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原文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 

 

 

注释简解

1、第一小段。

民,精气之喻;饥,精枯气寡;其上,上司,指心神;食税,索取,喻言心神贪欲太多从而需要大量神气随其贪欲之念一起耗损。

本段意为:身之精气所以饥贫枯寡,是因为心神利欲妄念太多,需要索取大量精气,随其利欲妄念一起被耗损掉,所以身中精气就越来越少,是以谓之“饥”。

利欲妄念,生自于心,是为念生,念生必灭,灭而又生,生之不止,灭之不停,故前谓“民不畏死”。念生,神气即随之而耗;念欲不止,且愈加紧重,则所耗之精气也就愈多,

所以念生必灭,不灭不能为道,其理即在于此。如果,妄念生而不能即灭,生生不能有止,则神气必因之浩浩而出,身神气大量耗损,是为其上“食税之多”,必得精枯气寡之果。

此妄念,不单指功中之念虑言,是广义的,不管功中功外,所有都包括其内,就是说,凡有念虑都必然耗损神气,故皆在禁止之列。

 

 

2、第二小段。

难治,不听神之号令,散漫飘摇;有为,意念作为,后天识神用事。本小段意为:精气所以难于统御,行住进退不能得心应手,是由于心神意念作为后天识神用事,所以才难于统御。

意念作为,属于后天识神,与先天精气不类,不能发生相互感应,所以神自为神,气自为气,神既不为气之君,气亦不为神之民,故必“难治”。

 

 

3、第三小段。

轻死,轻易弃生就死,容易自先天化为后天而耗损;其,既为心神之代,又可为人身之代;求生,指对后天利欲的索取;厚,多,丰富。

本小段意为:神气所以那样轻易地被耗损掉,是由于心神对利欲的索取,总是期望太高,没有止境,所以轻死。

人为了生存,需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多方面保证,来满足对衣食住行和七情六欲的种种需求。为此就必须加紧视听言动,而越是企求得高,便越是视听言动得多。因此,其精气耗损得也就越多,故曰“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参见五十章“生生之厚”解)

以上言民饥、民难治、民轻死,其根本原因都是“其上”心神所造成,即是炼己不纯的结果。故为道者,必当先行炼己,己纯然后身才可治。

 

 

4、第四小段,结语,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无以生为,不为生存而焦虑奔波;贤,优于、高于;贵生,即求生之厚,厚待生命,对生存有很高的欲求。

本小段意为:就是这种不为生存焦虑奔波,对生命的有益要远远优于求生之厚、整日为生存焦虑奔波者。

河上公注释曰:“夫唯独无以生为务者,爵禄不干于意,财利不入于身,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使,则贤于贵生也。”无以生为务,对生的欲求没有太高的奢望,不为追求欲利而去焦虑奔波,故无名利之想,无荣辱之心,无欲爱之念,无恩怨之扰,无争讼之烦,因而神清气朗,大益于神气积累而少耗,所以曰“是贤于贵生”。

《内丹经》云:“道不在烦,心不可乱。勿思衣食,勿思嗜欲,勿思名利,勿思荣辱。抱一守中,自然之道也”;《清静经》亦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所谓“抱一勿舍,守中不离”,所谓“一心抱道”者,都是谓此。如此,则可“民不饥”,神气积累日厚;“民易治”,先天可返,元神可见;“民不轻死”,常凝不散而不耗或少耗。如此,为道必可成道无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解
宁心静气,常清净也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二十七
凝神调气.丹道筑基入门之法
《老子》|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是贤贵生
药象品悟课:火气药---酸枣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