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赧王

赧王(?-前256)亦称王赧

是东周的第26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汉族,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雒邑。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前256年,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公国。

说起“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黄袍加身,万众拥戴,四方叩拜,真是威风凛凛。然而却有一位天子,不但抖不起威风,镇不了四方,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真给后世的皇帝丢尽了面子。 这位落魄得一塌糊涂的天子,就是周王朝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延,在公元前314年登基。后世通常把他叫做“周赧王”。

赧王的祖父显王在位48年,死时应该八十多岁甚至一百多岁,他的父亲6年,可见即位时已经七八十岁,即使赧王四十岁即位在位六十年也应该一百岁了,何况周朝时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他即位时大约是六十岁,所以说他大概活了一百二十岁。

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国后,几乎占有了整个南部中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众的大国,具有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旧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了楚国的发展,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为了抗秦,楚国和齐国结成了联盟。秦国力图拆散齐楚联盟,以便各个击破,于公元前313年派纵横家张仪赴楚,凭三寸不烂之舌,对楚怀王说,如楚国和齐绝交,秦王愿以商于(今河南省浙川内乡一带)600里之地献楚。楚怀王不顾屈原、陈轸、昭睢等有识之士的劝阻,听信子兰、靳尚、郑袖等一群佞臣宠妃的话,应允了张仪,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张仪一到秦,就假装坠车伤了脚,闭门谢客。三个月后,张仪得知齐楚确实已经绝交,才接见楚国使者说:“秦国的土地岂能随便送人,我说的是将自己的六里俸邑赠给你们。”楚怀王听了怒不可遏,不顾陈轸等人劝阻,发兵攻秦,于公元前312年与秦军战于丹阳(今河南省丹江北)。楚军大败,主将屈匀及副将70余人被生俘,8万士兵阵亡,汉中郡被秦占领。楚怀王恼羞成怒,倾全国兵力再次攻秦。同年与秦军又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再次大败。韩、魏乘机出兵攻楚。楚两面受敌,只得匆忙撤退,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因致力于攻打三晋,楚国暂时解除了来自秦的威胁,但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于公元前301年发生了庄跻领导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9年,秦王以结亲为名,约楚怀王去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相会。楚怀王再次不听屈原劝阻,听信子兰之言赴会,果然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咸阳。两年后,他逃跑不成,忧愤而死于秦。他死前,秦军攻楚,杀楚军5万,夺去15座城市。公元前280年以后,秦军更开始集中兵力攻占了大片楚地,并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都城郢。楚国就此一蹶不振,一步步地在走向灭亡。在郢都陷落后,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不忍心眼见楚国灭亡,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自尽。

周赧王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左右出击,南攻楚,东击三晋(韩、赵、魏),向中原地区扩展。

秦在攻楚同时,又向三晋出击。公元前314年,秦趁齐攻燕之机,出兵攻打三晋,夺取了不少地方。公元前308年,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经过几个月的激战,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合兵抗秦,会战于伊阙(河南省洛阳市南),秦军在白起指挥下大胜,歼敌24万多人,韩、魏两国的兵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后,秦继续进攻、蚕食三晋,到公元前286年止,已经占据了三晋一半的土地,首当其冲的韩、魏大大被削弱了。

秦国的日益壮大,使秦昭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要称帝以示尊严,准备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10月,秦昭王约齐愍王一起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12月,在纵横家苏秦劝说下,齐愍王去帝号,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号。两强称帝,暴露了他们吞并五国、瓜分天下的企图,使五国十分惶恐,导致了五国攻秦和六国攻齐两大事件。韩、赵、魏、齐、燕的五国攻秦,由于各国各怀目的,难以统一步调,最后无功而散。

公元前284年, 燕、秦、楚、赵、魏、韩六国在秦王组织下联合攻齐,燕军在名将乐毅指挥下大败齐军,长驱直入,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攻取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齐王逃奔于莒。五年以后,在齐国名将田单指挥下,齐军才打败燕军,收复失地。经过这次打击,齐国国力大衰,此后就不是秦的对手了。

楚、齐逐渐衰落时,赵国却强盛起来。公元前307年,赵国国君武灵王深知该国处于燕、东胡、林胡、楼烦、秦、 韩之间,不强兵就会亡国,决心奋发图强,振兴赵国。针对赵当时的主要对手是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形势,他决定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是,当时赵国人穿的是长袍大褂,袖长腰肥,领宽下摆大,不适宜骑马作战。于是,他从改革服装着手,自己首先改穿了窄袖短褂的胡服。许多贵族认为这是违背礼教,大逆不道。

