁的半山腰处。

因为地势险峻,眼看洞穴并不远,但是无论是从山脚往上爬,还是从山顶往下爬都十分危险,而且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到达洞穴。所以数千年来,多少人为了传说中富可敌国的宝藏争先想要进去,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成功。

“黄金洞”所在的夔门是属于瞿塘峡的一处绝壁,虽然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但却是三峡中最为险峻雄伟的一处。瞿塘峡的两岸就像刀削过一般,而且崖壁高耸入云。甚至古人在见到此处之后都不由感叹“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

“黄金洞”的传说

在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这个洞穴的传说,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说“黄金洞”是汉时公孙述命人修建的藏宝地。

说起公孙述,或许大家并不了解。公孙述是如今的陕西人士,西汉末年曾在川府地区为官,王莽上位之后,又曾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一职。王莽去世之后,公孙述便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公孙述在位期间,爱民如子还因地制宜颁发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因此在当地十分受老百姓的爱戴。

公孙述治理有方,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年代自然是受到其他人的嫉妒,尤其是东汉的皇帝刘秀更是十分记恨公孙述,况且一山不容二虎,刘秀又怎会容忍公孙述与自己平分天下呢?于是就开始对公孙述进行大规模围剿。

公孙述拼死反抗,知道大军压城都没有放弃抵抗,甚至数次派出刺客前去刺杀刘秀,但都以失败告终,但最后公孙述还是在两国大战中因为伤重不治而亡。随着公孙述的死亡,他一手建立的王朝也随之一起覆灭。当地人为了感念公孙述,在当地建立寺庙,以此来供奉祭祀他。

后人猜测,公孙述在位统治数十年,肯定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刘秀大军突破防守之后,为了不给刘秀留下任何东西,所以公孙述派兵连夜将自己府中的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都转移了,期望有朝一日他自己或者他的后人能凭借这些财富东山再起。公孙述为了这些财富不会流入刘秀之手,特地选择将宝藏藏在这陡峭的崖壁上,而藏宝的洞穴正是这“黄金洞”。

除了公孙述藏宝的传说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当地还流传说这个“黄金洞”中藏着三国时期诸葛亮给后人留下的穷尽毕生所学的八卦图以及刘备的贴身兵器雌雄双股剑。

这个传说倒也有一定的依据。东汉末年,各地硝烟四起,刘备带领的大军在夷陵之战中被当时的孙权重创,刘备率领大军节节败退至蜀中地区,也就有了白帝城托孤。刘备去世之后他的佩剑雌雄双股剑就被藏在那个洞穴中,同样诸葛亮死后,他给后人留下一张八卦图也被一起藏在了“黄金洞”中。

除了这两种传说之外,还有一种关于巴人的传说也时代在这里流传着。传说在周朝时期,如今的川蜀地区一直为巴人所管辖,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候,巴楚两地战乱频发,而巴国实力远远不如楚国,所以一直被迫迁都。

秦惠文王时,司马错进军巴蜀,巴国被灭,据说当时的巴国国君带领所剩无几的臣民逃到了如今的瞿塘峡这一带地方,为了躲避秦军的追杀,所以就躲到了一处洞穴之中。秦军为了彻底灭掉巴国余孽,于是就下令将洞口全部堵死,巴国君主无奈之下只能带领其他人沿着洞穴深处前进,走了好几天之后,巴人隐约看到了光亮以为自己逃出生天,却没想到脚下居然是万丈悬崖以及湍流的江水。

这些巴人只能在这洞穴中熬一天是一天,最终因为没有食物而全部丧生在这洞穴之中,传说巴人在逃跑时曾携带了大量的财宝,他们丧生在洞穴之中后,这些财宝也随他们一起留在了那个洞穴之中。

这些传说一直流传在这一带地区,具体这个“黄金洞”是否真的像传说中一样藏着大量的宝藏还未知真假,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传说成功引起了历代探险家的兴趣。

探秘“黄金洞”

对于“黄金洞”的好奇从古时候一直延续至今,据史料记载,最早探秘“黄金洞”是在1939年的时候。当时冯玉祥将军带兵抗日,途经瞿塘峡的时候,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了这些传说。这些传说成功勾起了冯玉祥将军对“黄金洞”的好奇,于是便想要一探究竟。

冯将军亲自带人来到山顶,需安排了一名行动十分灵敏的士兵,将绳索系在这名士兵的腰上,从山顶放下绳索,试图用这种方式进入洞穴探查。但是冯玉祥将军低估了洞口至山顶的距离,绳索全部放完,士兵都没办法进入洞穴,冯玉祥将军只能作罢。

在这之后,数十年期间不断有人试图进入山洞探查,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也让人们对这个“黄金洞”越来越好奇。直到1958年的时候,当地的一个靠采药为生的村民杨文平,上山采药时,因为对“黄金洞”的好奇,再加上多年在山上采药锻炼出的攀爬技巧,成功进入了“黄金洞”。

后来据杨文平所描述,他在进入洞穴前,曾听到洞穴中传来阵阵鸟叫声,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他莫名被这个洞穴吸引,而后就鬼使神差的进入了洞穴之中。洞穴并不深也不是很大,而且里面也没有传说中的宝藏。

