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子杀老子
儿子杀老子

  自古皇家无亲情,这帝王之家,父子相残、兄弟武斗的事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而这些争斗,大多围绕着一个东西——权力。为了这玩意,皇室内部相争,经常是血流成河。而这种灭绝人伦的事情,几乎在每个王朝都有发生,只不过有的多些,有的少些罢了,而我们最近一直给大家讲述的南朝刘宋,就恰恰是皇族内斗发生比较多的王朝之一。
  要讲这个刘宋的皇族内斗啊,也得顺道给大家提提同时期发生在北魏的事情。在上一集的故事中,我们给大家讲述了元嘉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南北之间大交兵的事情。这战争之后,南方的刘宋是国力大大受损失,元嘉之治的盛世是一去不复返了。作为胜利者,其实北魏也不好受,只不过他的损失比起刘宋小了些而已。
  这拓跋焘在南征的时候,就得了病,回去之后,病也没见怎么好转。这个时候,四十多岁的拓跋焘,是脾气暴躁,诛戮过多。而他却又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这拓跋焘还特备信任中常侍宗爱,可是太子就很不待见这个宦官,这太监一想,你现在不待见我,等到你当了皇帝,还能有我好日子过吗?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诬陷太子,杀了太子许多属官,最后太子是又愁又怕,年纪轻轻就给死了,太子死后,拓跋焘很是难过,也很快明白太子是被诬陷的,这一来,这个宗爱就更害怕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拓跋焘也给杀了,这位皇帝一世英武,却落得了被太监所害的下场,拓跋焘死后,北魏的朝政陷入混乱,最后,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即位,北魏朝政才开始正常,而在此时,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在南方的宋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政变,而和北魏相比,刘宋的政变要更加血腥和严酷。
  公元452年,这刘义隆听到拓跋焘的死讯后,就又想北伐,也不嫌之前被人揍的厉害,部下刘兴祖吸取了前两次争河南而无功的教训,建议自山东进兵河北,堵塞太行山诸隘口,将北魏遏制在山西以内。若河北平定,则河南自然落入宋军之手。宋军若在抵达黄河之后,进攻河北,北魏形势就很危险,这个建议的确很正确,但是刘义隆的水平和能力让他没能认清看到正确性,所以没有采纳。
  北伐的事情呢,对于刘义隆来说,是个大事,可是这个时候啊,还有个情况其实也比较严重,需要严加注意。这就是刘义隆有几个儿女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刘义隆的太子叫刘邵,是他的嫡长子,所以文帝很喜欢他。刘邵六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中庶子两部卫士到永福省,也就是刘邵住处值勤,另外又为他修建宫殿,规模整齐而华美。刘邵十二岁时,出外居在东宫。这个刘邵喜欢读史书,尤其喜爱骑马射箭,长大后,更是眉目如画,大眼方口,身高七尺四寸,他亲自管理东宫事务,延纳和接纳宾客,只要他想要的,文帝全都答应。东宫的守卫部队,和羽林兵等一样多。
  这刘义隆是个皇帝,老婆儿子自然很多,他有个潘淑妃生下刘浚,被封为始兴王。刘义隆的皇后袁妫生性好嫉妒,因为潘淑妃很受文帝的宠爱,皇后就给气死了,所以潘淑妃和刘浚都都很害怕。刘浚害怕刘劭因为这个事情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就委屈求全,极力讨好刘劭,刘劭也慢慢解除了自己的敌意,跟刘浚的感情也越来深厚了。
  文帝当时一心务本,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和桑业。让宫内都养蚕,想用这来劝勉百姓,有个女巫严道育,本是吴兴人氏,自称能通神,能驱除鬼怪。因为丈夫打劫而抓到宫内,刘邵的姐姐东阳公主刘英娥的应阁婢王鹦鹉把这个女巫推荐给公主,说这个人会用法术养蚕,所以公主就请求皇帝让这个女巫到自己府上。严道育到了公主府后,对公主说:“神灵要有吉祥物赏赐给公主。”晚上,公主躺在床上,果然就看见一道像萤火样的流光闪过,飞进竹制的书箱里,打开书箱一看,看见里面的两颗青色宝珠,也不知道她到底玩的什么魔术。自此以后,刘英娥和刘劭、刘浚三兄妹,都对严道育的巫术深信不疑。
