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门朝北开 韦陀菩萨坐正殿 律宗第一名山 宝华山隆昌寺1500年

从四方佛阁下来,我们将千华古村算大致逛完了,玉蝶湖边有一个游览车乘车处通往宝华山隆昌寺,我和朱文鑫老师买了10元一张的景区车票,决定抓紧时间去看看。

顺盘山路上来大约只有四公里,路上要经过将军洞、房车营地和山龟听经等景点,也有不少游客步行上山。隆昌寺位于宝华山山腰,此山虽然不高,但绿树成荫,溪水叮咚,山间时常云雾缥缈,周围36座山峰似36瓣莲花,隆昌寺居中如莲心,诗云:“山为莲花瓣,寺在莲花中”,此地殊胜无比。

隆昌寺地图截图

观光车到一个广场停下,右侧小山包上有一座舍利塔,门前分列两排罗汉,看起来门是关着的。我们跟着其他游客往左边路走去,经过一个水池(戒公池),水中立着一尊巨大的双龙为基座观音像。

往前又是一个广场,广场中央还有一尊观音,墨绿色的。广场左侧两颗高大的银杏树,据说有400多年的树龄了,秋天的时候这个广场一定非常美!

树后有照壁,上书“律宗第一山”,是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题的。看来这隆昌寺还有些来头!据《宝华山志》记载:“宝华律宗为金陵四百八十大梵刹最上者,从南朝梁代(公元502年)宝志和尚创寺算起,隆昌寺已逾1500余年。

广场的正面有一座巨大的建筑,门内是一层层的台阶,没有时间去看了,回来查了地图上面有慈舟律师纪念堂。

佛教有八大宗派,律宗为其一,我记得律宗是由唐代高僧道宣创立,祖庭为陕西西安净业寺。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因道宣后来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不知这“律宗第一山”的名头又为何在江苏句容?这引起了我探索的巨大兴趣。

广场的右侧才是隆昌寺的大门,门前蹲有两石狮,门两侧各有一只石鼓。门很窄小,这和律宗第一的名头似乎有些不合。

唯其门头上悬挂的一竖式牌匾,彰显着与朝廷的不凡关系,上书“护国圣化隆昌寺”,是明代万历三十三年神宗皇帝御笔亲题,据说当年神宗还敕赐给寺里一部大藏经。

这隆昌寺的大门值得多费笔墨介绍,因为它和常规寺庙有些不一样。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而隆昌寺山门面北偏东。为什么呢?一说为宝华山位于长江南岸,北面对长江,古时候陆路交通没有水路发达,寺庙的香客大多是乘船来的,为了方便他们特意将原来朝南开的山门改为朝北;另一个说法是明清时期的京城在北方,将门朝北开是为迎接圣驾。其二山门窄小,仅容一人通过,据说这是因为隆昌寺是律宗寺庙,戒律严格,将门开得很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便于管理。

门背后额上更悬有赵朴初题写的“众山点头”四字,非常有气魄,查了很久不知此语出自哪里?有何典故?天下名山僧占多,这里的众山应该是指代各处寺庙吧,我理解众山点头也就是指各处寺庙皆为隆昌寺点头赞许。


从山门进来后,往西(右边)进去是一个大院,藏经楼、大雄宝殿、方丈室成“一”字形排列,与左右厢楼及对面的大悲楼组成一回廊环绕的四合院,结构方正、对称。这种寺庙的布局比较少见,通常寺庙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依次摆在一条纵线上。

大雄宝殿前广场上有一尊释加诞生像,佛教传说世尊诞生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环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为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八相之一,寺庙内很少见。

大雄宝殿内供奉有一座仿香港天坛大佛像,高5.24米,也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隆昌寺定做的。

中国佛教协会还赠铜铸韦驮像一尊与隆昌寺,此为隆昌寺一怪:韦陀菩萨坐正殿。佛教中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韦陀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韦陀菩萨职责是护法安僧,寺庙一般都将韦陀尊天菩萨供奉在天王殿,面向寺庙。

隆昌寺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风格独特,据说原有房屋九百九十九间半,文革中失修倒圯了一部分,仍有房屋416间,可见当初规模和气势。

隆昌寺最兴旺时有僧人近3000名,1500年间寺院起起落落,最早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山上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佛,使花山名气大振,时有西域僧侣不远万里来山修行,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梁天监十三年,宝志公圆寂后,宝华山逐渐冷落。

