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万城之战
统万城之战

  在刘裕还是太尉的时候,他就北上征讨,所向披靡,那真的是“气吞万里如虎”,所以数百年之后的辛稼轩也不由得大为称赞,极力缅怀,可就在稼轩公这首《永遇乐》的后半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元嘉,就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这佛狸,却是和刘义隆同时的另一位英雄。
  前文讲过,北魏有个了不起的谋士,叫崔浩,这位被后人认定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其实他是个汉人,和王猛一样,都是服务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当年就给拓跋嗣说过,刘裕一定能拿下长安,但是不可能长久据有,所以长安迟早是我们的。”崔浩这话说的很中听,但是拓跋嗣当时还是有点不放心,怕这个刘裕乘势再攻打自己,于是在刚听到刘裕克复长安的消息,大为恐惧,立即派遣使臣请和。从此以后,两国使臣每年互访,来往不断。
  但是等到公元422年刘裕去世的时候,这拓跋嗣就没那么怂了,其实他也只是害怕刘裕一人而已,现在刘裕都死了,他当然是不怕了。刘裕的那些小毛崽子儿子们,他是一个都不惧。当时,刘宋一个使臣正出使北魏,告辞返国,这使者刚走到黄河边上,拓跋嗣便派人追赶,把这个使者生擒而回。北魏还打算发兵攻取黄河南岸的洛阳、虎牢和滑台等地。这个时候崔浩劝阻说:“当初陛下您没有因为刘裕骤然得势,而接纳他派遣的使臣和礼物,而刘裕对陛下也十分恭敬。他现在去世了,我们却乘人家遭丧而兴兵讨伐,即使得手也不是光彩的事。更何况以我们国家眼下的实力,也不可一举夺取江南,却只落得个伐丧的恶名,我自以为陛下不该这样做。还不如派使节前往吊丧,抚慰孤儿寡妇,从而使我们仁义的名声,传播天下,这样一来,长江以南的江山,不攻自服了。况且如今刘裕刚刚去世,其党羽还不曾离析,一旦大军压境,他们势必会同心协力抵抗,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不如稍稍延缓,等待他们的权臣争权内讧,变故和灾难必然发生,然后我们再调兵遣将,军士还不曾疲劳,即可坐收淮北的大片土地。”
  拓跋嗣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光彩,他反问道:“当年刘裕乘姚兴之死,一举灭掉了秦国。如今我要乘刘裕之死,讨伐刘宋,有什么不可以?我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崔浩却不认为,他说:“那不一样。姚兴死后,他的儿子们拼命内争,刘裕才得以乘机讨伐。现在,江南的刘宋无机可乘,所以不可同日而语呀!”
  但是这个时候的拓跋嗣,就是拒不接受崔浩的意见,授司空奚斤率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等,一起向刘宋进攻。这也算是南北朝的第一次南北战争。
  奚斤带领两万军队渡过黄河在滑台东面扎营,准备强攻滑台。崔浩就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从前苻坚进攻襄阳,花了一年时间都打不下来。如今大军团受阻于小城市,如果敌人增援四面保卫,我军就危险了。不如派遣铁骑四面分兵,到处出击,直到淮河以北,掠夺粮食钱财,把洛阳、滑台、虎牢三地分割在后方成为孤岛,和建康失去联系,那么他们必定会沿黄河撤退,三城就可以得手了
  崔浩的这个办法是在是好,光圈地,然后把刘宋的城池给孤立起来,可是北魏其他的将领却非要坚持攻城,结果被滑台守军所阻,不能攻破,只好请求增兵。北魏拓跋嗣闻之大怒,严厉斥责了奚斤。然后自己亲率大军支援,终于攻克。然后,占据绝对优势的北魏军相继占领了金墉城和洛阳。