  这太子刘劭、始兴王刘浚二人啊,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因此犯了很多错误,为此也多次受文帝的责怪盘问,于是,二人就请严道育祈求鬼神,请求鬼神帮忙,怎么着能想个办法让我那个老不死的皇帝爹别在骂我们了。严道育就给这二位说:“我已经替你们向上天诉说你们的情况,上天已经答应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皇上知道你们的过失。”刘劭等对严道育更加尊敬,恭敬侍奉,给她立号为天师。从此以后,刘劭、刘浚就跟严道育、王鹦鹉及东阳公主刘英娥的家奴陈天与、黄门陈庆国一起从事巫术害人的活动,他们还用玉石雕刻了一座文帝的雕像,把它理在含章殿前,盼望着文帝赶紧死去。文帝一死,不久不能再骂他们了嘛。刘劭又让这个陈天与为太子宫的队主。这个陈天与家奴出身,被王鹦鹉认为干儿子,但是两个人其实通奸着。
  后来,东阳公主刘英娥去世,按照规定,作为应阁婢女的王鹦鹉应该出嫁,但刘劭、刘浚唯恐他们的巫术活动暴漏出去。恰好刘浚府中的属官沈怀远一向受刘浚的厚爱,于是刘浚就把王鹦鹉嫁给了沈怀远为妾。
  之后,文帝听到陈天与担任队主的消息后,就责怪刘劭说:“你所任用的队主、队副,为什么都是家奴?”刘劭害怕,就把事情告诉刘浚。刘浚给他回信说:“那个人如果一直问个不休,正可以加速缩短他的余生,或许这也是值得大庆的日子即将到来了。”在刘劭和刘浚二人相互往来的信件上,经常把文帝称为:“彼人”,“其人”,而把江夏王刘义恭称为“佞人”。
  王鹦鹉以前曾和陈天与私通过,嫁给沈怀远以后,她害怕过去的奸情败露出去,就把此事告诉了刘劭,让刘劭派人暗地里把陈天与杀了灭口。陈天与被杀后,另一个参与巫蛊事情的陈庆国害怕了,他想,巫术害人之事,只有我同陈天与知道的最多。如今陈天与死了,搞不好我也得被杀人灭口于是,于是就将以上所有事情全都报告了文帝。
  文帝听后大吃一惊,马上派人逮捕了王鹦鹉,搜查了她的家,在她家里搜取了刘劭、刘浚二人的几百封往来信件,信上所写的都是巫术害人的话。又挖出了埋藏在含章殿前的玉石雕刻的文帝像。文帝下令有关部门将这件事严加追查。严道育听到风声,仓皇逃命,所以一时之间没有抓到。
  巫蛊害人的事情暴漏的时候,刘浚因为其他的事情正在京口,因为巫蛊的事情,文帝为此整天心情很不好,我养着的这都是什么畜生儿子啊,一天,文帝刘义隆对刘浚的生母潘淑妃说:“太子刘劭贪图荣华富贵,还可以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但虎头(刘浚)也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不是我反复思考所能想到的事。你们母子二人怎么能够可以一天没有我呢?”文帝又派中使严厉斥责,但最终还是不忍心处罚他们。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正月,文帝任命始兴王刘浚为荆州刺史。文帝对刘浚的怒气一直未消,所以刘浚长时间被留在京口。直到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才允许他进京朝见。
  而那个女巫严道育逃走之后,文帝派出人马,到各地严加搜捕,形势很紧迫。但是事实上,严道育把自己打扮成尼姑的样子,一直躲藏在太子宫内,后来又随始兴王刘浚到了京口,有时,她也出入当地一户张姓居民家里,刘浚进京朝见文帝,又把她偷偷带回到了太子宫,打算携她一道前往江陵。正月十一日,文帝升殿,刘浚入殿,接受荆州刺史之职。当天,有人向朝廷告发严道育藏在张家,文帝派人突然前去搜捕,抓到了严道育的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经跟着刘浚回到了京都。文帝之前一直认为刘浚和太子刘劭已经赶走了严道育,现在忽然听说他仍然和严道育秘密来往,非常地生气和伤心,这两个畜生儿子看来不但没悔改,还一直没死心啊,他命令京口官府把两个婢女押送到京师,等到调查完后,再决定如何定刘劭和刘浚的罪过。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潘淑妃抱住刘浚,哭着说:“你上次与严道育一起进行巫咒蛊惑的事情败露,当时我还希望你能仔细反省自己的过失,哪里想到你还把严道育窝藏起来了!皇上气得不得了,尽管我跪下叩头乞求他开恩,都不能使他平息愤怒,现在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你赶紧先把毒药给我送来,我要先行一步自杀,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见你自己闯祸,弄得身败名裂啊。”刘浚听完,立刻挣脱开母亲,跳起来说:“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解决裁断,我希望您能稍放宽心,我肯定不会连累您。”