直到明嘉靖年间(1522—1572),普照和尚慕名来山,仿效宝志,再度结庵,普照和尚有“断臂祭虎”的故事,深受世人尊敬,从而使宝华山再度振兴。

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昧律师(号寂光)应邀主宝华山隆昌寺,建坛传戒,重建大雄宝殿、左右楼、大悲楼、厢楼等,大殿、山门向北。在隆昌寺开“千华莲社”,相当于僧侣们的“协会”,各地僧人纷纷前来入社受戒,律仪规范盛极一时,它的成立使宝华山开始具备了“律宗第一名山”的刍形。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元明之际,律宗衰微几至无闻。

明末清初有如馨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灵谷寺传戒说律,南山宗又得重兴。如馨弟子寂光在金陵宝华山建律宗道场,再传读体、戒润。读体(见月和尚,作者注)继承寂光法席,以十誓励众,共同遵行,以律受戒,结戒安居,著作甚多。

三昧律师曾于崇祯七年去北京传戒,誉满京华,被赐赠紫衣。三昧律师又著《梵网直解》一书,宣扬天下,由是倍受尊崇,三味律师的师父如馨被南山宗尊为第十三代律祖,因此三味律师为南山宗第十四代律祖,宝华山第一代律祖。


出了大四合院,由院内回廊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这里有一个戒台堂,也就是僧人受戒的地方,这就是隆昌寺最具特色之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

照壁上“戒”字为宝华山第二代律祖见月律师(1601—1679)所书,释读体(字见月)住持隆昌寺34年,对隆昌寺贡献最大。照壁两翼有走廊,有小门进去,后面是一间一间很小的房间,为屏教所。

隆昌寺戒台原为木结构,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分为上下两层。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

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是给僧人发放毕业证书(戒牒)的地方。僧人们将在此受戒并取戒谍视为最高的荣誉,持有此证到全国的名山古刹、各地寺院都会受到热忱地接待,吃住全包,香火好的寺院还会给路费盘缠,有人将隆昌寺比喻为佛教界的北大、清华。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

隆昌寺的殿主体院落与七个小院相连,院中套院。院与院相通,处处有门道回廊连接,布局合理,相互有机联系,形成律宗道场的特有格局。沿着北端西侧向东建造有斋堂和下客堂小院、铜殿和无梁殿小院、祖祠堂小院和师姑楼小院。

铜殿是寺内重要古迹,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铜殿形式为楼阁式,高2.3丈,结构精巧,雕刻细腻。梁、栋、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殿后壁嵌铜一方,故名铜殿。供观音大士像于殿中,四壁刻画如来诸菩萨及帝、释、天、人像。

铜殿上方悬挂着“莲界云香”四字横匾据说是康熙皇帝手书,被薄膜包着保护了起来。

殿前丹墀石栏围护,有石阶进出,殿左右对称,为明代万历33年(公元1605年)建造。

铜殿左右两侧是无梁殿,左为文殊无梁殿,右为普贤无梁殿,均系明代建筑物,高3.2丈,三间两层楼阁式,门窗头上刻着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因无梁无柱,门窗不用一木,纯系砖瓦建造而成,故称为无梁殿。

因个人兴趣点不同,且隆昌寺院落错综复杂,我和朱文鑫老师早已走散。待朱老师电话催促时,我还在无梁殿附近迷路。

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曾令宝华山律院住持、律师赴京授御戒,宝华山的名望达到顶峰,后世僧尼均来此受戒,以为正宗。

补记:律宗由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是律宗的代表。佛教协会网关于隆昌寺的介绍非常详尽,自三昧律师至今,宝华山共有22代律祖,而宝华山宣传最多的传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反而没有记载。


我是啡著名摄影师陈俊林,网名咖啡虫、因图君。一名拍了30年照、开了18年咖啡馆的摄影师。

认真写文,码字不易,您的打赏是最大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律宗祖庭宝华山隆昌寺
宝华山,林麓叠翠峰峦秀丽(4)——句容、溧阳2日(4)
宝华山隆昌寺(2016.6.10)
隆昌寺(图文)
千年古刹隆昌寺,律宗祖庭宝华山(2)
中国寺观丨律宗第一名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