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读书笔记【三】


时髦的傻子【图片源自网络】【版本:戚蓼生序甲戌本】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程乙本: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1938年10月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间休息时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看完这三部书,不算是中国人。】徐海东表示自己看过其他的,没看过《红楼梦》,毛泽东笑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

       我国不知何处有句俗语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我们山西老家也有一句俗语说:【看了《玉匣记》,厕所不敢去。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其实这些俗语都有着极大的偏面性,不足为凭。 清末有得舆《京都竹枝词》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古今中外对其都有极高评价。她不仅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三回虽各版本题目有异,但内容则同。先叙贾雨村央求林如海进京都走路子以求复职,同时携黛玉进贾府。偏这要走的路子正是投靠贾政,真是天缘巧合。可叹这苍天有眼也有瞌睡的时候,每每要把一些好事送与奸佞之人,偏要把一些厄运降在好人头上。

       写黛玉进贾府,势必要对贾府的结构布局、日常陈设等豪华场面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宁荣二府里贾母、邢、王二夫人、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宝玉等一干人也将相继露面,场面宏大的《红楼梦》也将徐徐拉开帷幕。

       此回中最佳看点有三:其一是王熙凤的出场,其二是黛玉、宝玉的初次会面。其三是对花袭人的专门介绍。曾记得伟人毛泽东说过:《红楼梦》里把王熙凤写活了。此话确实不假,且看这凤姐的出场——

       众人正在细声慢语地说话儿,【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甲戌侧批:懦笔庸笔何能及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戌侧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甲戌眉批: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月上窗纱人到堦,窗上影儿先进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活脱脱一个凤辣子!

作者先从黛玉心中所想写凤姐,【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衬托出王熙凤的与众不同。

       接着写了凤姐的装束打扮:【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是从黛玉眼中瞧来,从头上戴的到身上穿的,无不富丽豪华,配在美若天仙的王熙凤身上,怎能不【恍若神妃仙子】?

       紧接着写了凤姐的相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不是善茬!【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嫩面含威,笑里藏奸,机敏泼辣,城府颇深,没有这种神态气质,何以能做了荣国府大当家的?

       又写了凤姐的言谈举止,无一处不依贾母的好恶而随机应变,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谑就谑,该恭则恭,处处透露出极深的心机。寥寥数语,就使一个聪明、俊俏、泼辣、机敏、善变、奸诈、雍容华贵、笑容可掬、含威不露、笑里藏奸的王熙凤跃然纸上。无怪乎脂砚斋批道:【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二玉初会,通过各自对对方的印象,对宝玉和黛玉的相貌做了一次详细的正面描写。你看黛玉眼中的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脂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色如春晓之花。【脂批:“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脂批:真真写杀。】

       再看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脂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脂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脂批:至此八句是宝玉眼中。】心较比干多一窍,【脂批:此一句是宝玉心中。甲戌眉批:更奇妙之至!多一窍固是好事,然未免偏僻了,所谓“过犹不及”也。】病如西子胜三分。【甲戌侧批: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甲戌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更奇的是,二人虽从未谋面,但初次相见却似曾相识。也难怪啊!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神瑛侍者,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早就有一段缠绵不尽的夙缘。天上同为仙,世上同为人,怎能不似曾相识?

       偏是此时,文中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即宝玉摔玉。本意是要写黛玉还泪,却偏先写宝玉【满面泪痕泣道】【脂批:千奇百怪,不写黛玉泣,却反先写宝玉泣。】!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偏用这千奇百怪,云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玄虚文字,使多少红学爱好者如坠云里雾里,愈看不清愈想看,愈看却愈迷茫!

       这一回里,写到两个最早出场的丫鬟:紫鹃和袭人。贾母把自己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即后来的紫鹃)给了黛玉;跟宝玉的丫头袭人(原来叫珍珠)原也是贾母之婢。《红楼梦》细就细在几百个人名都很有讲究。如贾母的丫头鹦哥、鸳鸯、珍珠、琥珀之类,珍珠跟了宝玉就改为袭人,鹦哥跟了黛玉就改为紫鹃。只看丫头的名字,就能窥探出其主人的文化素养和性情爱好,真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一回里专门对袭人做了介绍。【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蒙侧批: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这段文字透露了三大信息:1、这里作者对袭人做了定性。【竭力尽忠】间接定性,【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直接定性。2、点明【花袭人】之名来自于【花气袭人】而非其它。3、说明袭人也属于【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之【异样女子】其中之一。——这些信息为花袭人在整部书中的人物塑造奠定了基调,也成为我以后在与他人辩论时的重要证据。

       还有一点就是花袭人对黛玉的心理安慰,也为整部书中两个人的关系奠定了基调。

诗曰:

      其人不见预闻声,

      熙凤焉能与众同?

      双玉相逢缘夙孽,

      视为知己也由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人物简介
《红楼梦》:口宜守,心宜修,人宜善
你对红楼梦有多熟?这些问题你能答对几个?
红楼梦17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外貌描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