  因为太子兄弟二人和严道育的事情,文帝就打算废黜太子刘劭,并要赐始兴王刘浚自杀,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商议。文帝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亲王的事例,分别送给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同时再想想新的太子该立谁。
  当时,在文帝的儿子里面,南平王刘铄、建平王刘宏二人都受文帝的宠爱。刘铄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妃子是徐湛之的女儿。所以江湛就鼓动文帝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想立刘诞为太子。王僧绰说:“封立太子这件事,应由陛下作主决定。我以为应该立即决断,不能再等待拖延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愿陛下您能用国家大义去割舍您的骨肉亲情,不要在小事上不忍。决定重新封立太子一事虽然是在极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最终也还是容易泄漏出去,不应该让灾难发生在您的意料之外,而被后世所耻笑。”文帝却说:“这件事事关重大,不能不非常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
  因为要考察太子候选人,所以刘铄从寿阳回朝,可是到京之后,他很令文帝失望。于是文帝打算封立刘宏为太子,可是,他又担心不符合长幼次序,因而,商议许久也决定不下来。每天夜里,文帝都要跟徐湛之秘密商谈,有时甚至是整天整夜。文帝还经常让徐湛之亲自举着蜡烛,绕着墙壁进行检查,唯恐有人窃听。虽然安保措施做的很严密,可是文帝把这一计划告诉了自己宠爱的女人潘淑妃。潘淑妃就告诉了自己儿子刘浚,刘浚骑马飞奔去告诉了刘劭。刘劭一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的太子是保不住了,干脆造反吧,于是立刻和他的心腹、队主陈叔儿及斋帅张超之等人谋划造反。
  当初,文帝认为皇室力量强大,唯恐内部发生变难,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东宫的兵力,让东宫的兵力和羽林军的兵力差不多,实际兵力达到了一万人。太子刘劭性情狡猾而又刚强勇猛,文帝一直深深地依赖着他。刘劭将要反叛时,每天夜里都要设宴犒劳东宫卫队的将士们,有时甚至亲自前来敬酒。王僧绰听说后,就秘密报告给了文帝。这时正赶上严道育的两个婢女就要被押到朝廷。一个夜晚,刘劭伪造了文帝给自己的诏书说:“有人图谋反叛,命令你清晨守住宫门,率领众兵入宫。”刘劭又命令张超之等集合起平时特别豢养的士卒二千多人,让他们全副武装。接着,刘劭又召集内外巡逻队的正副队长,事先加以安排布置声称有紧急征讨。这天深夜,刘劭传唤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和左积弩将军王正见,一同进入东宫。刘劭一把鼻涕一把泪对这几个人说:“主上听信别人的谗言,要把我治罪废黜。我自己反省并没有什么过失,不能被别人冤枉了。明天一早,我就该做出一件大事,希望你们和我共同努力。”说完,刘劭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在座各位下拜。大家听后都极为惊愕震憾,没有谁敢于回答。袁淑和萧斌都说:“自古以来都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希望再好好考虑考虑。”刘劭听后不禁勃然大怒,板起面孔。