  之后,北魏军队是所向披靡,除了虎牢之外,刘宋在河南的地盘都被人家占了,北魏还不满足,派兵攻打青、兖一代,到公元423年,连临淄城都归北魏所有了。这北魏大军所到,刘宋城池全部崩溃。而后,北魏大军又拼力拿下虎牢。最后,北魏拿下了豫州、兖州等地,夷平了许昌城,毁坏了钟城的城墙,确定魏宋新的边界,然后便回去了。
  北魏收兵回去不久,这拓跋嗣就去世了,这位也是爱用寒石散的主,马背上的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和南朝伪娘一样,都爱用那个东西。不过人家的太子早就确立了,他一死,太子拓跋焘就即位称帝了。
  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是历史的北魏太武帝。这位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迫使柔然不敢入侵。424年年初,柔然汗国闻知北魏老皇帝拓跋嗣去世的消息,率骑兵六万人攻入云中地区,屠杀掳掠吏民百姓,并且攻陷了盛乐宫。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兵前往讨伐。柔然可汗率领柔然骑兵将拓跋焘的轻骑队伍包围五十余重,铁骑紧逼拓跋焘的马首,依次排列,如同铁墙。北魏将士大为恐惧,拓跋焘却神情自若,十分镇静,军心这才安定。北魏用箭射杀了柔然大将;柔然大军逃走。
  到425年,拓跋焘派遣使者前来刘宋访问,两国又恢复了友好关系。这之后,就是刘义隆主政了,这位虽然很聪明,但是在摆平了那几个大臣之后,所作所为也不能说让大家都满意,他因为慧琳道人擅长谈论分析,所以常跟他商讨国家大事,慧琳道人因此得到参预国家机要的机会。于是,宾客们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拥到慧琳道人的门庭,门前等侯召见的车常有数十辆之多,各地送来的财物,前后相接,每天的筵席就有七八桌,座位常满。慧琳道人脚穿高齿木屐,身披貂皮外衣,在府中设立负责传达的通呈官和掌书翰的官佐。有个叫孔觊曾经拜访慧琳道人,正遇宾客拥挤,两个人只能寒暄两句,不能多说别的话。孔觊感慨叹息,说:“如今穿黑衣服的和尚都做了宰相,这真可以说衣冠文士失所了!”
  这刘义隆还沉浸在初掌权力的喜悦之中,人家北魏又要大军出发了,公元426年,拓跋焘下诏书遍问朝中文武大臣:“现在我们要出兵讨伐赫连和柔然,应当先讨伐哪一国?”太常崔浩说:“柔然来的时候,象飞鸟一样霎时集结;去的时候,也象野兽一样霎时逃散。用大军追赶,一定不会追上,如果用少量的军队追赶,又无法把他们制服。赫连氏土地不过一千里,政治残暴,刑法酷烈,得不到上天的保佑和人民的拥护,应当先行讨伐赫连。”
  这崔浩说赫连氏残暴啊,可真不是胡说,赫连勃勃刚从刘义真手里接管长安的时候,就在关中把他的残忍表现得是淋漓尽致。进入长安后,他征召隐士韦祖思。韦祖思在当时是大师,名气很大,许多人拜访他,他都不见,其实这也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但是这位也知道赫连勃勃大王不是个善类,心里想:“这位大王我可惹不起,还是对人家客气些,免得人家剁了我”,于是,赫连勃勃召见他的时候,这韦祖思就表现得是谦卑恭敬,但是这也让赫连勃勃大怒。赫连勃勃大骂道:“我把你当成国家的高士,征召来京,你却把我当作异族来对待。你当年不向姚兴叩头,今天为什么偏偏来拜见我?我活着的时候,你就不把我当作帝王;我死后,你们这些人舞文弄墨,还不知把我作践到何种地步!”你这是典型的贱骨头嘛,于是,杀掉了韦祖思。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亲自杀人这种事情,赫连勃勃大王干的是亲车熟路,他生性骄躁暴虐,视百姓如草芥。他常常登上城楼,旁边放置弓剑,每每心中不快,就亲自杀人泄愤。群臣中如有斜眼看他的,就会被挖去眼睛。如有胆敢随便发笑的,用刀豁开他的嘴唇;有进言劝阻的,先割掉舌头,再斩下头颅。所以在这位手下当差,也是相当地辛苦。
