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昭王姬瑕简介 死亡成迷的姬瑕资料

周昭王姬瑕简介,西周第四代国王。周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

人物简介

姬瑕(公元前?-公元前977年),即周昭王,中国周朝第四代王。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南征楚国

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楚国的先祖鬻熊侍奉周文王,并参加灭商战争。周成王举行“岐阳之搜”时,楚君熊绎也前来参加。在西周早期,周、楚的关系还比较融洽。不过当时楚国实力不足,还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的正式会议,只能与鲜卑等蛮夷一起看守“燎祭”的火堆。在周朝建立的政治体系中,楚国只相当于一个子男之国,地位很低。但此后,楚国在南方迅速发展,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诸侯国,楚国对周王朝的号令开始不认真遵守,周昭王为维护周王朝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和周王朝既定的政治秩序,先后两次发动对楚国的征伐。

第一次南征发生在周昭王十六年,周昭王亲自率领大军渡过汉水,缴获大批战利品,但是并没有彻底压服楚国。

第二次南征发生在周昭王十九年,第二次南征却使周人遭到重大损失,特别是周昭王在北还的途中,淹死在汉水中,但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南征,周王朝还是达到压服楚国,稳定周王朝南部局势的目的。因为在周穆王即位后,没有对楚国进行报复性的征伐。周穆王一生对东方、东南方、西方、西北方都发动大规模战争,唯独没有向楚国进攻,显然不是由于楚国力量过于强大使得周穆王不敢南征,而应是周王朝对南方的拓展,已由周昭王完成。

死亡谜案

根据“夏商周断代史”考证,周昭王是公元前995年左右的人,在位19年。《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也”。这段史料里,我们看出周昭王是一位贪玩、不理朝政的浪荡公子,他南巡狩猎死在江里,不向天下发布讣告,怕张扬是不正常的事。这其中是不是有见不得人的事呢?带着这一疑惑我们翻阅大量的史料,《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中记载的与《史记》恰恰相反:

[1]《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2]《吕氏春秋·音初》:“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

[3]《楚辞·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4]闻一多:“ ‘雉’当为‘兕’,声之误也。”

[5]《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庄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

[6]《纪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以上六例源于《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成书于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时由盗墓贼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魏襄王墓中盗出。《竹书纪年》约早于《史记》二百年,很多记载和甲骨文相吻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比《史记》更有权威性。

以上例[1]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被《初学记》引用。

例[6]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被《开元占经》引用。

例[1]说法是昭王十六年去征伐楚国。例[6]的说法是昭王十九年。这两种说法一是时间上相差三年,二是例一说是遇上了兕,例六没有这一说,只是笼统地说丧六师于汉。

按照例[6]《初学记》“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的说法,在文字上与司马迁的“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也”的记载是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说六师死于汉江中,昭王以身殉国,一个说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昭王是玩乐而死。

例[2]用我们现代的说法是:周昭王南征荆楚,辛余靡这个人长得高大有力,他跟随昭王出征。在返回的路上过汉江时,桥梁塌,昭王和祭公掉到汉江,辛余靡先背昭王过汉江,然后返回背祭公。”也没说到昭王遇大兕,更没有说到死。

例[5]《吕氏春秋·至忠篇》说‘荆庄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至忠篇》大概是为了正本清源,说明遇兕的人是荆庄襄王,而不是周昭王。这让我们对后来典籍所引用的《竹书纪年》说法持怀疑的态度。

“兕”是不是害死周昭王的真凶,史料也没有详细说明,下面我想从“兕”说起。

“兕”就是雌犀牛。犀牛是食草动物,有陆地第二大动物之称,它最重可达六吨多。而且胆小,是不会轻易攻击人的。例[4]闻一多说:“ ‘雉’当为‘兕’,声之误也。也就是说,他认为《竹书纪年》中周昭王应该遇到的是“兕”。

例[3]屈原《楚辞·天问》中说“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意思是楚庄襄王要献白雉给周昭王,周昭王带兵到了楚国,回来时死了,对国家没有一点利益可言,所以屈原讽刺说:“你遇到了白野鸡吗?”屈原的说法从年代来讲基本与魏国的《竹书纪年》时间上差不多,比司马迁的说法早二百年,这让周昭王的死因变得更加模糊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周昭王姬瑕(西周第四任君主,约在位18年)
昭王伐楚
周朝第4代君王--周昭王
历史的尘埃——周昭王姬瑕
周昭王姬瑕
周史连载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