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惑炒豆胡同那些曾是僧王府的院落(多图)

最近,要整理东城南锣鼓巷片区资料,以便逐一发布,抽时专门到炒豆胡同和板厂胡同再次考察“僧王府”。

据悉,北京原有12座蒙古王爷府,而我知道什刹海周边就有三座,一是紧邻恭王府毡子胡同的“阿拉善王府”,北锣鼓巷国祥胡同的“那王府”,再有就是这次要说的“僧王府”。

满清时期,在京城建有王府的蒙古王爷一般是与满清皇室通婚联姻,但王府规制和规模一般比满清王爷的要低,而且大多数都是四合院式王府住宅。因为一般蒙古王爷都在蒙古家乡建有王府,规模也是较大。

从南锣鼓巷南口进入,东面第一个胡同就是炒豆胡同,与喧闹的南锣鼓巷相比格外幽静,这才是北京胡同应有的味道儿。

进入胡同东行一段就是挂有文保标牌的77号院落,尤其亮眼的是门洞两旁的汉白玉滚墩石。这个物件可能有些人认为是门墩,其实不是;当年是有一定规制的府院在垂花门或二道门作为影壁底座使用,与门墩一样起到稳固与装饰作用;一般四合院很少见到,在王府和故宫可见;此物件应是内院影壁使用的,可能后来因为碍事儿挪到门洞的,幸运这么多年没有破坏和遗失。

由于门口警示谢绝参观,不好打扰,那就静心走走这条胡同。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初秋的树叶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的绿,虽然现代的一切在逐渐侵蚀古老的胡同,但这条胡同还能感受一些原有的滋味儿。

此次行走炒豆胡同,意外发现胡同北面的31、59、63、65、67、69、71、73、75、宅院大多是等级极高的广亮大门。有些进院观看,虽是大杂院,但还能显示以往的规模,有的甚至超出前面僧王府的规模,不禁产生疑惑,这些院落与僧王府是一体的吗?如果是,不应开这么多院门呀?

我曾于2014年冬季拍过僧王府,当时只为拍摄此王府,匆忙拍完就走了,没有观察整条胡同,错过了这些大宅门。北京的胡同就是这样:可能每条胡同、每个院落都有故事,我们有时匆匆而过,没能发现她的美和她曾经的故事,也许再过几十年这些故事也就消逝淡忘了。

为了解消疑惑,回去查询有关资料。推崇专家冯其利先生描述的此府范围为:东临大街,西接福祥寺,后边是板厂胡同。按此来说,僧王府应占了整个一条炒豆胡同,网上介绍也皆如此。

但我拍摄中,发现炒豆胡同中部偏东有一条连接到板厂胡同的不规则夹道儿,我找出民国五年的地图查看,当年就有此夹道。由此认为夹道以西为僧王府整体府院的位置。

连接板厂胡同的不规则夹道儿

l 僧王府府院的来历:

僧王府由东、中、西三所院落组成。中、西两所院落是僧王府的上一代博多勒噶台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索特纳木多布济尚嘉庆三女庄敬公主,公主府在炒豆胡同。此府原先仅有中、西二所。

府院东所是前杭州织造福德宅,因其任期内短交银两而以房产抵押,被僧格林沁在道光七年间购买,把中、西二所稍作改建并与东所连成一个整体。

东、中、西形成一体后,因原先索王府正门在中所,与三所相对,位置过于偏西,便把王府正门向东迁移,建在了东所的位置上,这就是现今我们看见的面阔三间的僧王府正门。(加图)

僧王府原规制:僧王府分东、中、西三所,为各四进院落,而每所又分两三院,可见当时的规模。

当年以东所正院的门为府门,但王府主路没变,仍在中所,所以进入府门要沿着倒座房一路向西,进入中所的仪门后方才进入主路。中所正院正房是僧王府的正殿;西所第三进正房内有戏台设置;东所正院正房为寝殿;东所东院有花厅、抄手游廊、藤萝架、山石等。

王府东所大门

为何僧王府开了十几座门

僧王死后,爵位传给其子伯彦讷谟祜,是为伯王;伯王死后由伯王之子阿穆尔灵圭,为阿王;民国成立后曾担任过国会议员,1930年去世。

阿穆尔灵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逐渐卖掉僧王府,据冯其利先生引用的《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中提到:“该府西部成为温泉中学,中部为朱家溍先生家所买,东部除一部分留下外,其余卖给了为西北军。”

由于阿王把王府卖给了数家,所以原先只有两个门的僧王府,前后又多开了十几个门,僧王府规制满目疮痍的景象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建国后朱家溍先生把中所卖给煤炭部,朱家只留存中所正院后房16间半,现在院门开在板厂胡同。中所正院正房为煤炭部部长家,东所正院后罩房现在是街道办,院门也开在板厂胡同。东所东院为侣松园宾馆,正门开在板厂胡同。除上述的几个大块遗存,其余均沦为大杂院,杂乱不堪。