  赫连勃勃在拿下长安之后,并没有迁都,而是继续呆在统万城里面,他命太子赫连璝镇守。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虽然即位,但是位子却不是很稳固。
  拓跋焘听到赫连勃勃去世,儿子们内哄,民心不安的消息,就打算乘机征讨夏国。他派遣司空奚斤率领四万五千人袭击夏国的蒲阪;派宋兵将军周几率一万人袭击陕城;命令河东太守薛谨为大军的向导。
  公元426年这年冬天,乘着天气寒冷,黄河结冻,拓跋焘亲自统率轻骑兵二万人,踏冰渡过黄河,袭击夏国都城统万。当时赫连昌正在与文武群臣欢歌宴饮。北魏大军的突然出现,使夏国上下不胜惊恐。拓跋焘驻军在黑水,距统万城只有三十余里。赫连昌率兵迎战,大败而回,急向城中撤退。城门还没有来得及关闭,北魏禁军中有人乘胜攻进西宫,纵火焚烧了西宫城门;夏军关闭了所有的宫门,北魏入城的人只好跳出宫墙撤退。然后北魏军队在城北扎营。军队四处出动,抢夺掳掠,斩杀及俘虏夏国军民数万人,缴获牛马十余万头。拓跋焘对他手下的各位大将说:“统万城恐怕打不下了,以后跟各位再来攻取。”于是,裹胁当地居民一万余户,班师回国。
  当时夏国的弘农太守曹达听说北魏将军周几率军将要打来,没等大军到达,就先弃城逃走。于是北魏军队乘胜长驱直入,迅速深入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不料周几在行军途中去世。夏国镇守蒲阪的守将赫连乙斗听说北魏司空奚斤率领的大军就要到达,派使节往都城统万告急。使者到统万时,看到北魏的大军已经包围统万,觉得自己这个国都是守不住了,就回去报告赫连乙斗:“统万已经被攻陷。”赫连乙斗惊惧不已,也不做仔细确认,就放弃蒲阪城,向西逃往长安。奚斤于是攻克了蒲阪。夏王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正在镇守长安,赫连乙斗到后,赫连助兴与赫连乙斗放弃长安向西逃往安定。此后,奚斤率军进入长安,夏国秦州、雍州所属的氐族部落和羌族部落,全向奚斤投降。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和氐王杨玄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派遣使臣向北魏帝国归附。于是在公元426年,北魏和胡夏的这场战役,北魏虽然没有灭掉世仇赫连氏,却攻陷了重镇长安城。
  到了公元427年正月,拓跋焘前往幽州。夏王赫连昌一看有机会,就派遣平原公赫连定率军二万人,准备收复长安。拓跋焘听到消息后,下令砍伐阴山林木,大规模兴造攻城械具,准备第二次进攻夏国。到了二月,北魏奚斤跟夏国的平原公赫连定在长安对峙。拓跋焘就打算乘夏国后方空虚,攻打夏国的都城统万,于是,挑选精兵,严格 训练,部署将领。拓跋焘还任命司徒长孙翰等率领三万骑兵为前锋,任命常山王拓跋素等率领步兵三万人为后继。
  这年五月,拓跋焘亲自从平城出发,做好了防备柔然的准备后,初九,拓跋焘一行从君子津渡黄河西上。
  很快,拓跋焘就抵达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南) ,在那里他留下辎重,然后率领轻骑兵三万人,加速先行进发。朝中随行的文武官员都劝阻他说:“统万城十分坚固,不是一日之内就可以攻克的。如今您率领轻装部队去讨伐,恐怕不能一时攻破,想要退回又没有粮饷及其他军用物资,不如与步兵一道,携带攻城械具进攻统万。”拓跋焘说:“用兵的策略,攻城是最下策;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现在我们如果以步兵携攻城械具一起开进,敌人见状,一定会恐惧并坚守城池。如果我们不能按时攻下,粮食吃完,兵士疲劳,城外又没什么可以抢夺的,那时我们就会进退不得,陷入窘境。不如先用骑兵长驱直抵统万城下,敌人见到我们的步兵没有来,一定不太在意。我们再故意装出羸弱不堪的样子,引诱他们出击,他们如果出城迎战,就会被我们生擒。所以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将士离家二千余里,又隔着一条黄河,这就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啊!三万人的轻骑兵,攻城自然不够,但用来决战,还绰绰有余。”于是大军启程。