杨文平刚想要进去仔细查看时,没走几部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眼前摆放着几口棺材,地上散落着什么东西,因为光线比较暗并不能看清楚到底是什么。杨文平不知道棺材中究竟是什么,也不敢打开看,怕冲撞了什么不该冲撞的,但又不想白来,所以只是随手捡了地上的几样东西,就匆匆离开了。

杨文平带出的这几样东西经过专家鉴别,发现这几件东西都是青铜器,这也引起了专家这个洞穴极大的好奇。尤其是杨文平带出青铜器中的一把青铜剑,专家鉴别之后,这把青铜剑正是巴人的武器中最典型的“巴式柳叶剑”。而且这把剑的工艺不仅在当时的水平非常高之外,就算是在现在它的工艺也是无人能及。

有学者甚至根据杨文平的此次探险经历,创作了一部关于“黄金洞”秘密的作品。这部作品一经发布就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剧烈的反响。

“黄金洞”因此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94年我国的科考队员联合了英国共同组建起一支专业的勘探队,一群人来到“黄金洞”试图进到里面再次探寻洞内的情况。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不成熟,所以这次的科考行动也就此夭折了。

自那之后虽然还有不少人想要进入“黄金洞”一探究竟,但都因为地势过于险峻,加上当时各种技术都达不到进入的条件,所以一直都没有人能进去。

1998年,中国再次发起探寻“黄金洞”的号召,这次勘探是由中国与英国以及爱尔兰三个国家共同组成。此时的各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在利用当时最先进的一项技术SRT,几十人用了近6个小时最终成功进入“黄金洞”。

就在这些勘探队员沉浸在进入“黄金洞”的喜悦中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却惊呆了众人。洞穴并不大,但到处可见散落在地上的白骨以及棺椁的碎片,其中还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兵器以及生活用具。

这还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当勘探人员将光源对准洞穴的墙壁时,就被墙壁的文字和壁画震惊了。洞穴的墙壁上有着大量的图画甚至还有文字记载,勘探人员利用仪器想要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他们在洞中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任何宝藏的踪迹,只能无功而返。

即使真正进入“黄金洞”,但其中的秘密还是没有破解,直到最近的一次深入探寻,“黄金洞”的秘密才真正大白于世人。

揭秘“黄金洞”

2016年,我国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科考队,其中包含了专业的探险家,无人机操作团体自己专门研究巴蜀文化的专家等。他们都是专程为了这个传说中的“黄金洞”所隐藏的秘密而来。

在进洞前,科考队专门观察了四周的环境,以此来规划最佳的进洞路线。科考队通过测量,发现洞穴入口距离水面高达263米,从江面向上攀爬的可能性基本被否决,那就只剩下从山顶向下索降这一条路了。

刚开始比较顺利,但是洞口凹陷进入,队员根本没有着力点,就在洞口,被江风吹的来回摇摆,非常危险,最后在洞口处被难住,只好放弃。

科考队重新返回山崖上,再次利用无人机进行勘探,提前将下降的路线以及攀岩的着力点规划好,科考队员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径向下攀爬,冷冽的江风在几千万年来,把瞿塘峡的崖壁侵蚀的光滑陡峭,寸草不生,科考队只能一点点在崖壁上打岩钉,固定好绳索,一点点往下爬,别看只有263米,科考队员还是耗时6个小时,才成功进入了“黄金洞”。

刚刚进入洞穴,首先进入众人眼帘的就是几口摆放整齐的棺椁,可能因为摆放时间太长,导致部分棺木已经腐烂,里边的白骨也散落在地面上,队长在前,还提醒后边的科考队员不要踩中白骨,队员们纷纷猜测这是什么人的遗骸,众人小心翼翼往里边走。很快就发现一个狭小的洞口,只能勉强通过一人,科考队员只能依次按照顺序进入。

从洞口到里边,两侧的岩壁上,到处都是壁画,研究巴蜀文化的专家,当即确定这些就是古巴国的图腾和言语。

这些巴蜀图语基本上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纹组合之后形成的独特文字,但是由于缺少史料记载,专家还不能破译墙壁上文字的内容。但是根据这里发现的文字以及青铜器最起码可以证明,这里确实有过巴国人生活过的痕迹。这些文字壁画和青铜器对研究巴蜀文化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当然科考队员也并没有在洞穴中发现所谓的宝藏,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巴国人确实有将棺椁放置在绝壁上的习俗,但与其说这个“黄金洞”是巴国人的避难所,还不如说这里其实是巴国人天然的“墓地”。

到这里,“黄金洞”的秘密基本上就算是被揭开了。这里没有传说中的宝藏,也没有什么八卦图、雌雄双股剑,这里只有数千年前巴国人留下的一些文化印记在等待我们的破解。希望这些未解之谜能够早日被破解开来,让我们知道古代巴国人的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科考队冒死进入三峡绝壁发现白骨,揭开千年迷窟的谜团
三峡上方惊现黄金洞,勘察队冒死进入,揭开背后隐藏的千年秘密
三峡绝壁上发现一个黄金洞,科考队冒死进入,揭开一个千年秘密
绝壁奇窟
2017年科考队冒死进入三峡绝壁千年谜窟,队长:不要踩到别人骸骨
世界最大的七层洞穴大厦黄金洞,传说里面藏有金银珠宝,还有火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