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充满了风云气与豪美情

提到词,人们常遗憾“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虽然从总体上说,词中写豪情不如柔情那么普遍,但却始终是词抒情中的一个亮点,甚至在某些阶段还达到了蔚为大观之势。王重民在《敦煌曲子词集·叙录》中说:“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调。”在敦煌词中,就有一些爱国主题的作品。比如,《生查子》(三尺龙泉剑)是弘扬武将忠勇的,《定风波》(征战偻未足多)是夸耀儒士谋略的,《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是表现敦煌本地将士渴望为国立功的等等。尤其是宋代,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深入,平静的国家波澜迭起,词中也不再是个人的小世界,而是成为投影现实的一个舞台。

敦煌

以写豪情为风格的词人不断涌现,以宋代为例,在各个阶段都有,第一期是宋太宗、真宗、仁宗时期的范仲淹、苏轼、王安石、贺铸等人,第二期是宋徽宗、钦宗、高宗时期的李纲、张元干、岳飞和“南宋四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等人,第三期是孝宗、光宗二朝的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人,第四期是十三世纪上半叶的刘克庄,南宋末年的文天祥等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我们称之为豪放派的,他们的词许多是被我们称之为豪放词的。词中充满风云之气,首先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唐宋词中,豪情词多出于宋代,是因为宋代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很有特色的王朝。它分为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共计三百二十年,国祚之长,秦代以后,仅次于汉(四百零九年),超过了唐(二百八十九年)、元(八十七年)、明(二百七十六年)清(二百六十七年)约占封建社会历史的七分之一。

文天祥雕像

然而这样一个貌似强大的王朝其实是一个军事上的孱弱王朝。由于开国之君全力防止内部政变,加之收复燕、云的两次战役均告失败,故在宋初即已形成“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其后一直被奉为“祖宗之法”,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侵扰,基本上都是采取守势。故在这一历史时期里,先后存在过辽、西夏、金及元等其他民族建立的若干政权。辽、金统治者常称宋为“南朝”,宋则往往称辽、金为“北朝”,所以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这又是一个南北朝互相抗争、对峙的时代。它的上空布满了风云动荡之气。同时,从内部来说,宋代是一个阶级矛盾激化,迫使统治阶级不断进行改革的时代。

古代金国将领剧照

宋代朝廷财政负担极重,为了防边增加的大量军费,为了绥靖而被迫支出数以十万计的岁赐、岁币和岁贡,为了维持皇室的奢靡生活和官员的优厚棒禄所需要花费的可观钱物,都使得政府千方百计地向百姓们刮取钱物,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数不胜数,可谓“取财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加之准许土地自由买卖之后,不断的兼并和残酷的地租剥削,迫使农民不得不起而抗争,以致从宋代开国初期直到北宋灭亡,人民起义的烈火不断燃烧,从局部地区蔓延到较大范围,从小股暴动演变为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南宋时期,民族矛盾虽然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因继续加重的赋税剥削集中落到了南方人民身上,起义仍然频繁而广泛。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愈演愈烈,使得许多有识见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深感危机的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兴利除弊的政治愿望和政治要求也特别迫切,他们迫切要求改革,于是有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南宋战火纷飞

如果说,北宋还是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的话,那么,南宋就完全是一幅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的景象了,南宋后的外患历史不用再赘言。词中充满风云之气,还和词人性格有关。如果性格中多英武之气,创作中也自然会流露出豪情万丈。与晚唐五代相比,宋代的词人不只局限于王公大臣或风流名士,具有更为宽泛的身份。善于写豪情词的诗人,有许多是武士出身,同时又精通文墨,可谓文武、智勇双全,他们以性格入词,为软媚无骨的女儿词添入一笔笔阳刚气。这一点和唐诗不同。唐边塞诗多是岑参、高适、王昌龄等文人所写的。在北宋词坛总体上以阴柔美占主导地位的时候,贺铸是其中少数几个能写豪情词的词人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贺家七世为武官。铸本人“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其仕宦生涯也从武弁开始。

豪情词的意境

他十七八岁以门荫入仕,后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低级侍卫武官的阶梯上磨勘迁升,由右班殿直做到西头供奉。然而,他并不纯粹是一赳赳武夫。七岁起,他就从父学诗,书无所不读,终至“老于文学,泛观古今,词章议论,迥出流辈”。宋王朝右文抑武,词人有此文才,当然不满意于武官的流品,后来因李清臣、苏轼等名臣之荐,他改入文阶,为承事郎,后来成为著名的藏书家和校勘学家,名列《宋史·文苑传》,终于流芳百世。贺铸文武双全,秉性刚直,当初有贵人子监守自盗,他亲自执杖责罚,直打到那纨绔子弟“叩头祈哀”为止,其不阿权贵、嫉恶如仇的性格可见一斑。词人的五代祖一岳州刺史贺怀浦与高曾祖—平州刺史贺令图,都是在太宗雍熙年间宋辽战争中殉国的烈士。在民族斗争问题上,词人不坠门风,也持坚定的爱国立场仁宗朝以来,西夏党项族政权频频入寇,缺乏战斗力的宋军屡战屡北,朝廷只好向西夏岁纳大批银绢,换取苟安。王安石变法时期,整军抗战,边防形势一度改观。

