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名僧释梦英在书法史上的贡献

北宋初年的书坛基本上承续了唐末五代余绪,欧、虞、颜、柳诸体皆有人研习,《铁围山丛谈》中提到:“……太祖书札有类颜字,多带晚唐气味……”但是,从有关书史资料来看,宋初书坛掀起的篆书热潮中,一代名僧释梦英是一位不可缺席的主角。

一、僧门奇士有英公——释梦英其人

梦英(945—1004),宋代高僧,师号宣义,湖南衡州(今衡阳市)人。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宋人朱长文的《墨池编》有详细记述:“释梦英,衡州人,效十八体篆书,尤工玉箸。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锡紫服。去游终南山。当世名士如郭恕先、陈希夷、宋翰林白、贾大参黄中之俦,皆以诗称述之。师号宣义。其后庐山僧颢彬学王,关右僧梦正学柳,浙东僧宛基学颜,亦为时人所称。”

这寥寥数语是迄今为止有关梦英生平最权威的记述,后世述其生平事迹,未有超出朱长文者。如《书史会要》称:“释梦英,号卧云叟,南岳人,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有所书偏旁字源及集十八体书刻石于长安文庙。”于是,同时代人留下的碑刻资料便显出了它的珍贵。

据西安碑林所藏《赠梦英诗》碑中的内容看,光是刻在碑上的就有32人,其中有陶榖、王著、李建中、宋白、赵昌言、苏易简、郭忠恕、陈抟等,可见其名气之大。诸如“纪赠歌诗数百人,序师多艺各求新。未言篆隶飞龙凤,且说风骚感鬼神”“到处闻人乞篆踪,学来年久有深功。墨池阔类湘江水,笔冢高齐太华峰”“圣主有恩酬绝艺,帘前师号紫袈裟”“篆写千文迈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阴”“禅得玄机笔得精,孤云光彩甚分明。豪端落石堪为宝,海内无人不重名”“小篆每轻秦斯法,隶书犹鄙晋臣功。多才多艺如师少,当世群贤尽向风”“文章篆籀久传芳”“僧中何事最闻名,笔札高奇僧梦英”等。

从这些赠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梦英在宋初以篆书擅名一时。写诗赞美他的,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而且极尽溢美之词。宋代朱长文《墨池编》中记载称颂梦英的诗句“长安粉壁狂题遍”,十分类似于唐代人窦冀赞美怀素的诗句:“……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以唐人夸怀素的规格来夸梦英虽是时人的拔高,但足以见其影响。

毕沅对这些诗却不以为然,他在《关中金石记》中说:“梦英,一沙门耳。其倾动朝土,不必皆如诗所云云,或好事者依托为之,以张大其教耶?然非所考矣。诸诗亦俱无可观。”

从目前所见宋代人以及后人的文献记载来看,大都提到释梦英的书法,而他的佛学水平鲜有提及,可见他一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到了书法之上,而且还借助书法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受到了皇帝的封赏,也受到了同时众多名流们的赞誉,这在宋代僧人中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二、名高湖外晚游秦——西安碑林所藏其有关刻石概况

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并翻阅史料,发现西安碑林现藏与梦英相关的碑刻共有7种,具体如下:

图1 《篆书千字文》拓片(局部)

一是《篆书千字文并序》(图1),碑题《千字文》,又称《宋梦英篆书千字文》《宋篆书千字文》《梦英书千字文》。梦英书并题额,袁正己楷书释字,安仁裕刻,吴廷祚建。宋乾德三年(965年)刻,碑螭首龟趺,碑身高327厘米,宽103厘米,文25行,行40字。碑阴刻《篆书千字文序》,陶榖撰,皇甫俨书,安仁裕刻,吴廷祚建。宋乾德五年(967年)刻,文21行,行35字。

图2 《梦英十八体篆书》拓片(局部)

二是《梦英十八体篆书》(图2),碑题《南岳宣义大师梦英十八体书》,又称《宋梦英十八体书》《梦英十八体篆书并赠诗》《宋十八体书》《梦英十八体篆并赠诗及书》,梦英书并题释,袁允中书赠诗,安文璨刻,僧琼信等建。乾德五年(967年)刻,碑身高202厘米,宽80厘米。碑文分上下五栏刻,赠诗在第一、二栏,每栏行字大小均不一,文篆书,题释隶书,赠诗楷书。此碑左侧刻有刊石人名及郭忠恕书答梦英,四行,楷书。碑阴上截为一佛内容残碑,下截刻《夫子庙堂记》。

图3 《宋梦英夫子庙堂碑》拓片(局部)

三是《宋梦英夫子庙堂碑》(图3),碑题《书夫子庙堂记》,又称《扶风夫子庙堂记》《重书夫子庙堂碑》《宋修夫子庙碑》,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刻。梦英书并篆额,安文璨刻。碑方趺,碑身高202厘米,宽80厘米,文19行,满行30字,楷书。此碑断在《十八体篆书碑》碑阴。

