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河北·在路上 | 探秘西大坪军堡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说过:“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

古蔚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八百村庄八百堡”之说。但是,留存下来真正的军堡并不多见,只有号称“西大神堡”的西大坪最为典型。

雄浑壮观的西大坪军堡

荒村古堡立危崖

到访西大坪古堡,是初夏一个午后。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着这片旷野,沟壑纵横的黄土地,愈发显得荒枯干涸。

西大坪军堡所在之地,是蔚县109国道旁的一片山崖,前临壶流河平原。远远望去,这座黄土堡垒西面、北面的堡墙,在悬崖上迎风而立。曾经的岁月里,它壁垒森严,地势险要,扼守着平川中蔚州通往宣化府的那条通商大道。

在地面看,残存的古堡貌似一个不规则圆形。但是,一位摄影家曾用无人机从空中俯拍,图像显示西大坪军堡的轮廓其实是三角形的,这不正是古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味吗?我们下车的地点,正对着南面堡墙,墙中间有一个狭长的拱形门洞,通向土堡内。门洞前,一条弯曲的黄土小路,一直通到坡下,这是探访古堡内部的唯一通道。站在这里,易守难攻的地形一望可见。

古堡东南面,有一座屯兵古寨的遗存。六百多年风雨侵蚀,让高耸的寨墙仅剩下几堵断壁残垣,荒凉的景象中,使人感叹时光的落寞。古堡周围,沟沟坎坎之间荒草丛生。靠近村庄的平地,生长着一片片庄稼,显现出村居岁月的平淡与恬静。

仅容两个人错身通行的洞门

依稀洪武屯兵处

历史上,蔚县有八百城堡之说,这足以说明这里曾是冷兵器时代战事频繁发生的边地。

正如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所言,万里长城与在长城脚下河北蔚县的古城堡,都是古老东方的奇迹。其实,蔚县古堡与明长城是同时代的产物,都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经的岁月里,一座古堡便是一个屯兵堡垒。

蔚县位于大南山北的壶流河盆地,属于雁门关以北,历史上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对峙的前线,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由此南下和汉文化冲突与交会,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关隘要塞和边防基地。

明朝初年,蒙古势力退居塞外,修筑城堡修复长城成为明王朝巩固边防的重要任务,加上“以军实边”政策的实施,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堡成为居民自守的需要,安全的保障。西大坪军堡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也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代,在之后的二百多年中,这座古堡一直有明军驻扎守卫,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军堡。

一般来说,蔚县的古堡多为方形平面,西大坪这样“非方形”堡垒并不多见。这种独特的形制,才使其更具观赏性。沿南面土坡上的小路前行,穿越唯一的洞门可进入古堡内部。这个洞口位于靠近村子的一面墙上,村民出入很方便。拱形的洞门极其狭窄,仅容两个人错身通行。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这个洞口设计之妙:一旦里面的人将这个入口封死,西大坪军堡便成了一座万夫莫开的堡垒——用于自守,用于防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古堡内是一片平地,有三四百平方米大小,据说战时可容纳两三百兵马。骑在百丈悬崖上的西面堡墙,也留有一个豁口,用于观察敌情和堡内通风。但是,西大坪军堡建成六百多年来,并没有发生过惨烈的攻防战。清代以后,这座古堡不再用来屯兵,却造福了邻近的村民,成为老百姓躲避土匪的避难所。

同蔚县绝大多数古堡一样,西大坪军堡的垒墙也是夯土建成的。夯土的大致方法是用干打垒分层夯实土层,由于当时施工工具比较落后,需要众多劳动力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工程量是相当浩大的。

因为夯土是一层层夯实的,结构紧密,往往比生土还要坚硬。但是,再坚硬的黄土也难以抵御岁月风雨的侵蚀。古堡外墙,沟壑遍布;古堡内的平地上,也出现了浸水下彻的洞口,说明下雨时有水直接浸入地下,并浸出墙体……由此,不禁使人心生忧虑:未来有一天,这座雄浑壮观的军堡,或许将不复存在——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但愿这一天来得晚一些!

西大坪古戏台

舞榭歌台化遗墟

1984年蔚县文物普查时发现,当地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古寺庙有300余座。这些古城堡、古戏楼、古寺庙全部为明清建筑。

西大坪古堡东南面有一座屯兵古寨的遗存,仅余几堵断壁残垣,与古堡相伴。在它附近,还有一座戏台和一座庙,这是当年蔚县一带村落的标配。蔚县历史上有“七百戏台八百庄堡”之说,无论是南山脚下还是北部丘陵或是壶流河两岸,随处可见一座座古老雄浑的城堡和建筑精美的古戏台,可谓有村就有堡,有村就有戏台。蔚县古堡和古戏台以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闻名于世。

其他地方的戏台,一般是东西朝向,而西大坪古戏台,却是坐南朝北,正北面对着一座古庙——三官庙。戏台与古庙西侧,则是军堡,堡、庙、戏台三者形成呼应。我们去时,三官庙大门紧锁,看不见庙里情形。古戏台建在一米多高的夯土之上,由于年久失修,仅存舞台及房屋建筑。戏台面阔三间卷棚顶,三面墙上均有彩绘壁画,但画面斑驳残破,只有很小一部分尚依稀可辨。

戏台在蔚县也被称为戏楼、乐楼、歌台。所有戏台,差不多都是青砖筒瓦、雕龙画凤、飞脊斗拱、彩绘纷呈……这类古代文化娱乐设施,星罗棋布般出现在蔚县,不能不使人探究它身后博大深邃的历史背景。一种最通俗而普遍的解释是:旧时,古堡为军队驻地,在古堡附近兴建寺庙和戏楼,可以稳定驻军士兵的军心,满足他们和附近村民的宗教活动和文化生活。

置身西大坪,探秘军事古堡,仿佛走进古老的时光隧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曾经的巍巍壁垒,空余漠漠黄土,让人放飞追忆与遐想。

(燕都融媒体特约撰稿 砾华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人竟在古堡里生活了六百年!
蔚县古堡过大年
【每日星图】见证600年斗转星移
暖泉古镇保存最完整的“西古堡”
河北蔚县:西大坪堡(明.不详)
蔚县古堡探秘201209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