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河北·长城魂系列 | 遗世独立的黑谷关

在接到采访“长城大黑关”任务时,记者一头雾水,因为之前从未听说过,网上搜索“大黑关”一无所获,再搜索“黑谷关”才从一些“强驴”游记中得知,这是近年来被发现的“野长城”。因其独特的形制和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奇、雄、险”,而受到喜欢探险的“长城强驴”们的青睐。

保存比较完好的1号敌楼近景

古人于此控雄关

黑谷关又名黑关、黑峪关、大黑关,地处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东北麓,属中山地貌,所谓中山地貌即由寒武纪和奥陶纪灰岩构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和物理崩解及流水作用,山势比较陡峻。

“山山攒簇雾灵山,壁陡崖悬不可攀,我今方知来绝塞,古人于此控雄关。”被驴友们誉为鼻祖的徐霞客曾这样描绘雾灵山,由此亦可见黑谷关的雄险。

万里长城万里长,但黑谷关段长城仅有9公里长,从地图上看,本来从西向东蜿蜒而来的长城在此处突然折而向南,像一只鸟头的模样,而黑谷关就在鸟嘴处。

据《明实录》卷一四八记载:“洪武十五年九月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堠,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誓服胡虏,抚辑边氓,按所辖关隘,曰一片石,曰黄土岭,曰龙井寨,曰松棚峪,曰青山大岭,曰黄崖口,曰将军石口,曰熊儿岭,曰墙子岭,曰遥桥峪,曰烧香峪,曰黑峪口,曰峰台峪,曰高垛子,曰小水峪,曰汉儿岭,曰城子山,曰倒班岭,曰把头崖,曰师姑岭,曰司马台,曰古北口……凡二百处,宜以各卫设卒戍守其地。诏从之。”

文中的洪武十五年为1382年,黑峪口即黑谷关,但具体建于哪一年已不可考。

这段9公里的长城,位于今天的承德县东小白旗乡榆树底村与乱水河村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上,北起滦平涝洼乡的旱儿梁关,南到乱水河村与密云花园村交界处的黑谷关,共有关口两处,烽火台1个,敌台(楼)9个,水关一座。除了两处关口建筑无存,1个敌台和1个烽火台仅存基址之外,其他大部分保存较好,其中位于黑谷关口悬崖上的“1号敌台”和“7号敌台”保存最为完好。

一地通四县

曾经担任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组组长的刘扑在《万里长城史只取一关说》一文中对黑谷关段长城进行了形象描述,“这些敌台,间距五六十米到二三百米不等。由于此地山势绝险,敌台间都是险陡的山岩,长城修筑者得以借助,成为天然墙体。(因此)整个长城段落,有石墙连缀的不到十分之三,而且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那些墙体也消失殆尽了。这样就使得这些长城显得特别奇伟雄险。”

按照现在的地理行政区划,黑谷关处于两省四县交界处,东为承德县,西临密云县,北接滦平县,南通兴隆县,从有限的历史文献来看,在明朝,黑谷关也曾经是关外进入京畿的一处险关要隘。明嘉靖年间顺天巡抚王大用曾提出建议,将长城自太平寨(今属迁西)自黑谷关拉一直线,将雾灵山圈进来。王大用还率领两名参将,在黑谷关粉碎了蒙古部落的一次进攻。

但到了清朝初年,从山海关杀入中原的清朝皇帝们逐渐忽略了这处京畿要隘,其战略意义和交通地位日渐衰弱,一座座矗立在山岭的敌台只能彼此遥遥地守望着,在岁月的侵蚀中衰败、破落,以至于默默无闻了三百余年。

1999年,经北京市测绘局测定,黑谷关为北京市最东端,即北京第一缕阳光诞生地,且“一地通四县,古来也称奇”。2000年,密云县花园村遂在此地立了一座碑:“北京第一缕阳光诞生地”,很快又将黑谷关开发成一处旅游景区,沉寂了三百多年的黑谷关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个人与一座关

当北京密云县花园村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候,这缕阳光其实早已掠过了坐落在榆树底村黑沟自然村村民刘宗林的家,今年73岁的刘宗林已经守护了黑谷关整整43年了。

生于1946年的刘宗林,三岁丧父,十岁跟着母亲入了人民公社,开始自己挑门过日子,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时任民兵连长的他被任命为长城义务保护员。从此无论寒暑,从黑谷关到旱儿关这9公里的崎岖山路上,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由于这9座敌台间没有城墙相连,刘宗林巡视的时候要在每座山峰间爬上爬下,巡视一圈要七八个小时。

“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听村里的老人讲,抗日战争时期,乱水河村被鬼子变成了无人区,附近的村民都被日本鬼子赶到了榆树底,在那建了座人圈,出入只有四个大门,虽然日本鬼子惨无人道,但是老百姓照样给八路军通风报信,就顺着人圈的水沟爬出去送情报。”坐在刘宗林家西屋的炕上,已经须发皆白的刘宗林打开了话匣子,年初的时候他被车撞伤了两条腿,左腿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紫色伤疤,现在刚刚能拄着拐杖行走,“我母亲之前的丈夫就是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后来改嫁我父亲,但在1949年国民党在杀害我们当地一位解放军通信员的时候,让村里11个人陪绑,其中就有我父亲,因当时场面惨烈,我父亲受到惊吓,回家就病逝了,扔下我们孤儿寡母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已经是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党交给的任务就得完成。”刘宗林颇为自豪地说,他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当过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党支部书记,近几年因为保护长城,他获得了不少荣誉,2017年还被评为河北好人,“我岁数大了,村里的事得让年轻人去干了,但是保护长城我还行,实在不行了,还有儿子、孙子呢!”

出了刘宗林的家,就能看到对面山上的长城敌台,“从左往右分别是4号、5号和6号敌台,拐过去就是7号,能看到一点点。”刘宗林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三座敌台显得格外壮丽威严,“即使我爬不动山了,也要在山脚下看着它们!”

(燕都融媒体记者 张斌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这14个美如画的野长城,却很少有人去
北京密云:白道峪赏花
河北踞虎关长城
文化山西:山西境内的明代长城
沿河城敌台 紫荆关
河北长城行 美丽青山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