赵武灵王终于说服了有影响的贵族公子成,然后下了严厉的命令,要臣民改换服装,使胡服在全国得到推广,建立起一支善于骑射的强悍骑兵。这件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它说明了当时中国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在习俗上逐渐接近。赵国依靠骑兵,连年出击攻击其他国家。

到公元前296年,攻灭中山国(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后,领土大大扩充,国力增强,一时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韩上党郡守冯亭以17城降赵。两年后,秦军攻取了上党,继而进攻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赵国名将廉颇率军固守不出,挡住了秦军。

秦国施用反间计,施放谣言说,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快要投降了。昏庸的赵孝成王竟然相信了谣言,撤换了廉颇,以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统帅。赵括一反廉颇的战术,出兵大举攻秦。秦军此时已经暗中换上了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主将。白起指挥秦军佯逃,诱赵括追击到秦军阵地之前,然后包围了赵军。

赵军被围40多天,粮草断绝,赵括率精兵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40万人降秦。白起担心降卒暴动,除放回240个小孩外,全部予以坑杀。这次战役史称“长平之战”。它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赵括长于空谈,导致亡军殒身,引出了“纸上谈兵”这一成语。

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赧王居于“西周”(即王城)。时秦国已攻占了韩、魏、赵三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赧王在忧心忡忡中度日。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赧王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

周赧王在位时,东西两周分裂,各自为政。周赧王又把国都迁到了宗周。

当时,位于西周的周武公姬共的太子死了,还有五个儿子都是庶出,没有嫡子可以立为太子,周武公很头疼。楚国下卿司马翦对楚怀王说:“咱们不如用土地资助公子咎,替他请求立为太子。”另一位楚大夫左成说:“不行!如果我们用土地资助了公子咎,而西周却不听我们的,这样您的主意就行不通了,与西周的交情也疏远了。我们不如去问问周君,到底想要立谁为太子,然后悄悄地告诉给司马翦,然后司马翦再让楚国资助给他土地。”结果,西周真的就立公子咎为太子。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发兵攻打宜阳,楚国则派兵去援救。当时楚国以为西周是帮助秦国的,所以想顺带攻打西周。大夫苏代则为西周游说楚怀王说:“您怎么知道西周是帮助秦国的?说西周帮助秦国比帮助楚国更出力的人,是想让西周投到秦国方面去,所以人们都把西周、秦国放在一起说'周秦’啊。西周如果觉得自己解脱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国一方,那可就真是帮助秦国取西周的妙计呀。我为大王考虑,西周为秦国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为秦国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这样,才能让西周与秦国疏远。如果西周与秦国绝了交,就一定会投向楚国郢都的。”

楚怀王听从了苏代的意见,放弃了攻打西周的计划。之后,秦国向东周和西周借道,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周赧王担心:借了道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大夫史厌便对周赧王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就对韩公叔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一定会怀疑楚国,不相信周君,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也就没有说词儿,不让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又是听命于秦国了。”

秦国召见西周君,西周君不愿意去,就派人对韩王说:“秦国召见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阳,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周君将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周君不到秦国去,秦国就一定不敢渡河来攻打南阳了。”

东周和西周打仗,韩国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为东周游说韩王说:“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国都,有许多钟鼎宝器和贵重的宝物。您如果控制住军队不出动,就可以让东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尽得西周的宝物。”

周赧王被称做成君。楚军包围了韩国的雍氏,韩国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东周君姬班害怕了,叫来苏代把这事告诉了他。苏代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担忧呢!我能使韩国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又能让您得到高都。”东周君说:“你如果能办到,我可以把国政交给你。”苏代会见了韩相国公仲侈说:“楚国包围了雍氏,原来计划三个月攻下,如今已经五个月了,还攻不下来,这说明楚兵已经疲惫了。现在您向周要兵器粮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经疲备了。”韩相国说:“对。可是使者已经派出去了。”苏代于是说:“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韩相国非常生气,说:“我不向东周要兵器粮草也就够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苏代说:“把高都送给东周,东周就会转过来投向韩国,秦国听了一定很恼火,怨恨东周,与东周断绝使者的往来,这样就等于是拿一个破烂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为什么不给呢?”韩相国听了大乐说:“好。”果然把高都送给东周了。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苏厉对周郝王说:“秦国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国大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这些都是白起干的。这个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如果梁国被攻破,那么西周就危险了。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您可以讲楚国养由基的故事给他听,然后说:如今,您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您的功绩是很大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梁国,这一次如果打不胜,就会前攻尽弃。您不如假称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了’。”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攻破了魏国的华阳。东周的大夫马犯对东周君说:“请允许我去让梁国给东周筑城。”他跑去对梁王嬴甚说:“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请让我把九鼎献给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后希望能想办法救我。”梁王说:“好。”于是给他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东周。马犯又去对秦昭襄王说:“梁国并非是想保卫东周,而是要攻打东周。您可以派兵到国境去看看。”秦国果然出兵。马犯又去对梁王说:“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没有办成,请您让我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献九鼎吧。但是现在您已经派兵到东周去了,诸侯都起了疑心,怀疑您要攻打东周,以后您办事将不会有人相信了。不如让那些士兵为东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攻打东周的事端掩盖住。”梁王说:“好。”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东周筑城。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在秦国的说客对周冣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