萧斌一看,感到害怕,就和其他人一起说:“我们自当竭尽全力执行您的命令。”袁淑听后,叱责他们说:“你们以为殿下是真要这样吗?殿下小时候曾经得过疯病,大概是疯病发作了。”刘劭听后更是怒不可遏,斜着眼睛看着袁淑说:“我的事能不能办成?”袁淑回答说:“你现在处在绝对不会被人怀疑的地位,怎么能做不到呢!只是担心你在做成之后,不会被天地所容,大祸也会马上随之而来。假使真有这种打算还可以收回。”左右之人把袁淑拉出去说:“造反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说半途而废呢?”袁淑从太子刘劭那里回来后,反复琢磨。绕着床铺来回走动,直到四更才上床睡觉。
  到了正月二十一日,皇宫宫门还未打开,刘劭就身穿朝服,内穿戎装,与萧斌一同乘车,侍卫随从们和平时入朝朝见的样子一样。刘劭还派人急急忙忙地去叫袁淑,袁淑此时正在沉沉入睡,不肯起床,刘劭将车停在奉化门帝,不断派人前去催促。袁淑慢腾腾地起床了,来到刘劭乘坐的车的后边,刘劭让他登上车,袁淑又推辞不肯上去,刘劭就命令左右斩了袁淑。宫门打开之后,刘劭从万春门进去。按照以往的宫廷制度,太子宫卫队是不能进入宫城的。刘劭为此就把自己伪造的皇帝诏令拿给守卫看,说:“我奉皇帝旨令,要进宫讨伐叛逆。”又催促后面的队伍赶快前来。张超之等几十人从云龙门跑进了斋阁,拔出佩刀直接来到合殿。文帝那天夜里和徐湛之屏退旁人秘密商谈直到第二天早上,蜡烛还没有熄灭,门前、台阶、窗外值班的卫士还在睡觉没有起床。文帝看见张超之进来了,立刻举起身旁的小几来抵挡,他五个手指全部被砍掉了,但是最终为张超之所杀。徐湛之大吃一惊,起身向北窗奔去,还没有打开北窗,士卒们就杀了他。刘劭走到合殿中屋,听说文帝已死,立刻出来登临东堂。萧斌持刀站在一旁侍卫。刘劭传唤中书舍人顾嘏,顾嘏大为震惊,吓得没有按时到,他来到刘劭面前,刘劭问他说:“皇上想把我们一齐废了,你为什么不早点儿来告诉我”。顾嘏还没来得及回答,刘劭就上前斩了他。江湛此时正在上省值班,听到外面一片喧哗嘈杂声,就叹息着说道:“不听王僧绰的话,事情才落到了这种地步。”他藏到了旁边的一间小屋里,刘劭派兵前来搜查,将他立刻斩了。皇宫卫队原来的将领都望风归降。刘劭又派人从东阁门闯入后宫,杀了潘淑妃以及文帝生前的亲信左右共计几十人。同时,又紧急传召始兴王刘浚前来,让他率领手下士卒屯扎中堂。
  此时,刘浚正在西州,有个叫朱法瑜的,飞奔前来告诉刘浚说:“宫内人声喧哗得很,宫门紧紧关着,路上传说太子谋反,现在还不知道事情到了什么地步。”刘浚听后,假装大吃一惊,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朱法瑜鼓动刘浚回去占据石头。刘浚没有得到刘劭的消息,不知道事变成功与否,所以,情绪烦乱,不知干什么是好。将军王庆说:“现在,宫内发生变化,还不知主上安危与否,凡是身为臣属和儿子的,都应当起来义无返顾地前去救难。如果只是把守自己的城池,不是为人臣所应有的气节。”刘浚没有听他的话,就从南门出去,一直奔向石头,文武官员一千多人跟着他。此时,南平王刘铄正戍守石头,士卒也有一千多。不一会儿,刘劭派张超之骑马赶到,召唤刘浚回朝,刘浚屏退左右向张超之详细寻问了这件事的前后经过,然后就全副武装骑马而去。朱法瑜极力阻止刘浚,刘浚不听。等他来到中门,王庆又劝谏他说:“太子反叛,天下人怨恨愤怒。明公你应该紧闭城门不出,坐吃积储的粮食,不超过三天,反叛的党徒自然会土崩瓦解。此事如此明了,你怎么还去跟着太子呢?”刘浚说:”皇太子的命令,有人胆敢再劝阻,定斩不饶!”刘浚入宫拜见刘劭,刘劭告诉他说:“潘淑妃已被乱兵所害。”刘浚却说:“这正是我一直盼望的事。”
  之后,刘劭就假称文帝的诏令,征召大将军刘义恭、尚书令何尚之入宫,将二人囚禁在宫内。同时,又召集文武百官,但来的人才几十人。刘劭马上继承了帝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系列》宋魏并存之一:宋太子弑杀文帝与武陵王起兵五洲
皇太子疯狂补锅,皇帝隐忍,宫廷顶级斗法谁将残忍胜出?
袁淑传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刘义隆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一:拓跋焘死、宋文帝死、孝武帝立)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45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