王安石铜像

但神宗死后,旧党上台,却又推行妥协路线,公然主张将若干边防要塞甚至战略要地拱手奉送夏人正在此时,元祐三年(1088)秋,词人怀着满腔忠愤,在和州任上写下了悲壮激越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成为其压卷之作。其掷地有声的词句,不啻是对妥协派的强烈控诉。这首词追忆少年时的豪侠,哀叹十多年来的南北羁宦,归结到西夏入侵,民族多难,自己身为甲士,有志报国而无路请缨,声情激越,曲调悲凉,千载之下生气犹凛凛然。这种题材,酷似《乐府诗集》中《结客少年场行》、《白马篇》、《少年行》、《游侠篇》、《壮士篇》诸作。所不同者,前人乐府多因古题吟咏,且均以第三人称叙述性口吻出之。

悲凉意象

当然其中也有寄寓了作者自身的报国赤诚,但假托他人,便不如以自己的喉管直吁胸中浩气来得真切,贺词感人之处,恰在于此。唐以来文人词极少直接反映国家、民族大事,北宋边患如此严重,但词人笔下含有爱国、抗战内容的作品,总共不过十余首。而像贺铸这样以戎马报国为主题,并用第一人称唱出的爱国壮歌,又只苏轼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可相伯仲。苏词作于主战派执政的熙宁年间故豪而壮,而贺词作于妥协派当国的元祐时期,抑塞郁愤,尤具悲壮气质,实开靖康以后爱国词派之先声。其余如《行路难》《将进酒》等亦是奇崛、豪放之作。南宋以来的豪放派词人更是大多有实战经验。如岳飞一生戎马倥偬,以“岳家军”名震天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留下的词仅三首,但都充满爱国豪情,尤以《满江红》传唱千古;李光、李纲、赵鼎、胡铨是南宋一代抗金的四大名臣,

戎马报国

他们的词都充满着战斗精神;李纲任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期间,张元干曾以僚属身份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并与金兵浴血奋战张孝祥曾随张浚积极用兵北伐;陆游不仅是张浚北伐的有力支持者,而且曾有过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身穿戎装,亲临前线,驰骋于当时西北国防前线南郑(汉中)一带,写下“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动人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是一个杀敌英雄,他年仅二十二岁时便高举义旗,聚众两千,毅然率部投归当时的起义领袖耿京,担任军书檄文告的掌书记职务。在突然得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等杀害的消息后,他决然率五十轻骑袭入五万人马的金营,擒缚张安国,驰送建康斩首。这一“壮声英概”使“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振奋当时朝野。正是有了实际的抗金斗争和作战经历,这些豪放派词人才能义愤在心,风云填胸,写下惊天地、鬼神的豪迈词篇。

陆游雕像

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都渴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建功立业,而每每边疆骚乱,敌患频繁的年代,投笔从戎更成为一种光荣的梦想。唐代诗人杨炯曾写下《军行》,面对“烽火照西京”的景象,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对“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战争场面无比向往,更表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决心。其实,这种心态是战争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尤其像南宋,国家被异族践踏,山河破碎,遭受莫大耻辱的时候,正义的知识分子无不渴望征战沙场,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陆游《谢池春》上片云:“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辛弃疾的《阮郎归》下片云:“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都是化用杜甫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辛弃疾人物绘图

这样的感叹真真切切是一种切肤之痛。报国的渴望成为了一种空想,铁马冰河只能在梦中回顾,不想做误身的儒生,却只能用笔作剑,化词篇为山水,驰骋自己的梦想。因为胸中有剑,哪怕是游山玩水也能看出战斗力。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云: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斜阳

宋代的南剑州在今天的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在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很不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那就是“”,为“千峰似剑”的山作了全力的刻画。而剑和山,又和作者融在一起。上阕一开头,就像从天外飞来的将军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中,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像森罗的武库。而在宋室南渡时,作者一人支柱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理想,将其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人言”和“我觉”相呼应,上三句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汇集在一起,给人以寒意逼人的感觉。

清寒景色

接下来“风雷怒,鱼龙惨”,一个“”字,一个“”字,紧接着上句的“”字,从静止中进入到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的生气下阕头三句,盘空硬语,实写峡、江、楼,词笔刚劲中带韧性,富锤炼之工。这是用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文笔来写词的神技。“欲飞还敛”,由扬转为抑,吻合着词人从炽烈的民族斗争场合上被迫退下来的悲凉心情。“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制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过了五十二岁,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已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了。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它跟江湖山林的词人们所抒写的悠闲自在的心情,显然是大异其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词欣赏 《八十九》 汉宫春 陆游
四位奇男子,四首经典宋词,震颤心灵的侠骨柔情!
宋词:半是风云,半是风月
那些落寞的宋词,哪一首最动人?
宋词极简史:27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319年!
宋词就读这15首,巅峰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