  到了六月,拓跋焘抵达统万,他将大军分别埋伏在深谷之中,只派少数部队来到城下。夏国的大将狄子玉投降了北魏,他向拓跋焘报告说:“夏王赫连昌现在专心守城,等待赫连定来内外夹击。”拓跋焘听到这席话,十分忧虑。于是命令军队撤退,显示懦弱。
  就在北魏向胡夏示弱的时候,北魏军中的士卒有人因犯罪逃走,投降了夏军,他向夏国报告说,魏军的粮草已经用尽,军中士卒每天只吃菜叶子,而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也尚未到达,应当乘机急速地袭击他们。”赫连昌同意了这个计谋。于是赫连昌亲自统率步、骑兵共三万人出城作战。
  北魏的大臣司徒长孙翰等人都说:“夏国的骑、步兵的阵势难以攻破,我们应该避开他的锋锐。”拓跋焘却说:“我们远道而来,就是要引诱敌人出城,唯恐他们不出。现在他们既然出城了,我们却避而不打,只能使敌人士气旺盛,我们却被削弱,这不是用兵的好计策!”于是,命令部队集结假装逃走,引诱敌人追赶,使他们疲惫。
  战斗开始后,夏国的军队兵分两路,左右追击包抄,鼓声震天,追了五六里路,就赶上大风雨从东南而来,漫漫尘沙,遮天蔽日。北魏军中的宦官赵倪据说通晓神道法术,就对拓跋焘说:“如今风雨是从敌人那边袭来,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这表明天不助我。更何况我们的将士饥渴交加,希望陛下暂时避开他们的锋锐,等以后再寻找时机。”
  崔浩厉声喝止说:“这是什么话!我们千里而来,自有制胜的策略,一天之内怎么可以说变就变!敌人贪图胜利的战果,不会停止追击,根本没有后继军队。我们应该把精兵隐蔽起来,分别出击,对他们作一次意外的突袭。刮风下雨,要看人们怎么利用,怎么可以硬套常规而认定对我们不利!”
  拓跋焘说:“你说的极对!”于是,把骑兵分作两队,牵制敌军。在作战中,拓跋焘突然因坐骑失蹄摔倒,掉下马来,几乎被夏国的军卒所抓获。拓跋齐用自己的身体护卫遮挡敌人对拓跋焘的进攻,拼死尽力搏战,夏国围攻的士兵才被打退。拓跋焘趁此机会,翻身跳上马背,直刺夏国尚书斛黎文,当即把他杀死,随后又杀死敌人骑兵十多个人,自己也被流箭射中,但他仍然奋力杀敌,苦战不休,北魏上至皇帝,下到士卒,全部拼死作战,夏国的部队完全崩溃。
  然后,北魏国部队乘胜把夏国残兵追到统万城北,杀死了夏王赫连昌的弟弟和侄儿,杀死士卒一万多人。夏王赫连昌来不及跑进城去,于是便逃奔上邽。拓跋焘换上士兵的服装追赶逃跑的敌人,并进入了统万城。拓跋齐苦苦劝阻,拓跋焘坚决不听。后来夏国人发觉了这件事,把几个城门都关了起来。拓跋焘于是与拓跋齐等人只好混进内宫之中,弄到了几件女人穿的裙子,用它当绳索,绑在铁槊上,拓跋焘借此爬上城墙,逃出城外,才免于被擒。
  这差点在长安城中被人逮住,却实有点丢人,但是这对战争的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了,接下来,拓跋焘进入统万城,这次当然是带着大部队去的,北魏俘虏夏国的亲王、公爵、高级文官、军事将领以及赫连昌的太后太妃皇后嫔妃、姐妹、宫女等数以万计。还缴获马匹三十余万匹,牛羊几千万头,国库中的珍宝、车辆、旌旗,各种精美的器物,多得不可胜数,拓跋焘把它们按等级分别赏赐给自己的将士。拓跋焘还把赫连勃勃的三个女儿收入后宫作自己的妃子。
  当初,夏王赫连勃勃,性情奢侈,兴筑了这座统万城,城墙高十仞,墙基厚达三十步,上宽十步,宫墙高约五仞,它坚硬得可以用来磨砺刀斧。亭台楼阁、水榭也都十分雄伟壮丽,全都雕刻图画,用锦绣装饰,精致侈华,无以复加。拓跋焘看到这些,回头对左右侍从官员说:“一个小国,却把百姓奴役到这种地步,怎么能够不亡国呢?”