板厂胡同

此板厂胡同

下面按顺序逐一介绍一下现今僧王府各个院落的情况。

1、从炒豆胡同西口进入,第一个门为77号院。应为原中所正院大门,是原僧王府两座大门之一,也是老所王府的正门。

77号为广亮大门,门侧配有“僧王府”文保标牌及介绍,因此很多人产生错觉,认为僧王府仅此一路。

精美的滚墩石,总共三进院,第一进为大杂院,门内有垂花门,垂花门内为某部长住宅,第三进为朱家后人所住。

77号门内照片,现为大杂院

一进院落的正房

此二进院落的石榴树

一进院落,非常杂乱

77号大门上的彩绘,依稀可见

此路之西的院落当为西所,院门开在南锣鼓巷,转过去再作介绍。

2、75号院。此院落只见门内影壁,里面没能进入,因为不知路在哪里。此门应为民国后开的门,似为中所东院。

75号院门为广亮大门

精美可爱的门墩

一进院的景象

院内右侧的景象

门口的影壁,上面砖雕很精美

一进院落一角

远观75号大门

3、73号 院。此院为普通院门,应是建国后改的,在门的西面有一大门封为一间房,类似金柱大门,这应是以前的大门。该院特别杂乱,依稀能看到一些老房屋。

改为住房的院门

73号院门

院门过道儿

院内一角

依稀可见的老房

4、71号院。紧邻73号院,现在装修,是一家餐厅。

5、69号院。标准的广亮大门,似属于东所,这所院落应是民国时期一大户,三进院落。

69号广亮大门

进门影壁改成小房

一进院一角

进入二进需走过穿堂房

二进的正房,屋顶像似翻新的

东厢房的玻璃有特色的

进入三进的过道儿

三进院落,看不到原有的面貌

穿堂房搭建了蓝色的防雨棚

6、67号院。原东所某院,广亮大门很漂亮,可内部杂乱。

67号广亮大门

院内一角,搭建的房屋侵占了过道儿

院内一角,

院内一角

7、65号院。这个院门有些意思,一看就是后改的,整体在一个房屋的后墙上做的大门,一直大门紧闭,无法看到里面,看似以前应是僧王府里的一座大房的后墙。

65号大门

这座房在以前王府里不知作何用途

远观65号

8、63号院。东所正院正门,也就是僧王府的正门,十分醒目,面阔三间中开一间,此院正对着后面板厂胡同30号。这院曾是王府的寝殿。

63号大门,以前是僧王府的大门

进入二进院的门道儿

院内老房依稀可见,私建房占据了整个院落

狭小的过道儿

院内一角

老房只能看见房顶部

面阔三间的王府大门

9、61号院。是个随墙门,应是建国后改建的。

10、59号院。原东所东院,现为侣松园宾馆。

11、57号院。标准的如意门,应是民国时期的,小门紧闭,无法看到内部。

12、55、53号院。应该不属于院了,只是在房间上开了个门。

53号大门

55号大门

13、下面就是那条过道儿了,把口的西面是51 号、东面是39号,这条过道儿里还有五个院门。

穿过过道儿,就是北面的板厂胡同,当年是僧王府的后院墙。下面带您看看僧王府在板厂胡同的情况。

14、板厂胡同22号。侣松园宾馆,此院落与炒豆胡同59号是一体的。

15、板厂胡同30号。交道口活动站,此院与炒豆胡同63号是一体的,为僧王府正大门后院。

30号后开的院门

房屋进行了修缮,依稀看到院内建筑

王府的后罩房

后罩房的一角

板厂胡同王府后墙景色

16、板厂胡同32、34号。朱家溍先生家。

17、南锣鼓巷部分。僧王府院落的西部,大部分在南锣鼓巷商街地段,多为门面房,只有一个院落为住户,保护的不错。

在南锣鼓巷的大门

院内比较规整

东院房屋的后墙,没有修缮的房屋看着舒服

一个老物件,不知做什么用的

进入后院的穿堂门

损坏严重

后院一角,私搭乱建严重

院内一角

院内一角

院内院外两个世界

僧王府整体情况基本介绍完毕。由于涉及院落太多,大部分院落不能进入,整理起来耗费大量精力,可能有些地方不是很完整,欢迎交流。

【行者撂跤,胡同记录传播者,真拍实感,让您了解北京胡同的故事。欢迎交流、转发、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家大院的风水与养生
司马村主要古建筑原貌考察——古“大理寺”院
北京四合院——13世纪的天才设计
北京四合院史话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历史人物遗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