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乱局:大清王朝溃亡之前,互相争权的是哪八党?

作者:史遇春

孝钦皇太后(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训政时期,军机大权慢慢都集中到了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手中。

所谓训政,需要解释一下:

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为“训政”。

当日,在掌握权力之后,奕劻最喜欢的,就是敛财。

权且不说其具体敛财的事件,就关于奕劻的评价来看,便可知一二: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说:

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即隆裕太后,清德宗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大学士孙家鼎之婿刘体仁说:

清末王公当道者,惟庆邸用人但知财货,犹不脱本来面目,亦不至大为宗社殃咎。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

居政府首席的庆亲王奕劻,则老耄而好贿,政局更形黑暗。

由以上几例评价看来,奕劻贪财聚敛,应该是不少人的共识。

所以,那个时候,满清朝廷内外的官员,凡是希图皇家恩泽能够惠及自己、期望职位升高、企图财富增加的,如果没有攀附到奕劻、没有在奕劻那里拉拢关系、阿谀钻营,那么,他们几乎是没有升进门径的。

如果说,当时只有一个奕劻,也就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奕劻虽然很贪婪、很喜欢财物,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的话,其欲壑也是容易填满的。而且,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即使奕劻要贪敛财物,也还要通过中间人的援引,才能达成目的。这样一来,就要花费很多功夫和气力了。

事实并非这样,其时也并非奕劻一人。

话说,到了清逊帝宣统〔共三年,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初年,奕劻的权力有所衰减,清廷的局势也稍稍起了变化。

那时,权力有此消彼长的特性。

当奕劻的权力有所衰减之后,清廷其他地方的权力就开始出头了,具体的情景就是:

皇室的很多亲贵开始出来争权、开始出来攫取政治资源。

皇室亲贵们收进蓄纳那些猖狂躁进的少年,将他们聚集在各自的周围,制造事端、谋划争斗,处处生事。

结果,朝廷内外互通声气,乱象丛生,乱局渐成。

最后,一共形成八党。

一、庆亲王奕劻为一党。

奕劻(公元1838年~公元1917年),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长子。

初袭辅国将军。

后历封贝子、贝勒、庆郡王、庆亲王。

官御前大臣。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次年(公元1885年),会办海军事务。

后历任右宗正、外务部总理大臣、军机大臣兼理外交、财政、练兵等事务。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与李鸿章一起与各列强议和。

后又充当与日、俄修订东三省条约全权大臣。

清逊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任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

清室逊位后,避居天津。

卒。谥曰密。

二、贝勒爱新觉罗·载洵一党。

载洵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之孙、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第六子、清德宗光绪帝之弟、出继为瑞郡王奕志〔瑞敏郡王,嘉庆帝皇四子瑞怀亲王绵忻之子〕的后人。

宣统时期,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负责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主持海军事务。

另外,载洵还兼办陵工。

根据《清实录·宣统朝政纪》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

“谕军机大臣等、承修崇陵工程大臣贝勒载洵等奏、工程关系重要。”

与载洵合作的主要亲贵,是多罗贝勒爱新觉罗·毓朗。

毓朗是清高宗乾隆的六世孙,定安亲王永璜五世孙,定慎郡王溥煦次子。

毓朗的次女恒香,是宣统帝皇后婉容之父郭布罗·荣源的第四任妻子、宣统帝三妹夫郭布罗·润麒的母亲。

三、贝勒爱新觉罗·载涛一党。

载涛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第七子、清德宗光绪帝之弟、宣统帝之叔,过继为钟郡王奕诒(道光帝第八子)嗣子。

据《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

“(宣统三年夏四月)置军谘府,以贝勒载涛、毓朗俱为军谘大臣,命订府官制。”

故,军谘府由载涛统领。

军谘府是清代的官署名,为最高军事参谋机关,是清末设立的通筹全国海陆军事宜的军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设军谘处,性质相当于其他各国的参谋部,隶属于陆军部;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军谘处为军谘府,设军谘大臣2人,由王大臣中钦命特简,下置5厅;军谘府统筹全国陆海军各项事宜,以“赞佐朕躬”、“襄赞军谋”的职责,成为皇帝统率军队的得力机构。

载涛统领军咨部,就是在侵夺陆军部的权力。

载涛还收纳爱新觉罗·良弼为伙伴。

良弼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

四、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一党。

善耆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十世孙、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

善耆喜欢接纳沟通报馆,据有民政部,统领天下的警政,为一党。

据《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

“(宣统三年夏四月)善耆为民政大臣”

五、爱新觉罗·溥伦一党。

溥伦是清高宗乾隆帝的五世孙、成哲亲王永瑆玄孙、贝勒载治第四子、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嗣孙,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

溥伦是道光帝的长曾孙,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崩逝之后,溥伦曾经有希望承继大统,但是被慈禧太后否决。

宣统时期,溥伦私下里与议员交结成党。

六、隆裕太后一党。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

依宣统帝之命,光绪帝皇后被尊为隆裕皇太后,被称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

隆裕太后以母后之尊,宠任太监张德,也成一系。

七、爱新觉罗·载泽一党。

载泽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六世孙、愉恪郡王胤禑五世孙,因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第四子奕询无子,奉旨过继为嗣,更名载泽,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

载泽的嫡福晋是隆裕太后的妹妹,所以,载泽算是隆裕太后的姻亲,他又曾经出洋考察,掌握着财政大权,创设监理财政官盐务处为一党。

《清史稿》本纪二十四《德宗本纪二》: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六月】命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往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

八、监国福晋一党。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四《张之洞传》:

“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

爱新觉罗·载沣的嫡福晋是瓜尔佳·幼兰。满洲正白旗人,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是溥仪的生母。公元1921年,溥仪与瑾太妃爆发激烈冲突,她被瑾太妃召入宫中,受到训斥,从宫里回去后就吞鸦片自尽,年仅37岁。

监国福晋很有些才能,颇通贿赂,联络母族为一党。

除庆亲王奕劻外,以上七党,各专有予取予夺的权力。无能无耻之徒,对七党趋之若鹜。

而庆亲王奕劻别树一帜,在七党之外。

海军的建立,原本是肃亲王善耆的建议。载洵等看见海军有利可图,就出来争夺了。于是,就用载洵为海军大臣,还委派毓朗、载洵等为专管训练禁军的大臣。

毓朗喜欢谈洋务,载洵是载振的弟弟。载涛见载洵等已经手握兵权,害怕自己立即失势,就在监国摄政王之前当面争权,甚至到了有些不顾体面,而吐口水的地步。监国摄政王为之大窘。第二天,就又加派载涛为管理军谘府。

只有爱新觉罗·溥伟,算是个特例。溥伟因为倔强,而和诸王不合,所以,就只给他派了个禁烟大臣的职务,所以,他的权力在诸王之下。

溥伟,别称锡晋斋主,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贝勒载滢之子。

当时清廷官员对此议论纷纷,说是:

庆亲王奕劻一党贪鄙。

肃亲王善耆一党龌龊。

贝勒载洵一党、贝勒载涛一党浮薄。

载泽受人拨弄,所认识提拔的人之中,像熊希龄、丁乃扬、陈惟彦等人都以阴险称;载泽刚出来担任大政的时候,还有廉洁谨慎的名声,到后来,即便是进送美姬给他,他也欣然接受。

(全文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乱局:清王朝溃亡前的八党争权
清末皇族照
【最后的王爷:清廷灭亡后的十二大铁帽子王】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
惇亲王
清末爱新觉罗皇室成员罕见老照片
老照片·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