图4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拓片(局部)

四是《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图4),碑题《篆书目录偏旁字源五百四十部其建首立一为端毕终于亥》,又称《梦英说文字源》《宋梦英偏旁篆字》《说文偏旁字源并自序及郭忠恕答书》《偏旁字源目录及郭忠恕书》《偏旁字源》《宋六书偏旁》。梦英书偏旁字源并题额,郭忠恕书释字,梦英自序,郭氏答书及衔名,安文璨刻,元守全等立石,咸平二年(999年)刻。碑螭首龟趺,碑身通高300厘米,宽99厘米。碑题1行,隶书;目录17行,行33字,篆书;释字、自序、答书及衔名11行,行字不等,楷书。碑阴刻《京兆府小学规》。

五是《抄高僧传序》,碑题《张仲荀抄高僧传序》,陶榖撰文,梦英书,郭忠恕篆额,安文璨镌字。碑身高152厘米,宽81厘米。文17行,行24字,行书。额题在碑文上方,右行“张仲荀抄高僧传序”1行8字,篆书。据路远考证此碑应刻于建隆乾德年间(960—967)。

图5 《华严法界观残碑》拓片(局部)

六是《华严法界观残碑》(图5),无刻立年月,据残存碑文应为梦英所书,楷书。此碑残存碑文中未见刻立年月与撰、书者姓名,因其首行有“讲华严法界观宣”七字,故名。残石形状不规则,最高处67厘米,最宽处68厘米,文存15行,共137字,楷书。碑旁附民国宋哲元撰、杨兆庚书跋文10行,行28字,楷书。此碑书法风格与碑林藏梦英楷书《抄高僧传序》碑十分相似。梦英《篆书千字文》碑题称“南岳讲华严法界观赐紫沙门梦瑛篆并古文题额”,与此碑首行“……讲华严法界观宣……”亦合。碑文中“故太尉相国濮阳公……”所指应是吴廷祚,其人乾德二年至开宝四年出镇京兆,亦与梦英在关中活动的年代相符,所以,宋哲元跋文说此碑为梦英所书,基本可信。

图6 《赠梦英诗碑》拓片(局部)

七是《赠梦英诗碑》(图6),碑题《赠梦英大师诗》,又称《宋赠梦英大士诗》。陶榖等32人撰,僧正蒙书,义省等15人同建,安文璨、安文晟刻。咸平元年(998年)刻于《道因法师碑》碑阴,碑螭首龟趺,碑身高312厘米,宽102厘米,文分刻六栏,每栏33行,行14至16字不等,楷书。

三、今生所以书无敌——释梦英西安碑林刻石的书法艺术特色

宋人朱长文《墨池编》中记载了白贾《赠南岳宣义大师梦英》之诗,其中有:“衡山神秀潇湘清,灵气浚发奇人生。金仙才子称梦英,玉箸篆书天下名。隶外攻虞又攻褚,率更行体兼而有。别得张癫草圣才,笔头灿烂龙蛇走。八分飞白皆精练,长安粉壁狂题遍。功夫无让狸骨帖,声价高于铁门限。皇唐偏说怀素师,善草不闻真副之。近代聋僧小欧迹,谨楷龌龊无多奇。惊师宿世曾劳力,筋纸骨笔血为墨。受佛付嘱写征言,今生所以书无敌。我亦访奇满天下,多见名书与名画。虽见烟霄未称心,待取珊瑚为笔架。从兹懒爱吴筠碑,新歌重赠朴亚奇。”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到,似乎梦英是个书法全才,他会写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八分书、飞白书,其中楷书是又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从存世的碑石字迹看,还学了柳公权,实在是一个不得了的僧人。

我们从现存西安碑林有关梦英的刻石中,只能见到篆书、行书、楷书、隶书,而不见其他书体。梦英诸体皆擅,最为称道的是他的篆书。《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刻有梦英的《自序》,可以看作是其晚年对自己“振古风,明籀篆”的艺术实践的回顾:“自阳冰之后,篆书之法,世绝人工。唯汾阳郭忠恕共余继李监之美。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舍诸,及手肘胼胝,了无倦色。考三代之文,穷六书之法,俱落笔无滞,纵横得宜。大者缩其势而漏其白,小者均其势而引其画,伸而无倚,挠而无折,其鸟兽草木之象,山川虫鱼之形者,如飞走动,植于竹帛之上矣,盖言象形字也。今依刊定《说文》,重书偏旁字源目录五百四十部,贞石于长安故都文宣王庙,使千载之后,知余振古风,明籀篆,引工学者取法于兹也。”这不免有自诩的色彩,而其镌碑的目的则在于“使千载之后,知余振古风,明籀篆,引工学者取法于兹也”,确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于梦英篆书传古未精、创新不足,多遭后人诟病。米芾曾在《书史》中说:“梦英诸家篆,皆非古失实,一时人又从而赠诗,使人愧笑。”赵崡在《石墨镌华》中也说:“僧梦英皆妄作耳,然则今所传十八体出英公杜撰欺世,非古实有之也……”但在北宋初年书法萎靡的现况下,梦英承袭古风,勤于篆籀,接阳冰之余绪,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的篆书延续和发展同样起到传承及纽带的作用。