  胡夏的都城统万城被攻陷之后,拓跋焘派人支援在长安和胡夏赫连定对持的奚斤,赫连定听说统万城已经被攻破,于是他也率众投奔上珪。
  到了公元428年,北魏几路大军,继续围攻夏王赫连昌所在的上珪,赫连昌只好退到平凉据守。北魏奚斤率领军队在安定驻守的时候,奚斤军中的战马染上了温疫,大批死亡,士卒又缺乏粮饷,所以只好深挖沟堑,营造堡垒固守。奚斤派遣丘堆率军队到乡村征粮逼租,北魏的士卒残暴无端,大肆抢掠,对敌人未加防备,于是夏主赫连昌乘机进攻,丘堆的军队大败,只带着几百名骑兵逃回安定。赫连昌乘胜追击,每天到城下抢掠,北魏的军队得不到粮秣,将领们深感忧虑。监军侍御史安颉说道:“我们接受朝廷的诏命是要消灭敌寇,而如今我们却被敌人包围,困守孤城,即令不被敌人杀戮,也要受到军法的惩罚,无论是进、是退都没有生路。而各位王公还安稳地坐在那里,就没有克敌制胜的计谋吗?”奚斤说:“现在我们的军士没有马匹,用步兵来进攻骑兵,断然没有取胜的可能。只有等朝廷派救兵和战马赶来救援,内外夹击敌人。”安颉说:“现在强敌在城外示威,我们城内的士卒精疲力尽,粮食又已经吃完,如果不立刻与敌人决战,我们早晚之间就会全军覆没,救兵怎么能够等到呢?同样是去死,决一死战不也是可以的吗?”奚斤又以战马太少为理由,推辞不肯决战。安颉说:“现在我们把各个将领的坐骑集中起来,可以凑到二百匹,我请求招募敢死的士卒,冲出城去打击敌人,即使不能击破敌人,也可以打击他们的锐气。况且,赫连昌急躁无谋,却轻率好斗,常常亲自出阵挑战,军中的士卒都认识他的模样。如果设伏兵突然袭击他,一定能生擒赫连昌。”奚斤仍然面有难色。安颉于是与尉眷暗中谋划,挑选精骑等待时机。不久,赫连昌果然又来攻城,安颉出城应战。赫连昌亲自出阵与安颉交锋,北魏的士卒都认出他的面貌,争相围攻赫连昌。正值狂风突起,尘沙飞扬遮天蔽日,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赫连昌抵挡不住,打马逃走,安颉在后紧追,赫连昌的坐骑突然栽倒,赫连昌坠马倒地,只不过他没有拓跋焘运气好,于是被安颉生擒。
  就这样,赫连勃勃大王的接班人赫连昌,就被北魏军将给生擒了,之后,赫连定收集夏军残部数万人,一路奔走,逃回平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荡四百年:奚斤坚决请战却被俘,安颉一战成名生擒赫连昌
《南北朝九史》笔记 16 北魏(二)
《南北分治》之七:赫连定平凉即位
427年
十六国 大夏 用白骨筑城落下暴君名声,但对后世影响却不容忽视
《南北朝系列》多国纷争之八:魏世祖伐夏与占领统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