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方殡葬习俗:河北历来实行土葬,治丧过程也比较繁杂

在河北历来实行土葬,因此有“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崇尚厚葬。治丧过程也比较繁杂。城市实行火葬较早。回族、满族也实行土葬,但是与汉族存有较大差异。蒙古族一般人死后实行天葬,有富有者也实行火葬。在20世纪90年代,农村也大力推行火葬,现在火葬习俗正逐渐被群众们接受。

倒头:人死称为“倒头”。倒头时儿女们要守在身边,死后到最后,听取遗言,为老人送终尽孝,使死者心灵得到最后的安慰,死而瞑目。要是有的儿女不能见最后一面,就会被认为是大不孝,也是人生一大遗憾。人会既为说人死了,要说“老了”、“没了”、“走了”。在刚咽气的时候,儿女们要和亲友大声呼唤亡者,表示不愿让亡者离去。

停尸:亡者咽气前,亲人、本家或者请村里有经验者为亡人穿寿衣。穿寿衣时要对死者还要像生前那样,一边说“看这衣裳多合身,伸腿吧,伸袖吧。”就算衣服不容易穿也不能说,据说要是时候了就更穿不上了。有的人家在老人生前就已经准备下寿衣、寿木了。有很多老人在生前乐意看到自己的寿衣和寿木。穿好寿衣后,要在亡者居室冲门摆一张灵床,冲门置香案到床前,床铺要四面不挨墙,上面铺干草,将亡者联通褥子放到床上,但是忌死者头朝东。

报庙:死者的儿女侄孙们,要分男女两拨,戴孝,在亡灵钱磕头,由长子、长女或儿媳手端灵盘,在手提灯盏者引导下,到村里的五道庙或者土地庙前为死者灵魂报到,俗称“报庙”。在来的路上,忌哭出声。到庙前磕头,焚烧纸钱。

挂门头幡:门头幡也成为“命纸”,是用木棍挑起的节节相连的纸条,分男左女右悬挂于死者门前。纸条的数量是根据死者年龄而定的,一岁一条。死者为男性时,纸条顶端为尖状,女性时,要剪成燕尾形的叉状。

戴孝:管事人和族长同孝子商定,一般在“五服”内的都有孝。戴孝分为亲子、重孝。亲女,要头戴塌头,像两角重叠的口袋扣于头上;身穿带襟大孝衣,也有穿对襟孝褂的,白布蒙鞋。儿女们穿孝衣都要在腰间扎麻绳,象征披麻。侄子、侄女,头箍孝条,孝衣有的喝亲生子女一样,有的会略小。孙子辈要戴孝帽孝帽钱都系有眼帘;孝女戴送孝兜和纸箍,纸箍下系眼帘;女婿要身披一块白布。别人从各人所穿戴的孝服就能知道与死者的关系。

送信儿:死者家人给亲友家报告消息和丧事安排,也称之为报丧,当地俗称为“报信儿”。另外还要在报丧的贴子上写明谁家负责报丧者的饮食。孝子在报丧的时候,遇到熟人不论备份高低、年龄大小,都要磕头,有俗语说“孝子头,满街流”。其意思就是给死者免罪。孝子磕个头以前的小恩小怨都免了。

成殓:由阴阳先生指定日子和时辰,家人将死者尸体装入棺材。不论何种原因,在当夜12点钱不能成殓的,都需要停尸三天后才能成殓。这三天里,死者要直接躺在炕上或门板上,对死者和生者都不吉利,所以人们一般在当天成殓。成殓的时候要将棺材移到屋内陆上,棺材下放倒两天板凳,棺材内放入镇物:干草、五谷、柏木、小灰、生铁、乱丝、木炭、朱砂、神曲、雄黄、七个生枣和七个硬币或铜制钱、七条黄纸条、七条白纸条。然后由亲朋还有将死者尸体抬入棺材内。尸体入棺后。要将死者生前喜爱之物放入馆内。如果死者亲人都在场,就可用木楔或者铁钉将棺材顶死,俗称封口。

吊孝:乡邻亲友们都要等丧主将死者安排停当,报过庙后,就陆续到亡者家中吊孝。来吊孝的妇女一般带纸钱、碎锞子,先要到灵前烧纸,然后到亡者灵位哭吊。哭几声的时候便会有人来劝,一般关系的一劝就停下来。男的来吊孝多带挽幛、二踢脚、纸钱、进院门有人接,有人帮助烧纸钱。大管事依次喊:“整冠,打尘,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吊孝们依次完成这些动作后,大管事又喊:''上请。''后即可到客房休息。有富裕人家也会准备酒食。每次吊孝者来,灵前的孝子小孙都要跪拜痛苦,最后孝子还要到客房给吊孝者磕头,叫谢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丧葬礼仪过程
寿老丧葬习俗2
婆婆丧事记
邳州丧葬习俗
丧葬
江苏省沛县丧葬礼俗,这篇文章说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