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了。”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就半路返回来了。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 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周赧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周赧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昭襄王。秦国接受了周赧王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

其后周赧王久不逝世,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

到了东周君姬班、周赧王姬延二人逝世后,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地。此后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干脆灭掉了东周公。东西两周就全都归属于秦国了,周王朝的祭祀从此断绝。

 

东周末代天子

 

周赧王姬延(?-前256)亦称王赧,是东周的第25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雒邑。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前256年,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

  周慎靓王在位仅6年就死了,继承王位的是东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也是东周暨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

  姬延这个天子当得实在没意思,仿佛是个普通的诸侯。诸侯还有地盘呢,周赧王最后连地盘都混没了。

  原来,西周国又分出一个东周国以后,东周国和西周国争伐不断,并且侵占了天子的地盘。周天子渐渐混得只剩下成周一座孤城,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只能依靠东、西两个周国供养。

  周赧王继位后,东周君表示不再继续负担王室的费用。赧王顿时没了主意,就去求西周公。西周公表现得挺大度,让天子搬到王城居住。

  赧王只得离开成周,投靠到西周公那里生活。

  西周公把赧王迁到自己的地盘后,立即接管了赧王留下的成周,于是洛邑都处在西周公的统治之下了。这样一来,西周公的都城几乎恢复了当年东周时的水平,西周公感觉自己倒更像当年的周天子,而现在的赧王连个诸侯都算不上,不过是自己养活的一个食客罢了。

  楚国与其他四国合纵攻秦失败后,总结了一下教训,结论是合纵失败关键在于各诸侯国地位平等,互不统属,所以难以协调一致,如果由周天子来牵头或许就能成功。

  于是,楚国派出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各国,集中力量攻秦。

  周赧王立即找西周公商量此事,希望西周公协助他伐秦。

西周公挺配合,勉强组织起一支五六千人的“大军”。周赧王按照楚国的建议,与东方六国约定,大家都到洛阳伊阙会合,然后一同出击秦国。

  可是光有兵还不够,还得有武器、粮饷才行,周赧王想到了发行战争债券的好办法,就是向洛阳的商贾富户融资,承诺将来打败秦军,可以按高额利息偿还他们。

  想当初周桓王的时候,军队怎么说也有几万人,又联合了中原几个国家讨伐郑国,结果还是落得大败而回。周赧王就凭着这5000多人,竟然还敢借钱打如日中天的秦国,看来他真是自我感觉太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赧王任命西周公为统兵大将。到了约定的日子,大家到伊阙会合,结果只有创意发起人楚国和远在东北的燕国派了些人马来,加上西周公的人马,一共才几万人,根本没法跟秦军对抗。大家又等了三个月,也没见另外四国的人马赶到,最后只好一哄而散。


  西周国的富户们见周赧王回来了,就拿着债券去讨债。赧王躲在后宫不肯出来,堂堂天子玩起躲猫猫来了。

  没过多久,秦国被周天子的闹剧彻底激怒,派出大军要强攻西周国。富户们眼看大战来临,顾不上讨债,都逃亡去了。赧王一看秦人来报复了,吓得直哭,就跟西周公商量去韩国或者魏国避难。西周公分析说:“如今,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韩、魏亡国也只是早晚而已,大王与其到那时再被俘受辱,还不如趁早投降,结局或许能好点儿。”赧王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向秦军投降。

  周赧王率领大周宗室及众臣工,到周室的祖庙哭祭,然后去秦营投降。秦昭襄王接受了赧王的投降,收取了象征国家至高权力的一切礼器,将周赧王降封为周公,迁居于梁城。一个月后,周赧王死于梁城。

  又过7年,秦国灭掉东周国,于是周王朝彻底灭亡。再过28年,秦国吞并六国,一统中华,建都于咸阳,继秦而起的西汉,则建都于长安。直到西汉灭亡,东汉中兴,洛阳才又成为天下的首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历史典故篇:债台高筑,一国之君竟被逼至此!
欠钱为什么叫“债台高筑”?
战国时期的周朝君王--姬延
25周赧王姬延(东周第25任君主,前315-前256年在位)
历史上窝囊的周天子,作为天子无寸土之地客居他地,被人逼着还债
债台高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