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原文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注释简解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勇敢,勇气;敢,敢为天下先;不敢,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又云:“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故,“勇于敢”即是敢为天下先,“舍后且先”,杀为死;“勇于不敢”即是不敢为天下先,后而则先,活为不死。

不敢为天下先者,是后天可以返回先天,先天而能保持先天,故曰“活”;勇于敢为天下先者,是先天落为后天,后天而更化为后天,故曰杀,曰死。死、活,以先天角度言,因为先天不死不耗损,后天耗损故谓死谓杀。

老子书不但有其内在的连贯性,而且各章之间照应密切,本章与六十七章便是如此。

 

 

2、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此两者,指上二“勇”,即敢则杀、不敢则活。杀则必因勇于敢,勇于敢则必自先天而化为后天,先天不再,道物顺化而去,故曰杀;活则必因勇于不敢,勇于不敢则必自后天而化为先天,先天自无而有,道物逆化而来,故曰活。

或利或害,言道物的杀与活,既有利也有害。曰或利或害而不曰一者利一者害者,是活有其利有其害,杀亦有其利亦有其害。杀之利:顺化而生成宇宙万物;杀之害:先天而化为后天。活之利:后天转化为先天;活之害:道物不能顺化,宇宙万物不能生成。故曰或利或害。

天,身外广大客体,宇宙,自然界;恶,厌恶,反感,不喜欢。

孰知其故,谁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虽为问句,然寓有肯定“不知道”的含义。因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容易说清楚,宇宙大自然是喜欢杀呢,还是喜欢活呢?不好说。道这一物,事实上在宇宙中不断地杀,也不断地活,杀活,活杀,从不停止,即使在人身中也是如此。因为道物不断地活,所以才有日用所需之道物;又因为道物不断地杀,所以才有视听言动,保证身体形质的生成与存在。故有此问。

是以圣人犹难之,圣人,无所不知、最高智慧者;犹难之,也同样难于知道和难于回答上述问题。此难之,与六十三章之难之意义不同,应注意区别。

清黄元吉对此有一段注释:“遏欲贵果,不果则人心放纵,人欲缠绵,故果于敢者杀,所以杀,人心也。存理贵柔,不柔即凡气暴躁,元气动摇,故勇于不敢则活,所以活,元神也。然死心所以活元神,害中有利;活神方能死心,利中有害。或利或害,两者相济。人心易死,道心易生,顾其中有天道焉。天有好恶,刑与德并施,生与杀并用,人或知之矣。而具生机于杀机之中,伏活机于死机之内,世人未易窥测焉。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圣人心同天地,知恶之正所以好之,且非恶无以成好,此中循环妙用,虽圣人犹难知之。”此一议论,虽与笔者意见不完全相同,然其基本精神不谬,有很大参考价值。

以上为前部分。

 

 

3、后部分,“天之道”至末。

天,在老氏书中,天的含义主要有三:()身外天地,大自然,宇宙;()身内天地,魂魄、神气、性命、阴阳等;()大道总体。如以()解之,则天之道可译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如以()、()解之,则天之道可译为“道物的顺逆运化规律”,因阴阳神气等也都属于道。此二解法,均不违大旨。

不争而善胜,不争者,即是以言下之,以身后之,无为自然。然而,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故曰“善胜”;

不言而善应,不言者,即是寂静至极,阴静之极则必有阳动,阴极而阳,静极而动,故曰“善应”;

不召而自来,不召者,即是虚无至极,虚无之极则必能实有,虚极则实,无极则有,因此之实有,乃自虚无中生,既无拟议,又无声响,故曰“不召自来”;

繟然而善谋,繟,缓。繟然者,有悠闲自得、从容不迫之状。句意即谓大道悠闲从容、井然有序,然而却无物不周,无一或遗,生者自生,灭者自灭,故曰“善谋”。

因此,又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喻比大道,道物本来充塞宇宙,无一或遗,无物不周,故喻为“网”,一切都在道这个大网之中;恢恢,茫茫渺渺,无边无际,言其大难以想象,覆盖着整个宇宙的过去未来与广袤空间;疏,言道这个大网,有而实无,不睹不闻,故曰“疏”;不失,言没有一个能被漏掉,该生者生,该灭者灭;该杀者杀,该活者活;该无者无,该有者有。宇宙中万事万物,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何曾有过不周不到?这就是“天之道”,大道之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三百问》256. “天之所恶”是恶什么?
道德经73章译文/原文:为何繟然而善谋?为何天网恢恢?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七八章:天下柔弱
韩金英解《道德经》02
【教育读书】教育的真谛:慧性教育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