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孔子最瞧不上的弟子,他因斩杀蛟龙,被民间称颂了两千多年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主张和学说被后世封建王朝奉为正统思想,他也因此得到了'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尊号。

作为圣人、夫子,孔子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对儒家学说的创立、完善和传授了,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理念,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此他的弟子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正因如此,后人便将孔子的办学规模概括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这些弟子中,有颜回这样常常得到孔子夸赞的好孩子;也有子路这样性格刚直、急躁勇猛的直爽之人。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都因为对儒学的喜爱同聚孔门。

众多弟子中其实还有这样一人,他曾经被孔子看不起,但最终靠着努力广收了三百弟子,还因为斩杀蛟龙而被民间称颂了两千多年,他就是澹台灭明

鲁昭公三十年(前512),澹台灭明生于鲁国武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一带,他在武城土生土长,长大后就在武城当了一任小官。

巧合的是,澹台灭明任职时,其上司正是孔子的弟子子游,子游见澹台灭明为人正直,很契合孔子的理念,便向孔子推荐了他。上文提到,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也就是不分人的高贵低贱、聪慧愚笨,都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

然而,澹台灭明或许是第一个令孔子感到不愿意教导的弟子,至于原因,太史公写道:'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也就是说,澹台灭明外貌实在有些丑陋,导致他虽然一心拜在孔子门下,孔子却认为他没有什么才能,不愿意尽心教授。学习一段时间后,澹台灭明拜别孔子,回到故乡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和许多热心于追逐功名利禄的人不同,澹台灭明为人非常正直,如果不是出于公事的需要,他从不去见那些公卿大夫。一段时间后,澹台灭明又前往了公认受礼义影响比较小的南方吴楚之地,在那个时代,南方因为远离周天子的势力范围,所以礼崩乐坏的现象更加严重,澹台灭明带着儒家思想来到江南,很快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没过多久,澹台灭明的弟子多达三百人,他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学派,影响力不小。为了更好地管理弟子,澹台灭明设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诸侯之中逐渐有了名气。昔日不受自己待见的弟子取得成功的消息传到了孔子耳中,对此他叹息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这里的子羽指的就是澹台灭明,而宰予指的则是子我,宰予虽然位列'孔门十哲'之一,却因为多次向孔子提出质疑而被孔子训斥。今天我们形容一个人已经烂到无可救药时,常常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其实这句评价最早就是孔子用来批评宰予的。孔子支持'三年之丧',也就是臣子丧君、儿子丧父、妻子丧夫后要为其守丧三年,而宰予却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守丧三年会耽误生产、会导致疏忽对礼乐的学习,最终甚至会礼崩乐坏,所以守孝只需一年就够了。

对于宰予的想法,孔子坚持认为三年才能够表达哀思,还斥责宰予不是仁人,并非君子。总之,宰予思维活跃、能言善辩,又敢于质疑,尽管在当时常常惹孔子生气,但在澹台灭明取得成就后,孔子终于承认自己因为言辞分辨人,错怪了宰予,因为外貌分辨人,则是看错了澹台灭明。

唐朝初年,对地理兴趣颇深的魏王李泰主编了一本《括地志》,其中不但记载了各地的历史沿革、环境地势,也对流传于当地的神话传说进行了收集,其中有一则就与澹台灭明有关。书中记载说,一次澹台灭明携带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渡河,行至半途两条蛟龙突然从水中窜出,想要夺走珠子,它们包围了渡船,气势十分嚣张。

当时,澹台灭明毫不慌张,而是高喊:'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也就是说你们想要可以找我讨求,但不可以靠蛮力掠夺。说罢,他挥舞长剑,将二龙先后斩杀,并把宝珠丢到河里,来表示自己并不是吝啬宝珠,只是单纯不想被人抢夺。

这个故事在齐鲁大地流传,两千年来一直被人称赞,现在那里人们大多豪爽大方,也正是受了澹台灭明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六大斩蛟剑:一把孔子弟子用,一把收藏至今,长七米重一吨半
澹台灭明
澹台灭明生前被孔子厌弃,身后祠被巡抚扬邦宪砸,给魏忠贤腾地方
澹台斩蛟
孔夫子是千古圣贤:可他一生中也有不少糗事
山人说姓:澹台(Tán tái)姓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