梦英《夫子庙堂碑》的楷书是学柳公权,而《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的楷书释文却是学欧阳询的。明代王世贞认为:“英篆笔亦自整劲,正书出信本《皇甫君碑》,骨稍露耳。”赵崡在《石墨镌华》中称“但其书跋书、忠恕书俱正书,大有信本皇甫碑法。”正是应了前面宋白赠诗中所谓“隶外攻虞又攻欧”,只是宋白还遗漏了学柳公权。难怪赵崡在《石墨镌华》中又说:“碑(十八体书)首载赠诗,正书亦劲健,皆是英公手耶?如此,公亦非孟浪者矣。”同时赵崡还对其楷书《夫子庙堂记》提出批评:“此碑忽尔蹶张,全用柳诚悬《玄秘塔》法,不师其遒劲而师其粗疏,所谓真恶札也。”

楷书、隶书与篆书相比之下要复杂得多了,点画形态的丰富、笔法的讲究远远超出篆书,以所见碑中梦英的楷书与其篆书相比,赵崡在《石墨镌华》中所说的“余合数碑观英公书,似当以正书第一,篆次之”,当是中肯之论。就楷书而言,从赵崡的评价和现存碑石中字迹看,其学欧阳询的成就又当在学柳公权成就之上。对于梦英学柳公权之书,明代杨士奇也有评价:“《夫子庙堂记》,唐驾部郎中程浩撰,宋宣义太师梦英书,世多喜诵此文。而梦英书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弱,不能及也。”

再将梦英的行书与其楷书相比,虽然行书中有一点欧阳询的意味,但其流露出的狂野之气,与其高僧的风度和气质大相径庭,这样的行书与其楷书相比,天壤之差。

对于梦英而言,从历代文献的记载和他在西安碑林留下来的书迹来看,他基本上是亦步亦趋地学习唐人,但其总体成就难与唐代书僧比肩。其重要原因就是前代墨迹稀缺,其可资借鉴的东西太少。六朝墨迹,尤其是以“二王”为代表的东晋墨迹流传到宋代已经很少。再加之五代战乱的破坏,对书法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欧阳修曾对此感慨道:“唐世执笔之士,工书者十八九。盖自魏晋以来风流相承,家传少习,故易为能也。下逮懿、僖、昭、哀衰亡之乱,宜不暇矣。接乎五代,四海分裂,士大夫生长干戈,于积尸白刃之间,时时犹有以挥翰驰名于当世者,岂又唐之余习乎?如王文秉之小篆,李鄂、郭忠恕之楷法,杨凝式之行草,至于罗绍威、钱椒皆武夫骄将之子,酣乐于狗马声色者,其于字画亦有以过人。及宋一天下,于今百年,儒学称盛矣,唯以翰墨之妙,中间寂寥者久之。岂其忽而不为乎?将俗尚苟简,废而不振乎?抑亦难能而罕至也?”这则材料说明到了宋代的时候,古代书迹稀缺,书法的传承遇到了困难。尽管宋太宗也任命王著摹刻的《淳化阁帖》收集前贤书法,但其缺陷不少,其中有摹刻的字迹失真,也不乏伪作滥入。在这种背景下,连皇室内府都没有多少晋人墨迹,更不用说是民间甚至僧人了。在前贤书法墨迹缺乏的情况下,拓本的价格也是令人咋舌,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对当时碑石拓片的价格有这样的描述:“范文正公镇部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盛行欧阳率更书,荐福寺碑墨本直千钱。”以僧人的经济实力,要想见到甚至收集到大量名家的书迹,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别说前贤墨迹,就是去购买碑石的拓片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正是受这样的时代的局限,宋代初年的书法本身就是比较衰弱的,梦英身处其间,就算是他在书法上有很大的志向,也不得不限于当时的时代格局而不能在书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综上所述,笔者对释梦英在西安碑林的石刻进行了考鉴、研究,特别是对释梦英石刻的具体类别进行了考证,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它们的本来历史面貌。诚如蔡显良所说:“释梦英在书史上亦留下了一抹亮色,为篆隶书的一灯不灭作出一定的努力与贡献。”不可忘却,应该对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进行确立,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故认识还有待深化。

(文/艾振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 释梦英《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宋代释梦瑛《篆书千字文》原拓
书法艺术 ||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释梦英《篆书千字文》1
高清字帖 | 释梦英小篆《千字文》
释梦英小篆《千字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